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董卓傳(1)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晶晶小魔仙 本章:第448章 董卓傳(1)

    ——公元156年——

    河西之地,古稱雍州,漢元朔三年(前126年),漢武帝以土地寒涼之故,改雍州為涼州,又使驃騎將軍霍去病討匈奴,占據姑臧、休屠兩地。

    經數百年與匈奴、羌人、氐人等胡族作戰,涼州治所終定於姑臧,又稱武威,相較周邊,姑臧可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酒肆遍地,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

    “河西竟有如此富庶之地!我以為離了中原,便再也見不到如此勝景矣。”姑臧城門外,一名膀大腰圓,身材高壯,麵相略顯凶戾的少年讚歎道。

    “且收聲!”少年身旁做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低聲斥道:“為父此來要拜會諸多故人,若你行差踏錯,連帶為父失了顏麵,被故友拒之門外,便——”

    “便……如何?”見父親故意不將話講透,少年頗有些忐忑。

    “便罰你一旬不得吃肉。”男子悠然道。

    “——!”少年瞪大雙眼,卻不敢發聲,以免被父親當真以此實行。

    “如此不穩重,要為父如何放心?”男子又道:“雖是故交,但舉你一個孝廉已是極限,若你行事有差,斷無可能替你轉圜。”

    “父親且安心,做個區區小吏而已,難道能比羌人更難相處?”少年不以為意地應道。

    “唉……”男子歎息。

    男子名董君雅,本為涼州隴西人,曾任潁川縣尉,雖有勇名,卻無甚智慧,在潁川官場某次暗鬥中被人當了槍使,不得不辭官歸鄉,任職期間夫人在潁川為他生有二子,長子董卓,次子董旻(min)。

    董君雅在二子尚未加冠時便取表字“仲穎”“叔穎”,便是期盼他們能在潁川出人頭地,然而相比學問,董卓更喜遊俠,而董旻雖有心進學,但資質不足,常常因故被潁川學子嘲笑。

    此番回鄉,他令次子潛心修學以等待長官征辟,因處於漢羌邊界,涼州民風彪悍,又因靈氣複蘇之故,若尋勇士,則俯仰皆是,然而能協助上官處理民政諸事者,數千人中不見得能尋得一人,故而涼州人若願為文官,隻要不是太差,幾無阻礙。

    長子董卓則比較麻煩,雖然有些天生神力,但並無“無雙”特性,返回西涼後正日與羌人結交,做遊俠行徑,因見其成年後依然如故,董君雅不得不攜其前來州治所請故舊為兒子謀個差事。

    帶董卓走入城中後,董君雅鄭重叮囑曰:“為父去拜會友人時,若讓你留在哪處不得走動怕是不能,這樣,你自可隨意在城內遊玩,卻不得出城,若天色已晚,便在城中最大的酒家等待為父。”

    “其實兒子可以隨父親一同拜會……”

    “免了,若你再一言不合與人爭執起來,大喝嚇人,又詭辯耍賴,為父卻丟不起這個人。”董君雅搖頭,塞給兒子一些銀錢令其自便,而後轉身離去。

    “可我分明勝了……”董卓自語道,見父親已經遠離,這才無奈地轉身看向姑臧,或者說,武威城。

    ————

    武威身處西涼,景致卻與中原不同,因周遭均為平坦戈壁,風沙相當猛烈,故而周邊城牆建的極高,城內亦有諸多擋風牆壁阻攔天風,故而市集、住所、軍營、商鋪、工坊與農家等亦分成區塊,十分好認。

    武威每月開放四次大集,供中原商人與羌胡互通有無,交換貨物,平日稱小集,雖無遠來客商,但亦有遊商和零散部落在此交易。

    這次董卓前往集市,

    是想尋得一柄優秀馬刀,雖然那些遊俠和書生皆推崇劍,但那種細窄兵器對身材壯實的董卓來說並不合用,他一直以來所用的武器便是從潁川某獄吏那換來的“獄刀”,刀上細齒密布,足夠恐嚇犯人,若用於劈砍,卻容易損壞。

    隨父回到涼州後,他對那些羌人的寬大馬刀十分喜愛,故而刻意結交了不少羌人小部落的少主,但他們手中也沒有多餘的好刀,而隨意打造交給族人的那些董卓自是看不上眼。

    董卓聽聞,那些好刀除了來自羌人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鑄刀大師之外,偶爾還能在漢人的集市中找到,因此趁父親訪友之際,便來碰碰運氣,自己積攢下來的銀錢以及父親剛剛給的那些,應該差不多足夠買下一柄好刀了。

    董卓走在大集剛過,還不甚冷清的集市中,沿途不著痕跡地避過幾個小賊擦身而過時伸來的手。

    簡直可笑,他想著,這等手段在他尚在潁川時就已經玩爛了,他雖然高壯,卻不蠢笨,若是想的話,甚至可以在那些水平不足的小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時反過來摸走他們身上的財物。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收集末日》,方便以後閱讀收集末日第448章 董卓傳(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收集末日第448章 董卓傳(1)並對收集末日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