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藥鋪(一)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藥鋪(一)

    不過,陳安晏卻是搖了搖頭。

    在他看來,這件事似乎有些蹊蹺。

    他也知道,薛啟堂曾經寫過兩封信回去。

    前麵在太白居些的那封就不說了,畢竟那個時候薛啟堂根本沒有想到會跟陳安晏去京城,而他留的也是太白居的地址。

    說不定後來薛家也曾經回過信,但是太白居發生了那多事,就算真的回信了,恐怕也找不到了。

    之後,在薛啟堂跟著自己一起去了京城之後,因為也有替李彧診治的經曆,所以也被李彧封了太醫院太醫的官職。

    那個時候,薛啟堂也曾寫了一封信回去。

    因為他知道,在薛家最近的幾代人,這回春堂可以說是每況愈下。

    要知道,當年薛家的那位先祖從太醫院回到杭州之後,便開了這間回春堂。

    其實,在這位薛家先祖之前,薛家祖上便一直是以經營藥材買賣為生。

    隻不過,常年都是小買賣,所以家境也隻能算是中上而已。

    可是,在那位薛家先祖進了太醫院之後,一切都開始變的不一樣了。

    特別是在那位先祖回到了杭州之後,將薛家藥鋪改成了回春堂,這回春堂的生意也是水漲船高。

    而且,就算是在薛家那位先祖去世後的十多年,這回春堂還是憑著那位先祖的餘蔭,依舊是壓製著杭州城的其他幾家藥鋪。

    隻是,又過了一段時間後,這回春堂的生意終究還是回落到了跟另外三件藥鋪同一個水平。

    其實這也難怪。

    在如今的杭州城,一共有四家規模較大的藥鋪,分別是水家的濟世堂、譚家的益生堂、溫家的百草堂以及薛家的回春堂。

    事實上,水家和譚家的祖上也曾出過一位太醫,而他們的情況跟薛家差不多。

    在最近這些年也都是靠著祖上積攢下來的財產和人脈在維持著他們的買賣。

    至於溫家,他們在五十多年前才來到了杭州。

    據他們自己所說,他們是來自雲南,家一直都是以種植草藥為生,在當地也頗有名聲。

    其實他們本身不懂什醫術,隻不過因為從小就接觸藥材,所以對這些藥材的藥性十分了解。

    在做了幾代的藥材買賣後,這溫家覺得買賣藥材能賺到的銀子,遠不及坐堂問診賺的銀子多。

    在那些年,他們一車尋常的藥材也就賣個一千兩左右,可是,這一車藥材若是放在藥鋪,起碼能賣個五千兩。

    而且,種植藥材十分看重氣候,也十分辛苦。

    他們見到那些藥鋪,隻不過是替人號了號脈便能將藥材以數倍的價格賣出去,自然眼熱的很。

    於是,在經過商議之後,他們也決定自己開藥鋪。

    不過,他們並沒有打算在雲南開藥鋪。

    一來,這的百姓都知道溫家種植藥材,可是對醫術卻隻是一知半解而已。

    另外,這還有不少其他種植藥材的農家,在這開藥鋪,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

    再三思慮之後,他們決定去杭州。

    其實,他們原本是想要去京城開藥鋪。

    可是,經過打聽之後得知,想要在京城做買賣,除了銀子之外,還要打通不少關係。

    這對於溫家來說,屬實有些困難。

    而且,從雲南去京城實在太過遙遠,一旦路上發生什意外,那他們幾代積累的財富,極有可能會毀於一旦。

    另外,京城除了太醫院之外,還有不少名醫,他們畢竟都隻是一些三腳貓的功夫,到時候若是露出了馬腳,反而可能會弄巧成拙。

    於是,他們才決定將藥鋪開在杭州。

    而在他們來杭州之前,倒是也做了一些準備。

    這溫家將他們的組人分成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繼續留在雲南,而剩下的人則是先來到了兩廣之地。

    他們先是在兩廣開了一間藥鋪,可是因為他們這些人對於醫術隻是懂一些皮毛,所以,他們又花銀子從貴州請來一位江湖郎中坐堂問診。

    他們約定好,由這位郎中幫忙看病,賣出去

    的藥錢五五分賬。

    而在幾個月的時間,這溫家人都不聽的旁敲側擊,從這位江湖郎中的手學到了一些基本的醫術。

    眼看時機成熟,他們便把藥鋪關了,直接去了杭州。

    他們並沒有帶那位江湖郎中,到了杭州之後,他們先是將藥鋪開了起來,隨後對外宣稱,說是藥鋪人生意太忙,想再請一位大夫。

    因為他們開出的條件頗為豐厚,所以倒是也吸引了不少大夫。

    再三考慮之後,他們直接請了兩位大夫。

    自那之後,這溫家的百草堂也算是在杭州城站穩了腳跟。

    時至今日,當初他們請的那兩位大夫已經不在這了,如今這百草堂有著三位請來的大夫,而溫家也利用了這幾十年的時間,培養出了兩位大夫。

    其實,若是論醫術,這百草堂的大夫遠不及另外三家,畢竟另外三家藥鋪,其祖上都曾在太醫院任職,他們的見識自然遠非尋常的大夫可比。

    可是,這溫家在雲南自己種植藥材,所以,他們開出的一部分藥要比另外三家便宜的多。

    因此,在這些年,這四家藥鋪幾乎占了整個杭州城七成以上的藥鋪生意。

    原本,那水、譚、薛三家對於這突然出現的溫家十分不滿,畢竟,在這之前,他們三家可是占了杭州近七成的藥鋪買賣,如今又多了一家,必然會分走他們的一部分利潤。

    所以,他們也想過合力將這溫家趕走。

    可是,這溫家利用自己種植采藥的優勢,一開始把價格壓的很低,更另外三家打起了價格戰。

    而那樣的價格對於另外三家來說,非但沒有利潤,甚至都會虧本。

    可對於溫家來說,卻還是能擠出一些利潤。

    如此過了幾個月,另外三家都是入不敷出,無奈之下,他們隻好和談。

    而對於溫家來說,他們也很清楚,溫家一家很難吃下整個杭州的藥鋪買賣,更何況,他們的醫術遠不及另外三家,若是真的出現了什棘手的病人,反倒是會讓杭州的百姓看笑話,所以,他們也決定跟另外三家合作。

    自那之後,另外三家的一部分藥材直接由溫家提供,而他們也重新商議了各種藥材的價格。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六百七十六章 藥鋪(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六百七十六章 藥鋪(一)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