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宮宴(十三)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399章 宮宴(十三)

    聽了李文棟和宇文德榮的解釋,這些外邦使臣才算是明白了,這兩人為何會說不想讓陳安晏和李琳成親了!

    而李淡也鬆了口氣,看來李文棟之前的那番話並非是在責備自己,而是他確實認為兩人不合適!

    他不在官場,倒是沒有想到大梁還有這樣的規矩。

    不過,等他去了宗人府上任,想必也會逐漸熟悉這些皇室的族規。

    隻是,李淡這個時候倒是覺得有些可惜。

    畢竟就他目前所接觸的年青一代之中,陳安晏也算得上一個佼佼者了!

    可就如李文棟所說,若陳安晏跟李琳真的成了親,那陳安晏便不能再入朝為官。

    如今朝野上下都能看得出來,李文棟對陳安晏十分器重,就連宇文德榮和洪遂良他們都似乎對陳安晏十分欣賞。

    再加上他對皇上還有救命之恩,因此,若是陳安晏的病能夠治好,日後必定是一位朝廷重臣。

    一邊是娶郡主當郡馬,有自己的父王稍稍活動一番,日後說不定還能封個國公、侯爵,而另一邊是輔佐皇上,成為他的左膀右臂,顯然,在李文棟和宇文德榮他們看來,應該是更加傾向於後者。

    畢竟,對於朝廷來說,得一個郡馬易,尋一位良臣難!

    而這個時候,不光是李淡在琢磨著這些心思,那耶律平和李純心中也各懷心思。

    其實,他們倒不像李淡想的那多,隻是有些沒想到,陳安晏在李文棟他們心的分量竟然有這重!

    不過,事實上,他們反倒是有些擔心。

    在如今的各國之中,除了大梁有這樣的規矩之外,其實其他各國君主的兄弟姐妹大多都在各自朝廷任職,甚至還有不少擔任的乃是要職。

    就拿耶律平來說,他如今乃是北周的南院大王,管理整個北周將近三分之一的土地。

    李純同樣如此,她在西夏朝廷的官職類似禮部尚書以及宗人府宗令等職位。

    雖說不及耶律平在北周的官職,但也算是一位重臣了。

    在倭國的皇室之中,天皇的兄弟大多也都在朝廷任職。

    至於高麗,李宗旭生前也在高麗朝廷任職,官職類似大梁的戶部尚書!

    這些國家的君主,利用自己的身份,為自己的家人謀取利益!

    不過,他們之中也有一些例外。

    就拿李桂成這樣的皇親來說,論身份,他是高麗的三皇子!

    可實際上,他在高麗的權利,甚至不如許多外戚。

    這主要還是因為他跟掌權者不合!

    其實,他們有一點沒有想通,這個國家所有的東西都是他這個君主的,他當然有權利分一些利益給自己的家人。

    隻是,他們那些在朝中為官的家人,若是真的能為國出力也就罷了,事實上,有很多都是仗著自己跟君主的關係,為自己謀取利益。

    這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當初大梁在建朝後不久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很多皇親國戚仗著自己的身份以及跟皇上之間的關係,在朝中胡作非為。

    不光是尋常百姓,就連文武百官也皆敢怒而不敢言。

    甚至還有一些皇親國戚手握兵權,就連皇上也要忌憚三分。

    所以,後來有一個皇帝找了個機會將這些皇親國戚全都趕出了朝廷,同時也將兵權收回。

    自那之後,大梁所有的皇親國戚都不得在朝中為官。

    如此之後,大梁在算是安穩了下來。

    北周、西夏、倭國以及高麗這四個國家,他們的很多律法文化都是來自中原,其中自然也包括大梁。

    事實上,有很多規矩,當時從中原各朝傳至各國的時候,這些國家一開始也覺得無用,但是時間一長,他們卻發現中原這些規矩是多有遠見。

    就拿科考來說!

    各國一開始並不注重科考,朝廷提拔官員幾乎全靠舉薦!

    他們覺得科考費時費力,所有百姓隻需自己研讀,若真是有學識之人,必定會有人舉薦至朝廷為官!

    所以,他們對大梁的科考製度嗤之以鼻,不過,他們倒是也安排了各地的官員有舉薦的職責!

    而這樣的舉薦,一開始倒還算公正,可時間一長,便有了感情親疏、利益遠近的區別,再加上各國皇親國戚還在朝廷興風作浪,導致了各國官場一片混亂。

    這個時候他們才意識到了,科考才是考察品行、學識的最佳途徑!

    自那之後,各國便開始研讀大梁律法和禮儀!

    而如今,皇室宗親不許如朝為官還沒有傳入他們國家。

    可是,按照他們各國對於大梁律法的態度,恐怕遲早也會將這一條納入他們國家的律法。

    如此一來,他們國家的皇室宗親便也不能入朝為官了!

    這對於各國來說,都是一件大事!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399章 宮宴(十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399章 宮宴(十三)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