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會審(十)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168章 會審(十)

    所以他們在見到譚嘉誌能有如此表現倒是有些開始擔憂了。

    因為按照李文棟之前跟他的約定,若是他能在這辯證之中占了上風,便能破格提拔為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

    就目前譚嘉誌的表現來看,他確實有這樣的機會。

    不過再看李文棟,這位大梁攝政王看上去似乎並不擔心。

    依舊在自顧自的喝著茶,聽著兩人的辯論。

    而那高心遠,雖說看上去有些緊張,不過倒也暫時能應付。

    兩人在談論過四書五經之後,高心遠突然話鋒一轉,將話題轉到了時政上!

    這高心遠雖說隻是一個未入品級的小吏,平日處理的最多的也大多是翰林院那些大人們的文書工作。

    所以高心遠雖然從未參與過議政,但對於當今朝廷以及民間的政事倒也有所了解。

    再加上翰林院的那些大人地位超然,所議的也都是一些針對於目前大梁現狀的建議以及解決策略,因此高心遠隻需要綜合那些大人們的意見,倒也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反觀譚嘉誌,起初倒也信心滿滿,可到了議時政的時候,確實沒有之前那流暢了!

    相比一開始的對答如流,這個時候論辯時政,譚嘉誌每次思考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而且,圍觀的大臣們也發現,這位“才子”的觀點無非就是舉薦賢才,施以仁政,僅此而已。

    而麵對高心遠追問的如何舉賢、如何仁政,譚嘉誌隻能支支吾吾的含糊其辭。

    更不要說像如何平衡各個行業的稅收情況、官兵糧草籌備以及戰時糧草儲備和征收情況這樣的問題,譚嘉誌根本就難以說出隻言片語!

    而這一切,自然都在李文棟的意料之中。

    原來,在他考查譚嘉誌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這個所謂的“才子”純粹隻是紙上談兵,雖說四書五經都看的滾瓜爛熟,可稍加變化就反應不過來了!

    所以李文棟才有把握讓高心遠這個小吏跟譚嘉誌來這一場博弈。

    在被高心遠問懵了之後,譚嘉誌的臉已經漲的通紅。

    就在高心遠問到如何解決目前大梁跟北周和西夏對峙的局麵以及像高麗這樣的屬國跟大梁的關係逐漸淡化的時候,譚嘉誌眼前一黑,竟然暈了過去。

    論證至此,自然是譚嘉誌輸了。

    其實對他來說,輸不可怕,可怕的是竟然輸給了一個未入品級的小吏,譚嘉誌自然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這時候,那些朝中大臣也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而且,也早有人將這譚嘉誌的底細查的清清楚楚。

    兩年前譚嘉誌以狂生之名在京城也鬧出了些動靜,這時候,這些大臣才將眼前的譚嘉誌跟那兩年前的那個狂生聯係到了一起。

    有了這樣的聯係之後,他們倒也能理解為何會有今日的這般局麵。

    而在這些大臣之中,最難過的自然是譚嘉誌的父親!

    其實以他的品級需要傳召才能入宮,不過在知道他是譚嘉誌的父親之後,李文棟也破例讓他進來了。

    譚嘉誌再狂妄也畢竟是自己的孩子,隻是如今敗局已定,這位譚大人擔心李文棟會因為譚嘉誌的狂妄而降罪於他!

    最後李文棟也隻是判了他杖刑三十以示懲戒。

    在那位譚大人的疏通之下,行刑的侍衛倒也沒有下死手,隻是對譚嘉誌稍稍懲戒了一番便放他回去了!

    可自那之後,譚嘉誌就好像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一般,回到府中就一病不起。

    這倒不是因為受了那三十下刑棍。

    因為對於李文棟來說,給他這樣的刑罰,也不過是想滅去其囂張的氣焰。

    另外,在午門口來往的官員和百姓,都見到了這個狂生所寫的《請官書》,李文棟自然要給他們一個說法。

    隻是沒想到的事,這位譚公子,屁股上的傷早就好了,卻依舊隻能臥床不起。

    而且看上去神情呆滯,早就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在譚府上下的悉心照料之下,今年已滿十八歲的譚嘉誌倒是有所好轉,據說已經能下床走動,可口中卻一直念念有詞,旁人也聽不清他在說些什。

    除此之外,大部分時間依舊是在一處靜坐,根本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

    因為有那錢二公子和這個譚嘉誌在前,所以崔時敏對於京城中的這些公子哥並沒有太多好感。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68章 會審(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68章 會審(十)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