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青樓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151章 青樓

    這時候,李彧扭頭看了看李文棟。

    殿上的這些大臣隻聽見李文棟緩緩說道:“不錯,當年先皇確實留下過一道口諭,在趙公公歸天之後,將他葬在皇陵!”

    聽到李文棟這說了之後,這些大臣這才意識到,事情似乎並沒有這簡單。

    而單文柏更是臉色鐵青!

    因為不論先皇是否真的下過這道聖旨,李文棟此舉,無疑是在跟他們作對!

    在如今的大梁,李文棟所言可比李彧所言的可信度高得多!

    若隻是李彧堅持這個說法,那這些大臣必定會認為隻是李彧矯詔,雖然不會因此給李彧判罪,但對他來說,必定會有影響。

    但李文棟不同!

    他身為當朝攝政王,是如今大梁最具權勢的人。

    況且,在這些年,李文棟的的名聲還算不錯,也頗得民心,因此,一旦他發話,這些大臣對於是否將趙公公葬在皇陵的看法必定會有所改變!

    其實,是否將趙公公葬在皇陵,這對齊太後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隻不過,因為在過去,確實沒有將太監葬在皇陵的先例!

    而齊太後他們這做,無非是想要挫一挫李彧的銳氣。

    而且,這做的話,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百利而無一害!

    因為李彧越是堅持,那給這些大臣的印象就會變得十分不成熟!

    若是李彧因為這件事而跟這些大臣發生衝突,那齊太後他們就能坐收漁翁之利,所以這自然是齊太後他們願意看到的!

    但是,如今李文棟也說,先皇有過這樣的旨意,那不論最終的結果如何,李彧都不會受到什影響。

    所以,單文柏在聽到李文棟的話之後,十分不滿的說道:“此事為何從未聽王爺提起過?”

    單文柏對於此事也將信將疑!

    因為以他對先皇的了解,先皇的確有可能下這樣的旨意。

    但是這李文棟在這個時候說出此事,必定也有著他的心思。

    而且,按照李文棟的說法,先皇偏偏留下的是口諭!

    如此空口無憑之事,根本無從考證!

    但李文棟不是李彧,他也不能像崔時敏質疑李彧那樣去質疑李文棟!

    所以,他也隻能較為隱晦的懷疑!

    不過李文棟倒是一臉淡定,隻見他緩緩說道:“此事雖然對於趙公公來說,是極大的恩寵。而趙公公雖然已經年過花甲,可若是早早知會於他確實不太吉利!因此本王本來打算將這大權交給皇上的時候再告訴趙公公,到那個時候本王跟趙公公也算是功成身退,也不會再有什顧忌了!隻是沒想到,趙公公會走的如此突然,所以皇上在將趙公公的屍首運回京城之後,本王便跟皇上商議了此事!”

    李文棟的這番話說的合情合理,因此不少大臣已經開始相信確有此事!

    單文柏眼看風頭不對,又立刻問道:“那之前皇上為何不將先皇留下口諭之事說出,若是如此,相信諸位大臣也不會執意反對!”

    單文柏自然還是不太相信先皇留下這樣的旨意。

    在他看來,若是真的有這道旨意,上次在朝堂之上,李彧必定早就說出來了,根本不用等到今日!

    照他的想法,這必定是在上次李彧提出將趙公公葬在皇陵失敗之後,他們商量出來的計策而已!

    隻是他沒想到,李文棟竟然會如此幫著他們!

    因為在這一整件事中,若是沒有李文棟的話,根本無法說服這些大臣!

    而李文棟卻是歎了口氣說道:“因為皇上知道,將趙公公葬在皇陵,雖有皇上口諭,但大梁建朝這多年以來並無先例,於理不合,皇上擔心將此事說出會影響先皇的聲譽,所以打算自己將此事扛下來!不過本王自然知道此舉根本行不通,所以在本王的多番勸說之下,皇上才答應將先皇的這道口諭公開!”

    李文棟的這番話,立刻將李彧由不孝之人變成了重孝之君!

    這個說法也加深了幾分可信度!

    朝堂之上的這些大臣,大多都是兩朝元老,也都曾經在先皇的手下辦事!

    所以先皇的行事風格他們很清楚!

    若是先皇真的下了一道這樣的旨意,他們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

    如今按照李文棟的意思,李彧為了維護先皇的聲譽,想要自己扛下這不尊律法的罵名,倒是跟先皇的性格如出一轍!

    就在這個時候,從這些大臣之中傳出來一個聲音:“皇上重情至孝,臣等知罪!”

    而其他大臣也立刻附聲道:“臣等知罪!”

    他們所說之罪,自然是先前對李彧的懷疑之罪!

    陳安晏注意到,一開始喊話的,正是那位兵部老尚書魏大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51章 青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51章 青樓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