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百零九章 十三萬打六萬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大海魚 本章:第三千六百零九章 十三萬打六萬

    明軍的實力,已非他們所能撼動,撤退是最明智的選擇。

    三天後,明國大軍先鋒兵馬抵達托博爾斯克城下。

    得知安德烈倉皇撤離,大軍立即進駐托博爾斯克城。

    左高峰率領主力抵達後,馬上搭建浮橋,渡過鄂必河。

    鍾自標進駐鄂必城後,也在下遊修建了一座浮橋,兩萬兵馬抵達河對岸。

    劉小刀兩萬大軍在上遊渡河,然後沿著河岸往下遊而來,試圖攔截安德烈大軍西撤之路,卻沒想到,安德烈搶先跑了。

    三路人馬撲空。

    過了鄂必河後,逐漸進入毛熊人口稠密去,一個個西方城堡將擋住大軍西進道路。

    左高峰擔心大軍戰線拉長,補給困難,便下令暫時撤回托博爾斯克。

    不過為了控製西岸,他派人托博爾斯克和鄂必城對岸修建永久據點,派遣兩個營的士兵駐守,用來監視敵人動向。

    毛熊人雖然大敗,安德烈卻帶著五萬多人跑了,加上之前丹尼爾帶走的三萬人,最少有八萬多人逃回去。

    損失十餘萬人,對於毛熊的人口和國力來說,尚未傷筋動骨,托博爾斯克、和鄂必城被他們占領接近五十年,絕不可能輕易突出。

    左高峰不得不未雨綢繆,為下一次決戰做好準備。

    哈薩克,布哈拉等國作為毛熊的附庸,百年之後,這些國大都會被毛熊吞並。

    他們跟隨毛熊攻打明國,已經觸犯到了唐學誌的核心利益。

    左高峰和劉小刀處理完了鄂

    必城的事情後,休整半月後,給鍾自標留下五萬兵馬。

    他們自己帶著十萬大軍,返回巴爾瑙爾,最後兵峰一轉,殺向哈薩克。

    楊吉爾帶著三萬殘兵回國,得知明軍主力殺來,嚇得急忙召集全國之兵……

    原本哈薩克國內還有二十萬人馬,隻是楊吉爾回來後才知道,楊古拉為了增援伊犁河大營,派了五萬人前去增援。

    氣得吐血。

    一腳將兒子楊古拉踹倒。

    「該死的,五萬大軍啊,你這個蠢貨,我讓你監國沒有讓你派兵去幫準噶爾人。」

    楊古拉也是色若死灰,從地上爬起來臉色像是吃了死蒼蠅似的:「父汗,我,我也不知道會弄成這個樣子!!」

    滿肚子委屈。

    當初你們去了喀爾咯,糧道被切斷。

    要是明軍再攻占準噶爾,他們一樣會攻打哈薩克啊。

    然而,楊吉爾根本不會聽他的解釋。

    「該死的蠢貨,趕緊將兵馬撤回來,不然我殺了你!」楊吉爾顯然也快被逼瘋了。

    主要的原因還是歸咎於他們在喀爾咯大敗。

    如果喀爾咯之戰打贏了。

    楊古拉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

    而現在,明軍十萬大軍壓境,原本以為還能抽調最少二十萬人來對付明軍,卻沒想到,最精銳的五萬人全部被調走了。

    哈薩克汗國,號稱有三十萬大軍,其實精銳的兵馬也就十萬左右。

    跟隨丹尼爾大軍攻打明國,他抽調了最少五萬精銳,剩下五萬精銳駐守大營。

    得知明軍追來

    ,楊吉爾原本還以為可以集結主力跟他們周旋一段時間。

    卻沒想到,楊古拉將主力全部調走了。

    楊古拉被斥責一頓,得知明軍大軍殺到,他也嚇得不輕,趕緊派人前往準噶爾調兵。

    ……

    準噶爾部的楚琥爾和布哈拉的穆罕德汗帶著殘兵敗將跟隨楊吉爾撤回哈薩克後,休整了一段時間。

    得知明軍攻

    第三千六百零九章 十三萬打六萬.

    打哈薩克,他們不僅沒有幫忙,反而帶著人跑了。

    所謂的同盟關係,隻有在打了勝仗後才會穩固,兵敗如山,大難臨頭各自飛。

    ……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之海上雄師》,方便以後閱讀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六百零九章 十三萬打六萬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第三千六百零九章 十三萬打六萬並對明末之海上雄師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