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柱國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178章 柱國

    陳安晏見李文棟既然已經下了聖旨,也就想著不再繼續叨擾,準備先回王府。

    畢竟還有不少王府的侍衛都還在午門外等候。

    而李文棟每日國事繁忙,特別是年關已近,內務府有不少事都等著李文棟去安排。

    過去有趙公公替他照看倒還輕鬆一些,如今隻能事事親為了。

    除此之外,之前群臣已經同意將趙公公葬在皇陵,因為之前在皇陵之中並沒有安排趙公公的位置,所以還要重新修建。

    在陳安晏的勸說之下,李彧也並沒有打算將趙公公的陵墓修建的太過奢華。

    一方麵,趙公公雖受先皇恩寵,對李彧又有養育之恩,但其身份畢竟隻是一個太監。

    李彧以大梁皇帝的身份,尊他為亞父,已經是無上的榮寵。

    而且,在這件事情上,單文柏他們已經做出了退讓,若是李彧再“得寸進尺”,恐怕到時候也會引起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滿,從而成為單文柏他們的把柄!

    另一方麵,趙公公平日本身就頗為節儉。

    從他進宮這幾十年,幾乎就沒有給自己添置過什東西。

    而在趙公公屋的那些擺件,按照李彧的記憶,應該都是先皇所賜之物。

    因為之前李彧經常跑去趙公公的屋子,拿著那些東西問這問那。

    而趙公公對這些先皇的賞賜,不論是來自何處,還是先皇賞賜的時間,他還都清楚的記得!

    所以,在修建陵墓這件事上,李彧還是聽了陳安晏的建議。

    就在陳安晏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李文棟見天色也不早了,便也跟陳安晏一起,返回王府。

    就在他們剛走進了王府的大門,突然從不遠處,出現了幾乘轎子正朝著王府趕來。

    不過,在快到王府的時候,另外幾乘轎子都停到了一處拐角的地方,隻剩下一人從最後一乘轎子上走了下來,匆匆朝著王府走了過來。

    若是仔細看的話就能發現,在王府大門外的這一條路上,似乎就沒有人在這坐轎或是騎馬。

    其實,這也是先皇賜給李文棟的恩賞。

    在吳王府大門正對著的地方立著一塊石碑,上麵寫著“柱國”二字!

    自大梁建朝一來,被封“柱國”的不過三人而已。

    正常來說,這“柱國”一般是封賞武官,可先皇偏偏封了李文棟!

    自那之後,凡是經過吳王府的,文官需落轎,武官需下馬。

    因此,盡管那人遠遠的看起來,似乎有些焦急,不過,卻並沒有忘記這的規矩。

    反倒是陳安晏,有幾次坐薛啟堂的馬車,一直到大門口才下來!

    不過,這倒也不能怪他。

    陳安晏雖說才智過人,但畢竟對於這京城中的事情所知不多!

    因此,他根本就不知道這王府前麵這一段路還有這樣的規矩。

    不過,所幸李文棟似乎根本就不在意。

    如今整個大梁還是他說了算,既然他都不在意了,那王府上下的其他人自然也都不會在意。

    等那下轎之人走近了一看,不是旁人,正是刑部尚書崔時敏。

    在最近這段時間,他被單修的案子幾乎壓的喘不過氣。

    所幸他跟單文柏他們商議出了這個死不承認的計策,也算是能解燃眉之急!

    雖說看上去似乎有些厚顏無恥,但隻要能救單修,單文柏才不會管那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單文柏也答應,若是單修此次能夠脫險,他必有重謝。

    另外,日後他也會對單修多加管教,至少才李承得到皇位之前,不再讓他如此放肆!

    單文柏能有如此的“覺悟”自然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位單公子在京城的名聲,實在讓人有些不敢恭維。

    若是不加以約束,說不定日後還會成為一個阻礙。

    今日案子雖然沒有審完,但在崔時敏看來,他們也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了!

    因為照目前的情形來看,陳安晏的手上根本就拿不出別的什證據。

    雖說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幾個案子,必然跟單修都脫不了幹係,但如今在朝中,也沒幾個人敢光明正大的跟他們對著幹!

    所以,崔時敏在向李文棟呈報了今日審案的經過之後,心中已是大定。

    畢竟李文棟隻是延後了三日而已。

    三天的時間,陳安晏根本就不可能再找到什有用的線索。

    更何況,如今陳安晏還遇到了襲擊,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所以,他們隻要等到三日之期一到,單修他們應該就能開釋了。

    對於單文柏他們來說,到時候還要想辦法免去那幾十下杖刑。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78章 柱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178章 柱國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