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暢談(下)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114章 暢談(下)

    陳安晏半晌都沒說出話來。

    他一直以為先皇封李文棟為攝政王是因為對他的信任。

    可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原因。

    不過仔細一想,先皇這做確實有他的道理。

    首先,先皇要挑選攝政王執政,優先想到的自然是皇室宗親!

    雖然在過去也有過封大臣為攝政王的經曆,但這些大臣一旦執掌大權,其想法就會發生一些變化。

    甚至曾經有大臣因為被封了攝政王就起了奪權之心。

    所以,先皇在物色攝政王的人選時,直接將朝中大臣排除在外。

    盡管封皇室宗親照樣會有一定的風險,但怎說也都是講大梁的皇位留在李家!

    而在這五位親王之中,先皇也曾經考慮了許久。

    其實按照關係親疏來說,自然是秦王李元亮與他最為親近。

    不過,先皇卻擔心李元亮因為駱良弼的死與自己產生了嫌隙,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而就在這個時候,先皇得知,李文棟的夫人因為因為難產,母子雙亡,終於下定決心,由李文棟當他死後的攝政王!

    不過他在做這個決定之前,曾經跟李文棟徹夜長談。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先皇要求李文棟在受封攝政王之後,不得再娶妻生子。

    李文棟很快就明白,這是先皇想要免去後顧之憂。

    若是自己真的想要這個皇位,日後也沒有子嗣可以繼承。

    而他跟已經過世的王妃感情深厚,也沒有再續弦之意,便直接答應了。

    而先皇依舊不是很放心,便又封了四個顧命大臣,想靠他們來對李文棟進行製衡。

    至於齊太後,先皇也是為了給她補償,才給了她聽政之權。

    沒過多久先皇就駕崩了。

    憑著先皇遺詔,李文棟順利的當上了這個攝政王,成為了大梁最近的十年,最有權勢的人!

    陳安晏一直以為,李文棟能當上這個攝政王,必定是因為跟先皇關係親近,而且有治國安邦之才,先皇才會如此放心的將李彧和江山暫時交給他。

    卻沒想到這其中竟然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

    而這個原因,恐怕除了先皇和李文棟,便沒有旁人知道了!

    如今先皇早就駕崩,知道這個的,應該也就隻有李文棟了。

    而且恐怕就連趙公公也不知道這其中的曲折,否則他也不會將李文棟當成隱患。

    之前陳安晏問這位八王爺,是否有爭奪帝位之心。

    李文棟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將這段往事說了出來。

    陳安晏自然也明白了李文棟的意思。

    這位王爺,如今孑然一身,府中隻有侍衛和下人。

    以他的身份,想要娶個三妻四妾易如反掌,可他卻一直遵守當年的諾言——不再娶妻生子。

    李文棟這做無非就是想要表明自己的立場——不會染指皇位。

    但是倘若是李文棟說的都是真的,那他就應該一心輔佐李彧,而不是像過去那般,一直冷落他。

    這又讓陳安晏有些無法理解。

    他看了看李文棟問道:“王爺重信守諾,讓下官佩服,不過既然王爺並無奪位之心,為何對皇上如此冷落?”

    在他看來,若是李文棟早早表明立場,堅決擁護李彧的皇位,那齊太後未必有機會發展到如今的勢力。

    而且朝中也有不少保皇派的老臣,雖說他們的官職或是權勢並不突出,但有了李文棟和李彧,也能成為朝中的一大勢力!

    同時,李彧還有趙公公照看,若是真的出現了他們無法解決之事,有趙公公出手,必定能順利解決。

    如此一來,李彧便能在正式掌權之日,輕輕鬆鬆的接過李文棟的權利!

    李文棟卻是歎了口氣說道:“這都是本王不得已而為之!”

    自從那場戰亂之後,各方勢力都蠢蠢欲動,周邊鄰國都虎視眈眈!

    就連一直作為大梁附屬國的高麗,也都不再對大梁稱臣。

    李文棟雖然貴為攝政王,但是並沒有太多的軍權!

    當初先皇為了鞏固李文棟的實力,特意封了他為直隸總督,掌管京城禁軍。

    隻是他一無軍功,二未實戰,所以在軍中的的地位不高,甚至還不如一些遊擊將軍。

    所以在先皇駕崩、李文棟掌權之後,對外采取了懷柔政策,對內盡量安撫!

    這也是為什高麗不再對大梁稱臣,而大梁卻還每年都贈送給他們貨物的原因!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14章 暢談(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14章 暢談(下)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