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劉備傳(6)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晶晶小魔仙 本章:第485章 劉備傳(6)

    ——公元178年——

    熹平六年末,洛陽大瘟始解。

    由於防護和隔離措施得當,加之從各地趕來的醫者群策群力,一場席卷司隸,原本可能死亡數十萬的瘟疫在幾乎沒有造成傷亡的情況下告一段落。

    雖然各處仍然有病人受到隔離,周邊相關消毒防疫的措施也沒有停止,但洛陽的大部分區域已經停止了戒嚴,具體原因的話,是那些著名醫者聯名宣布,此時殘餘的瘟疫已經完全失去了傳染性,而朝廷方麵再也沒有新的感染者這一調查結果也證明了此事。

    另外,雖然太平道因為被朝廷扣上了“感染源”的帽子而不得不將自己的勢力撤出司隸,但他們對於洛陽周邊的“符水”和“九花玉露丸”供應卻不曾斷過,明眼人皆能看出那所謂的“感染源”隻說僅僅是朝廷急病亂投醫之舉,瘟疫消除之後,大概便會裝作無事發生。

    在處置瘟疫的過程中,“劍聖”王越的威望並沒有什變化,然而“十常侍”見縫插針攬財的行為卻惹來諸多做實事的官員和士人的不滿,尤其是他們在確定瘟疫已經解除後,將真正出力者踢走,轉而用自己人鳩占鵲巢接受皇帝表彰的貪婪之舉。

    “……詔曰:朕以幼衝,奉承洪業,不能宣流風化,而感逆陰陽,至令洛陽染疫,遍及司隸。永懷悼歎,若附淵水,咎在朕助不逮……”

    洛陽西市正中,立起了一座高台,有數位禁軍把守,其上正有一名口齒清晰,聲音洪亮的年輕宦官在宣讀皇帝的“罪己詔”,或許是因為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稱“朕”,令他頗為激動。

    “玄德,那家夥在說什?”

    與那高台遙遙相對的一間酒樓之上,劉備與公孫瓚正對坐小酌,或許是為了和劉備那對黑白雙劍打擂台,公孫瓚隨身帶著的,是一杆會散發出隱隱紅光的粗獷大槍。

    “沒什,大部分是套話,先是誇耀大漢在自己的治理下有多多好,然後表揚在此事中諸多官員的處理有多得當,最後實在不行了,才來一句‘他作為天子,沒有疏通好天地靈氣,才導致洛陽發生這場瘟疫,十分慚愧’雲雲。”劉備端著茶杯應道。

    “……”公孫瓚呆了片刻,才把杯中之酒一飲而盡:“真敢說。”

    “是啊,真敢說。”劉備此時還差一點才成年,隻能以茶代酒舉杯相和。

    如果說,有人可以自責沒有梳理好天地靈氣,就隻有那位“菩薩”了吧?劉備感受著脖子上掛著的木雕時不時傳來的熱意,如此想道。

    雖然有不少受過她恩惠的百姓也稱其為“菩薩”,但那些見識不夠的百姓整天將“老天保佑”“感謝菩薩”掛在嘴邊,大概根本不知道他們隨口誇別人“菩薩心腸”時,恰好說中了事實。

    不過,仔細想想,如果他劉玄德隨手做了什助人之事,結果被助者衷心地誇了一句“你可真是個活人”的話……

    “那,玄德,如果是你,會如何說?”公孫瓚忽然問道。

    “我的話……”劉備還在掩飾因為想到有趣的事而上翹的嘴角,一時不查,脫口回答道:“大約是:朕仁德不修,以致此疫,幸上天垂慈,普救世人,朕當大赦天下,減稅——伯圭兄!”

    “抱歉抱歉,”公孫瓚地關上窗子,又跳去包廂門邊聽了半晌,這才回到原本的座位上,朝劉備攤攤手:“為兄隻是說笑,誰知道玄德你竟然……還真敢說啊。”

    同樣的“真敢說”,

    但意思已經完全不同,由於連續四任皇帝都無子而令旁支繼位,此時任何一名漢室宗親都有可能登上那個位置,隻不過相比目前還是白丁的劉備,那些分封的諸多侯國國主更有希望就是了。

    “算了,”雖然隔牆無耳,但這個問題還是少提為妙,劉備岔開話題:“這次我們被朝廷,或者說十常侍臨時從可以接受封賞的位置上踢走,我因為是白身,隻得了些賞錢,但伯圭兄你卻繼承了‘校尉’之職,不知日後有何打算?”

    漢朝軍製,從新兵到大將軍,共計十八級,前期的伍長、什長、卒伯/伯長、乃至千人將,都隻是兵頭,必須聽從軍令,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而從六級校尉、七級都尉開始,便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地方上的縣尉、郡尉等武官,大略便是這個級別。

    第八級的偏將軍和第九級的裨將軍,本質上仍然是尉級,直到第十級的“雜號將軍”,被主公賜予名號,才算是真正的將軍,能夠在軍議上提出意見,可以被連姓氏一起稱為某將軍,如果被不靠譜的主公賜名叫常勝將軍什的,大概會被敵人針對到死。

    再往上,如十一級護國、定國、輔國將軍、十二級以前後左右為名的中郎將軍,則開始有數量限製,至於十三級的四征將軍和十四級的四鎮將軍,則限定隻有四名,但沒有戰事時往往空置,比如此時邊章韓遂叛亂,若有人領命前往平叛,便會被任命為“征西將軍”,戰勝之後留守者,便是“鎮西將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收集末日》,方便以後閱讀收集末日第485章 劉備傳(6)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收集末日第485章 劉備傳(6)並對收集末日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