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累世名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天下九九 本章:559.累世名門

    “什?推舉兩個郡中大姓,遷居長陵?”周太公站了起來,有些不敢相信。

    原本聽說皇帝放棄建陵了,周太公鬆了口氣,以為陵邑製不會實行了,沒想到皇帝是逗著他們玩,又拿出原來就有的帝陵做文章。總而言之,不建陵不代表不推行陵邑製。

    “父親,若遷徙兩個大姓,我汝南周氏有些危險,咱們還得早做謀劃。”周太公的兒子周嘉說道。

    汝南安城周氏是西漢汝墳侯周仁的後裔,周仁生十子,徙於安成。周仁五世孫周燕,生五子,後皆至刺史、太守之職。五子號稱“五龍”,各居一,皆以儒學傳家。子孫繁盛,分衍出許多支脈。

    如今周氏的族長是周燕的曾孫,曾在外郡為官,他的長子周嘉出仕為郡主簿。王莽末年,曾跟著太守何敞討賊,戰不利,拚死用自己的身軀捍衛何敞,連建武皇帝劉秀都聽說過他的事跡。後來被太守舉為孝廉,還沒等他入朝,兩漢在汝南開戰,因此不能成行,回到家中隱居。

    周氏往遠了說出自於周平王姬宜臼之子周烈,是千年望族。汝南安城周氏隻是一個分支,在本地紮根也曆經了兩百餘年,就在最近幾代,還屢出兩千石的高官。

    兩百年積累下來,汝南周氏不僅積累了巨大的名聲和顯赫的地位,而且財力雄厚,田畝無數,具體數目恐怕連周太公都不清楚。

    這龐大的家族如果一起遷走,相當於一棵兩百多年的老樹被連根拔起,哪個枝葉也不能幸免。

    樹挪死,人挪活。汝南周氏到了長陵不知是死是活,反正以往的風光是別再想了。

    周嘉寬慰周太公道:“汝南是高門大姓聚居之地,殷氏、藍氏、齊氏、昌氏、穆氏、梅氏等都與周氏相當,若論哪家田畝更多,還真是說不清楚,不過是選取兩姓,未必輪得到周氏,父親不必過分憂慮。”

    汝南的名門大姓有數十個,其中頂尖的一批也有七八個,實力都在伯仲之間,七八個選兩個,從概率上來說並不算太高,周氏有逃脫的希望。

    但是從近幾代的表現來說,周氏子弟更加出色一些,三代以前的周氏五龍,五兄弟全是刺史和太守之類的高官,這種變態的繁榮實在是太少見了。

    周太公歎道:“好在父親和我兩代專心治學,少置產業,若真論起田地之廣,周氏大概比不上藍氏和齊氏,汝南大姓中,齊氏大概是田地最多的。”

    齊氏是田氏代齊後,原薑姓齊王之後,以國為氏,稱齊姓,尊薑尚為得姓之祖。徙至汝南後發揮齊人善於經營的長處,致力於農商之業,雖然在政治上沒有周氏累代高官的輝煌,在經濟上卻足可以傲視汝南一眾名門。

    “以田地而論,齊氏必會占一個名額了。”周太公多少放鬆了些,覺得總算是推出去一個名額,周氏遷徙的風險降低了許多。

    周嘉沒有說話,並不是同意父親的看法,而是不想讓他太過擔心。

    周嘉雖然隻有三十歲出頭,見識卻很老到。他少年時在長安太學讀書,結交豪富,後來四處遊曆,蹤跡踏遍關內外。歸鄉後,他年紀輕輕便在郡中為官,曆練多年,無論是遊學還是做官,經曆都足夠豐富。

    他和父親的看法不盡相同。雖然詔令明確是要遷徙田多者,但是若深究朝廷的意思,不過是為了鞏固統治,將最有勢力,對朝廷潛在威脅最大者連根拔除。從這一點上來說,曆任高官的周氏在政治上的份量遠遠重於埋頭農商的齊氏。何況周氏中多人曾在建武朝為官為吏,如今換了門庭,官府多少對他們有些懷疑和忌憚。

    周嘉臨走時,周太公囑咐道:“你這次回郡,好好向太守探探口風,楊延壽那廝平日沒少得周氏的好處,在這種要緊的時候總得關照一下。”

    周嘉在楊延壽上任後複職為郡主簿,在別人看來算是太守的親信。不過周嘉知道,楊太守雖然很欣賞他,但是對於他們這些出身本郡豪門的屬吏,更多的是利用。他真正信得過的隻有上任時從長安帶來的幾個人,還有就是別駕袁昌。

    袁昌同樣出自名門,他是西漢名臣袁盎之後,前漢廣陵太守袁良之子。

    袁昌很有才能,但他成為太守心腹不隻是因為才能,更因為他剛從陳郡遷來,在汝南根基尚淺。一個沒有根基的外來戶若想出人頭地,隻能選擇依附太守,為同是外來戶的太守所用。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牛吏之帝王崛起》,方便以後閱讀牛吏之帝王崛起559.累世名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牛吏之帝王崛起559.累世名門並對牛吏之帝王崛起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