第三千三百零二 全國八十萬大軍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大海魚 本章:第三千三百零二 全國八十萬大軍

    當天,朱媺娖回去,還對張秋雲、張寶珠大加封賞。

    朱媺娖順利登基後,郭大牛和史可法二人回朝,麵見了皇帝,然後找唐學誌匯報了西南戰事。

    至此,大明傳庭轄區的反抗勢力,已經基本肅清。

    李定國和李大山在川西的兵馬也逐漸返回京城,加上郭大牛和史可法從西南帶回來的五萬大軍。

    京城腹地,集結了四十多萬兵馬……

    大都是征戰途中歸順的大軍。

    ……

    龐大的軍費開銷,讓陳公讚等人乍舌。

    而且這還隻是京城一帶的兵馬,遼東和草原還有近二十萬大軍,要是全國各地駐軍都算上,再加上海外的兵馬,恐怕得超過八十萬。

    原因在於,唐學誌入駐京城後,兵力不足,先後招募了十幾萬輔兵。

    後來大戰向全國蔓延,又有幾十萬人歸順,一來二去,兵馬暴漲了四五十萬。

    陳公讚粗略算了一下,要是持續下去,明年的軍費開銷恐怕會突破三千萬。

    等朝中大事辦完後,他就找到了孫傳庭和張國維幾個,希望說動唐學誌裁軍。

    八十萬大軍,實在不堪重負。

    孫傳庭和張國維認真聽去了陳公讚的意見後,決定找唐學誌商議。

    “並肩王,臣認為,陳大人說的不無道理,當下國內戰事逐漸平息,西南,西北已經趨於穩定,最少可以裁撤二十萬人,不然大明財政恐怕難以為繼。”

    張維國作為大明朝應天巡撫,對於大明財政吃緊的問題深有體會。

    既然戰事已經差不多了,裁撤部分兵馬,也是應該的。

    軍方代表李大山,郭大牛幾個倒是不希望這快將兵馬裁撤。

    但聽陳公讚算了一本帳後,也有些不淡定了。

    畢竟三千萬軍費,絕對是天文數字。

    縱然現在的大明,加上海外,一年也有幾千萬兩收入,但總不能全投給軍隊。

    而且,因為大明新田畝製改革,海峽島存下的千萬擔糧食已經耗盡。

    八十萬人靠他人養著,絕對是沉重的負擔。

    而且,因為唐學誌軍中待遇相當豐厚,加上兵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也是造成軍費暴增的原因之一。

    不過唐學誌對於這些人馬卻另有安排。

    “這些兄弟,大多數都是放下武器投奔咱們的,如果僅僅是因為軍費問題將之裁撤,恐怕會寒了弟兄們的心。”唐學誌抬了抬手。

    “不如這樣吧,隻裁撤老弱,願意歸籍的,給錢給田,必須全部安頓好。”

    “剩下的人全部轉隸……”

    “全部轉隸?並肩王,咱各地城防兵馬也非常臃腫,恐怕能接收到地方很少,轉隸後也是需要朝廷錢糧開銷,恐怕……”陳公讚一聽,急了。

    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

    李大山和郭大牛,李定國幾個倒是猛然一愣,看到了希望。

    這些兄弟,跟隨他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裁撤老弱,倒還說的過去,畢竟年齡擺在這,戎馬一生,解甲歸田也算是名正言順。

    年輕力壯的兄弟,裁撤了著實可惜。

    “是啊,並肩王,要我說等各地趨於平穩後,衙門全部火器化,各地駐軍還能還能裁撤一半,轉隸到地方,恐怕……”左高峰更傾向於理?分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之海上雄師》,方便以後閱讀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三百零二 全國八十萬大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三百零二 全國八十萬大軍並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