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律例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109章 律例

    陳安晏注意到李彧的表情,不由笑道:“皇上,我們做的一切,自然要都合乎大梁律例,否則與那些叛臣賊子又有何分別?”

    他這說是以為李彧是覺得自己太拘泥於大梁律例,認為有些事可以不必顧忌大梁律例。

    不過事實上李彧想的根本沒有這遠,他隻是覺得陳安晏與他差不多的年紀,為何能對大梁律例如此精通。

    他身為大梁皇帝,不論是在日講或是經筵,那些大臣都會提及大梁律例。

    他們認為,李彧身為帝王,自然要熟知這大梁律例的內容,所以也經常讓李彧通讀。

    隻不過這些內容頗為枯燥,李彧每次見了自然十分頭大。

    所以他在發現陳安晏竟然如此熟悉大梁律例覺得非常意外。

    李彧不知道,陳安晏自小熟讀各類書籍。

    而這大梁律例原本確實不在他的計劃之內,隻不過在有一年,陳文錦因為一些瑣事,與旁人發生了一些衝突,最後鬧到了官府。

    而對方跟官府有些關係,所以對陳文錦頗為不利。

    原本丁堅想用他的方式擺平此事,不過被陳安晏攔了下來。

    他在通讀了大梁律例之後,找到了此案之中的關鍵之處,最後逼得對方不得不認錯。

    不過這些陳安晏都是讓丁堅教給陳文錦的,自己並沒有露麵。

    李彧卻是翻了個白眼說道:“依律你要來陪朕讀書,你莫要忘了你還有個伴讀的身份!”

    李彧身為大量皇帝,除了上朝的日子,其他時間都有早、午兩課,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宇文大學士親自教導。

    按理來說,今日陳安晏在用過午膳之後,應該陪著皇上一同讀書,隻不過他離開順天府的時候已經過了午時,而且折騰了一上午,覺得太過困乏,這才沒有前去。

    今日發生之事宇文大學士自然也十分清楚,所以今日在給李彧日講的時候也問及了陳安晏。

    其實他是想知道陳安晏是否跟李彧商議過什計策,他身為內閣大學士自然也要及早做好應對。

    可是李彧聽著卻以為宇文德榮是怪罪陳安晏沒有前來。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在朝中這多大臣之中,李彧對宇文德榮最為敬重,所以既然他提到了陳安晏,那還是知會一聲。

    陳安晏聽了自然應下。

    他也很好奇這經筵日講到底會講些什東西!

    兩人沉默了片刻,陳安晏聽了聽外麵除了楊雄之外,應該沒有旁人在附近,他壓低了聲音問道:“趙公公的後事,皇上打算如何處置?”

    昨日在朝上李彧提出此事之後,幾乎所有人都反對此事,所以李彧也不得不暫時將此事擱置。

    不過趙公公的屍體雖有槨木棺,卻也無法長時間的保存,所以依舊需要盡早將他安葬。

    李彧卻皺著眉頭,看上去有些苦惱:“如今這些大臣都不同意,就連宇文大人都不支持,朕一時之間也沒有主意……”

    這多大臣都不同意,李彧如今雖然已經不像從前那般怯弱,但也不能硬來。

    畢竟讓一個太監入葬皇陵似乎確實有些聳人聽聞,大梁建朝這多年以來,尚且沒有先例。

    大臣們會有這樣的反應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說到此處,李彧看了看陳安晏又接著說道:“對了,還有你丁叔,當初朕倒是答應了你,將他葬在趙公公旁邊……”

    陳安晏卻淡淡道:“皇上不必自責,皇上有這個心,我丁叔九泉之下也滿足了。”

    他當初因為擔心丁堅的屍首留在蘇州,會留下蛛絲馬跡,所以陳安晏也是順著李彧的話,以此為借口將丁堅帶到京城。

    而且他也早知道李彧有意將趙公公葬到皇陵,所以他並不奢望丁堅也能有此殊榮。

    不過此刻李彧提及此事,倒是提醒了他要盡快處理丁堅的屍首。

    今日李文棟倒是派人將他們的行禮送到了王府,不知這丁堅的屍首是不是還在來福客棧。

    陳安晏在禦書房來回踱了幾步接著說道:“至於趙公公,容我回去想個法子,定會讓他葬進皇陵。”

    其實他現在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不過他不想讓李彧失望。

    李彧聽了果然眼前一亮,連忙說道:“如此就看你的了!”

    趙公公將他撫養長大,若是不能將他葬進皇陵,李彧恐怕要內疚一輩子。

    在興奮之餘,李彧又想起一件事情,小聲說道:“陳公子,還有一件事十分蹊蹺!”

    陳安晏奇道:“什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09章 律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09章 律例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