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計劃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計劃

    馬幫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哪還敢去京城討要說法,隻能吃下了這個虧。

    後來他們得知,其實,朝廷在平亂之後,那三成的銀子都不想出。

    因為那次內亂,朝廷的國庫都差不多空了。

    就算還有銀子,自然也是先用於安撫將士和百姓。

    而且,這次馬幫向魏王提供了那多馬匹,也讓朝廷吃了不少苦頭,所以,有官員提出要治馬幫之罪。

    好在那些武將還算公允。

    陝甘本就是馬幫畜馬之地,魏王的封地在陝西,就算馬幫不願意向魏王提供馬匹,恐怕這也不是一個馬幫能夠阻止的。

    到了那個時候,無非是多葬送一些性命而已,至於那些馬匹,最終必然還是會落到魏王的手。

    因此,朝廷最終權衡之下,還是給了馬幫一筆銀子。

    可是,馬幫那次損失了近萬匹馬,朝廷給的那些銀子對於馬幫來說,隻是杯水車薪而已。

    因此,那次內亂,不光是大梁朝廷元氣大傷,其實馬幫也同樣如此。

    不但用光了所有的積蓄,還用光了這????????????????些年來攢下的人情。

    對馬幫來說,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朝廷並未將他們定為謀反,馬幫也算是幸存了下來。

    而且,在接下來的這十多年,朝廷也並沒有秋後算賬。

    隻不過,馬幫想要繼續養馬,卻是也沒有那容易。

    一來,養馬需要大量的人手和銀子。

    過去,馬幫在各個省份的馬販數量並不算多,但養馬之人卻不少。

    在那次內亂之中,馬幫也有不少人遭到了池魚之殃,雖說被殺的不多,但還是有不少人走失走散了。

    另外,買馬也要花不少銀子。

    因此,馬幫的處境一直都有點困難。

    不過,相比之下,這還不是最主要的。

    在那次內亂之後,盡管朝廷的國庫空虛,但是先皇卻下旨,要求各地的將士建造自己的馬場。

    如此一來,有不少之前在馬幫的養馬之人前去養馬,這可比在馬幫更加長臉。

    因此,日後就算馬幫再次養上了大批的馬,朝廷也未必會再跟馬幫合作。

    所以,在最近這些年,馬幫也一直在尋求轉變。

    可是,他們在商議之後發現,他們除了會養馬之外,似乎別無所長。

    就在他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卻是有人提到了丐幫。

    說是丐幫之所以能成為江湖第一大幫,最主要的便是他們打探消息的能力。

    不過,他們畢竟大多是乞丐,因此,傳遞消息的能力有些薄弱。

    但是這卻是他們馬幫擅長的。

    馬幫最多的自然是馬,再加上跟軍方的關係,各處官道都暢通無阻。

    而且不管是馬匪還是賊人,都不敢輕易得罪馬幫。

    所以,這消息若是由他們馬幫來傳,其效率便能遠勝從前。

    因此,他們在商議之後,便前來拜訪丐幫,想要以此來跟丐幫合作,由丐幫打探消息,再由馬幫負責傳遞消息。

    至於收益,他們五五分賬。

    對於馬幫這樣的提議,黃鐵衣自然是不會同意。

    馬幫的人以為丐幫是不滿收益的分配,他們想的是,一旦他們傳遞消息的速度形成了習慣

    ,日後不論是消息的買家,還是丐幫,必然要更加倚重馬幫,所以,在前期的時候,他們倒是能將分成降低一些。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在將分成降至四六、三七,甚至二八的時候,黃鐵衣還是直接拒絕了。

    用黃鐵衣的說法,這是丐幫立足之本,絕對不會讓外人插手。

    至於馬幫所謂更快的速度,對於丐幫來說,根本就不值一提。

    因為在買家前來買消息的時候,他們便已經如實告知需要的時間。

    若是買家無法接受,那丐幫寧可不做這個買賣。

    馬幫的人聽了卻是急了。

    他們告訴黃鐵衣,若是傳遞消息的速度更快,那他們便能接到更多的買賣。

    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讓馬幫分一杯羹,但最後的收入,必然比之前更多。

    可不管馬幫的人怎說,黃鐵衣卻一直堅持不鬆口。

    無奈之下,馬幫的人也隻好作罷。

    畢竟,這樣的大事,若是得不到黃鐵衣的支持,他們再繼續找丐幫的其他人,也是毫無用處。

    而????????????????黃鐵衣之所以知道想要擄走黃英的是馬幫的人,正是因為那個比作“三”的手勢!

    因為隻有馬幫的人才會用上三指來比作三。

    因為馬幫的人在騎馬的時候,馬蹄聲和風聲作響,彼此之間溝通很困難,所以大部分時候他們都會用手勢。

    因為手中有馬鞭,若是跟常人一樣,用下三指來比劃“三”,那馬鞭很容易就滑落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計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計劃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