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卷宗(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輕輕親卿 本章: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卷宗(二)

    一直到那次內亂,大部分王爺都幫著先皇奮力抗敵,還有幾人則是設法自保。

    在平亂之後,先皇便將這些王爺“請”回了各自的封地,他們再也沒能一起過年節。

    從那之後的記錄則是要簡單了許多,無非就是生子或是迎娶妻妾諸如此類的記錄。

    相比其他親王,李文棟的記錄倒是要厚的多,畢竟,他還當了十多年的攝政王,而且又是住在京城,所以他就算是想要隱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陳安晏仔細看了一遍,這上麵寫的大部分都是由主導李文棟推行實施的一些新政,還有就是李文棟處理跟周邊各國關係的手段。

    畢竟,如今的李文棟既無妻妾又無子嗣,除了這些,也實在沒什可記錄的了。

    在陳安晏看來,這些都是正常的施政手段,似乎沒有什特別的。

    既然這沒有發現,那就隻能去文淵閣的書庫看看了。

    離開了宗人府後,陳安晏便直接請旨進了宮。

    陪著李彧的金牌,陳安晏很順利的進了文淵閣的書庫。

    因為有李淡的“指點”,陳安晏很順利的找到了那幾本史書。

    就如李淡所言,這幾本書立,記載著兩位攝政王。

    其實,縱觀古今有能力或是有機會當上攝政王的,屈指可數。

    因為一般來說,朝廷不會輕易封攝政王,在大部分時候,封攝政王無異於飲鴆止渴。

    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倘若君主沒有子嗣,隻要不是到了關乎危急存亡的時刻,朝中的大臣都會多番催促,以求盡快誕下皇子。

    對於他們來說,隻有如此,才能讓他們的國家免去後顧之憂。

    這也是為何在大部分皇上十六歲,甚至是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選妃。

    而且,倘若是太子,在十六歲的時候,也必須迎娶自己的太子妃。

    這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延續皇家血脈。

    但不管怎樣,還是會有意外發生,就像當年的李彧,雖說已經被先皇定位儲君,可是,先皇駕崩的時候,李彧才兩歲,他自然無法處理朝政。

    因此,他同時定下四位顧命大臣來輔佐李彧。

    如此一來,這些顧命大臣的權利就要比其他大臣更大,哪怕是品級想同,在麵對顧命大臣的時候,終究還是要矮一頭。

    盡管四人的權利相護掣肘,但這做也並非萬無一失。

    曾經就有一個朝代,先皇在駕崩的時候太子還小,他便封了四位大人為顧命大臣,可是,在先皇駕崩之後,其中一位大臣卻是露出了野心,他利用各種手段將其他幾位顧命大臣全都殺了,最後更是想要染指皇位。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便有了攝政王。

    一般來說,攝政王都是小皇帝的叔伯,本身他們的地位就要高於其他大臣,所以,有這樣一位攝政王在,就算是顧命大臣也不敢有半點野心。

    可事實上,這做的話還是會有風險。

    一來,攝政王本身就是皇室宗親,相比其他大臣來說,他“染指”皇位更加“名正言順”。

    二來,在當攝政王的那段時間,他可以利用各種手段籠絡人心、招兵買馬,到了時機成熟,不論是將皇帝暗殺,還是逼迫皇帝退位,都不是一件難事。

    所以,攝政王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

    而在這些史書記載,其中一位攝政王就是因為起了謀逆之心,隻是他沒想到,皇帝早就發現了他的野心,所以也一直在暗中培植勢力。

    而那位攝政王因為貪戀這樣的權利,眼看著小皇帝就要開始掌權,他選擇孤注一擲,派兵為圍住了皇宮,想要以此來逼宮,隻是他沒想到,小皇帝早就從別處調兵,而且,他還在宮暗藏了千餘手下。

    這位攝政王最終難逃一死。

    至於另外一位,按照一些文人墨客的評述,這位攝政王似乎有些冤枉。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位攝政王在那些年也算是兢兢業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可那位小皇帝還沒有等到掌權,就聯合他的母後利用手段控製住了朝局,最終那位攝政王隻能交出了手中的權利,還被那位小皇帝軟禁了起來。

    而對於這件事,當年還有一些其他的傳聞。

    有人說是那位攝政王貪戀權位,並不願意放權,甚至還有謀反的意圖。

    所以小皇帝才要先下手為強,他這做,也隻是為了自保而已。

    而為了避免家醜外揚,所以並沒有將此事公告天下。

    不過,也有人說,小皇帝之所以會這快對付那位攝政王,是因為受到了其母後的挑唆。

    在那位攝政王執政期間,小皇帝的母後曾多次提出要給她的族中兄弟侄甥升官,可那位攝政王卻以他們政績平庸為由,不願升他們的官,反而還貶了幾人的官。

    因此,小皇帝的母後才會懷恨在心,罷免了其攝政王的身份。

    不過,不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沒有確鑿的證據,而且,在正史也沒有提及這些,所以,真相究竟如何,恐怕也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按照陳安晏的想法,就算單文柏他們想要對付李文棟,恐怕借他們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直接要了李文棟的性命,所以,陳安晏認為,他們一定是想要利用第二種辦法來對付李文棟。

    一般的罪名根本不可能把李文棟拉下馬,史書上的那位小皇帝和太後是聲稱攝政王跟周邊其他國家過從甚密為由,罷免了其攝政王的身份。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這個書生有點凶》,方便以後閱讀這個書生有點凶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卷宗(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卷宗(二)並對這個書生有點凶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