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二十二章 淡泊名利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大海魚 本章:第三千四百二十二章 淡泊名利

    烏思藏跟川西接壤,自唐宋以來,除了元,沒有那個政權真正意義上統治過那。

    即便是大明早期,烏思藏也僅僅表示願意臣服。

    所謂的朵甘思宣慰司,烏思藏宣慰司,明朝隻是一紙冊封,並沒有派兵駐紮過,連所謂的派人管轄,也隻是名義上說說而已。

    隨著大明中期,逐漸衰落,人家連這種冊封的模式都不再承認了。

    唐學誌微微一愣,皺起了眉頭:“烏思藏和朵甘思百年不向大明朝貢,實際上已經脫離了大明王朝的掌控。你馬上以兵部的名義下一道命令,授予張令便宜行事之權,定然不能讓烏思藏-人越過邊境半步。”

    “是!”

    李大山拱著手,重重點頭,又道:“對了,並肩王,烏思藏東遷,跟和碩特部入侵有很大關係。”

    “如果單單是派人對付烏思藏-人恐怕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不如趁他們跟和碩特部交戰的機會。派兵收複整個烏思藏和朵甘思。”

    烏思藏脫離大明一百多人,唐學誌也曾說過,有朝一日,這些從大明丟失的土地,一樣都不能落下,全得拿回來。

    而今,不是來了機會嗎?

    孫傳庭也站了出來:“臣也讚同李將軍的建議,和碩特部是整件事情始作俑者,臣派人差過,他們屬於厄魯特蒙古的四部的其中一支,不在葉爾羌地區待著,突然入侵烏思藏和朵甘思,怕是別有用心。”

    “萬一讓他們做大,定會威脅大明西疆,倒不如我們先將烏思藏和朵甘思拿到手。”

    “臣附議!”

    “臣附議!”

    史可法、張維國紛紛站出來表示讚同。

    唐學誌抬了抬手,很快官廳內恢複了平靜:“你們的想法,我明白,不過當下,我們最大的敵人在漠北。”

    “毛熊人在二連失敗後,肯定會馬上通知莫斯科增兵。”

    “烏思藏和朵甘思等解決了漠北再動手不遲。”

    “厄魯特蒙古分為和碩特部,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和準噶爾部。”

    “他們都是瓦剌也先之後,土木堡之變後,也先自立為大汗,後來又被部下阿剌知院所殺,自此,瓦剌衰落,麾下部落向西遷徙,其中又以和碩特部最為強大。”

    “為了抵禦喀爾喀和林丹汗、四部尊和碩特部為盟主,結為同盟。”

    “或許是因為黃台吉大崛起,剪除了林丹汗這個強大的對手,最近兩年大明和莫南之間的交戰,間接的幫厄魯特四部消除了黃台吉這個強大對手。導致厄魯特四部開始相互攻伐。”

    “二十年前,準噶爾部中出了一個較為傑出的人物,使得準噶爾部逐漸強大。他們搶占了和碩特部和土爾扈特部的地盤。”

    “據我所知,土爾扈特部已經往毛熊帝國的伏爾加河方向遷徙,和碩特則向烏思藏和朵甘思方向遷徙。”

    “總的來說,始作俑者,應該是準噶爾部。”

    曆史上,準噶爾部正是通過不斷的兼並,搶占周圍部落的牧場,逐漸發展成強大的國家。

    到了康熙年間,準噶爾首領噶爾丹吞並了葉爾羌在內的朵甘思、烏思藏幾百萬平方公的領土,建成強大帝國。

    還創建了文字。

    使得他獲得了能夠和康熙一決高下的能力。

    “烏思藏、朵甘思,再加上準噶爾部的領地,怕是得有六七百萬平方公,人去少了不行,飯還得一口一口的吃。”唐學誌道。

    不過大明麵對的不僅僅是準噶爾的威脅,北麵還有毛熊人。

    暫時留著準噶爾,在西邊待著,也能牽製毛熊。

    早在天啟年間,毛熊人就派人越過天山,希望跟準噶爾人開展貿易。

    準噶爾人也看出了毛熊人的陰謀,便沒有與之合作。

    為此毛熊和準噶爾之間還發生過好幾場衝突。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之海上雄師》,方便以後閱讀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四百二十二章 淡泊名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四百二十二章 淡泊名利並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