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 叮叮當當的銅板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 本章:五十五 叮叮當當的銅板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搞化學的不能惹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工廠開始運作,劉大雙還是感覺到人才的缺乏。

    301廠有劉玉虎在,302廠有劉大海和孟遠光在,304廠有孟家兄弟在,工藝上還能應付,主要問題就是培訓工人,讓工人們盡快熟練。

    303造紙廠卻沒人懂技術,隻能靠劉大雙赤膊上陣。

    別看劉大雙上一世在造紙廠混過,但那是現代化的生產線,手工造紙他還沒有真的幹過,隻是在實驗室做過幾張,大概知道流程。

    劉大雙帶著一幫工人去大甸子上割了一車蘆葦,回到廠,拿個鍘刀開始切葦。

    蘆葦根和頭部葦絮切掉不要,隻留中間莖杆部分,切成兩寸長短。

    這些活工人們幹的很熟練,畢竟喂牛喂馬的草也是這樣切的。

    切好的蘆葦放入水泥池中,倒入堿水,用木棍慢慢攪拌。

    幾天後,水變得越來越黑,仿佛墨汁一樣。

    這個時候,說明泡好了,把池中的蘆葦撈起,放到另一個池中用水反複衝洗,洗幹淨後,便剩下白白嫩嫩的葦杆。

    再把葦杆放到一盤大石磨,一頭老牛拉著石磨轉動起來,不一會兒,粘稠的葦漿便流了出來。

    把磨好的葦漿再放入一個水泥池中,按照一份葦漿加五十份水的比例,把葦漿和水混合好,然後,拿根木棍拚命的攪拌,讓葦漿均勻地分散到水中。

    劉大雙站在池中,拿過一個竹簾,兩手端好,貓下腰,把竹簾在水中一抄,起身,端平,讓水從竹簾下麵濾掉,一層黃白色的葦漿便在竹簾上留下薄薄的一層。

    造紙在行業內稱“抄紙”,便是來源於手工造紙用竹簾來抄。

    端著竹簾走出池子,劉大雙指著那層葦漿跟周圍的工人們說:“這就是紙了,晾幹了就可以寫字。”

    人群一陣子驚呼,原來紙是這造出來的。有些性急的工人便用手去摸,結果一下子就捅出了一個破洞,嚇得工人不知所措,臉紅紅的說:“我不是故意的。”

    劉大雙笑笑說:“記住,沒幹之前一定不能用手碰。”

    等稍微幹一些,劉大雙小心翼翼地兩手扯住紙的一邊,輕輕地揭下來,放在一個木框。

    再去水池,又抄了一簾子,……

    一直做了十張,都放在木框,加上個木板,慢慢的往下壓,便見有水從木框縫隙中流出,待沒有水流了,拿掉木板,把紙一張張掛起來晾曬。

    靖安的空氣幹燥,沒多大一會兒,紙就幹了。

    第一批產品做好,劉大雙也有點興奮,仔細摸摸,紙還是有點脆有點硬的感覺。

    他知道,這是由於草本植物纖維又短又硬造成的。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用木纖維。

    現在他做出的十張紙隻能用來做生活用紙,如衛生紙,書法用紙等。由於吸墨速度快,容易擴散,墨水一上去就變成一團了,“洇墨“現象即是如此。比較適合畫所謂的大寫意中國畫,反正尿炕一樣,一般人看不懂。

    書寫用紙和印刷用紙則要求不能發生“洇墨”現象,筆畫清晰。特別是畫工筆畫的,更是纖毫畢現,清晰準確。

    劉大雙準備試試文化用紙,他拿了兩個壇子過來,這是他的秘密武器,一壇子裝的是鬆香和堿熬的膠,一壇子是明礬水溶液。

    先把鬆香膠放入水池中,讓工人使勁攪拌了一陣子,看看已經混合均勻了,又把明礬水倒進去,再次攪拌。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搞化學的不能惹》,方便以後閱讀搞化學的不能惹五十五 叮叮當當的銅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搞化學的不能惹五十五 叮叮當當的銅板並對搞化學的不能惹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