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八十四章 糧食太多了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大海魚 本章:第三千三百八十四章 糧食太多了

    從戶部送上來的數據,整個大明已經將八億畝土地分給了百姓。

    按照一畝收一鬥的賦稅,隻要不發生大災,朝廷能收八千萬擔糧食。

    估計今年還將有一億多畝土地會分下去,到時候,朝廷基本賦稅能達到一億擔當規模。

    一億擔糧食,能養活最少三千萬人。

    朝廷拿了這多糧食,得賣出去。

    但賣糧的人太多了。

    大部分百姓手都有土地,雖然有些地方一畝水田隻能收獲兩三擔,一戶人家平均田產在五到十多畝不等。

    大部分人家不僅不需要買糧食,更有一部分餘糧可以拿出來賣掉。

    買糧的人卻太少了,從而導致糧食價格暴跌。

    上午,唐學誌剛到內閣,孫傳庭就開始抱怨:

    “並肩王,您看今年的數據,據各省送回來的折子估算,今年田賦收入大約在六千萬擔,可糧價卻跌破了二兩,去年這個時候,京城的糧食價格還有五兩銀子啊!”

    史可法和張維國點點頭,心中似乎也有一絲不悅。

    唐學誌卻哈哈大笑:“孫大人,糧食價格下跌,你我都應該感到高興才對,想想,在萬曆初年,京城糧食價格大約在一兩銀子,應天的糧價隻有五百到六百錢,到了萬曆三十年,已經攀升到了二兩銀子。”

    “如今跌破二兩,也隻維持在萬曆三十年的水平,你們不用著急,某估摸著糧食價格還會下行,最好是能跌破一兩。”

    “呃?”孫傳庭有些意外,他沒有因為糧食價格下跌感到失望,反而開懷大笑:“並肩王體恤百姓,令臣等汗顏啊。”

    “隻是,朝廷田稅收的是糧食,而田稅又是朝廷主要收入來源,長此以往下去,難以支撐龐大的開銷啊!”

    孫傳庭也是基於全盤考慮。

    “是啊,並肩王,糧食價格下行,對於百姓來說的確實喜事,可朝廷需要運轉,就需要大量銀子,咱總不能給官員的俸祿都發糧食吧?”

    史可法有些擔心。

    百姓的問題解決了,但朝廷也需要銀子支撐,左右為難。

    “孫大人,反正我可說好了,糧食是糧食,府庫是府庫,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將糧食折為銀子。”陳公讚抱著雙手,將守財奴的模樣展現得淋漓盡致。

    “陳大人,我們收上來的都是糧食,這怎能行?”對於這種老魚鷹,孫傳庭還真是沒辦法。

    “諸位急什?”唐學誌笑道:“某也讚同公讚的話,糧食是糧食,銀子是銀子,因為糧食價格是波動的,不能混為一談。”

    “不過,你們別忘了,糧食價格雖然在下行,但到達臨界點後就會穩住。”

    “六千萬擔糧食,足足能養活兩千萬人。”

    “百姓手中還有一部分糧食可以拿出來賣,多出來的糧食,最少還能養活千萬以上的人口,所以糧食價格下跌是必然的。”

    “隻有當供應和需求達到某個平衡點時,糧食價格才會企穩。”

    “多出來足夠養活四千萬人的糧食,想要糧食價格達到臨界點,必須有有四千萬人需要購買糧食才能實現。”

    “當下,大明以農業為生的人口大約八千萬,非農業為生計的人口,不足兩萬萬,不以種田維生的人口還是太少了才會造成這種現象。”

    “想要打破這個平衡,暫時的辦法隻能將糧食外銷,倭國有一千萬人口,高麗有三百萬人口。呂宋,婆羅洲、紅海省,都是我們的領地,如果可以,我們的糧食還能銷往大西洋沿岸各國。”

    “當然,最好是能夠內部消化,你們現在明白,某為什要大力在遼東開辦鋼鐵、煤礦水泥這些產業了吧。”

    “遼東地處嚴寒之地,糧食無法自足,去有一百多萬人口,如果將百姓內遷,必然會造成人口真空,老奴就是一個例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之海上雄師》,方便以後閱讀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三百八十四章 糧食太多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三百八十四章 糧食太多了並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