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零 張大公子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 本章:五五零 張大公子

    您可以在百度搜索“搞化學的不能惹 書海閣網()”查找最新章節!

    張宗昌師在離奉天三十公的鐵路邊住下了。這是個叫八莊的小村子,也就那幾十戶人家。

    一下子湧過來二萬來人,不僅村子的房子全被占用了,周邊方圓十幾內的村子也都被占了。

    這大冷天的,野外生存可不是鬧著玩的,稍一不小心,第二天早上就成冰棍了。

    奉天城內的張輔臣可不管讓張宗昌師隨便進城。這大帥剛死,局勢微妙,誰知道這二萬人是幹嘛的。

    張宗昌派人去奉天城聯係張輔臣,要求進城。

    張輔臣冷冷的回了一句,不在你的防區駐守,擅自行動,丟失國土,有什臉麵進城。

    張宗昌碰了個大釘子,這臉色可就不好看了。陰沉個臉,半天不出聲,也不知道心在打什主意。

    說起張宗昌,劉大雙在上一世可沒少聽說這個人的“奇聞逸事”。最有名的是“三不將軍”,不知道自已有多少軍隊,不知道自已有多少姨太太,不知道自已有多少錢。然後,便是他鬧出的種種讓人笑掉大牙的笑話。

    可在這一世,劉大雙接觸了這些人物之後知道,能夠主政山東的張宗昌,和其他曆史人物一樣,哪個也不是弱智人士。相反,這絕對是一群人精,都有過人之處。

    根據諜報廳秘密收集的情報,劉大雙知道,這個張宗昌是山東掖縣人,自幼貧苦,上過兩年私塾。這個名字也是私塾老師給起的。“學曆”和劉大雙本人不相上下。

    羅人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時,在山東招收了許多工人,身高體長的張宗昌也來到了東北,加入到了築路大軍。

    這個人也是個奇才,半年時間不到,羅語學的唯妙唯肖,發音極準。不像別的山東人學外語,一張嘴一股子大煎餅味兒。

    加之張宗昌又有組織能力,很快便當上了工頭,手下聚集了一批以掖縣人為主的山東人。

    這期間,他也跟布爾什維克人有過接觸,不過,他可看不上布爾什維克那一套。

    小時候的貧苦經曆讓他有一種偏執,必須得過上好日子,天天大魚大肉,娶上幾房媳婦兒,好好享受。

    他先是拉了一夥人進山當了胡子,可是當了胡子以後才發現。小時候說書人講的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兒吃肉純屬扯蛋。別說酒肉了,玉米麵都不一定吃飽。

    心一橫,轉身投了張小個子,憑借著他的能力,從營長很快升到了師長。

    他跟吳大舌頭有點相似,都是極愛錢,但他還多了一樣愛好,娶小老婆。吳大舌頭可舍不得花錢娶小老婆,就守著一個黃臉婆,默默耕耘了十幾年。

    張宗昌口味兒有點怪,娶小老婆是“兼收並蓄,百花齊放”。

    種地的、賣菜的、唱小曲兒的、打把式賣藝的、別人不要的,他都要。

    而且最喜歡的是到“窯”,勸說風塵女子從良。

    吳大舌頭是省吃儉用,有點錢就去奉天、哈爾濱、齊齊哈爾、靖安、長春等地買商鋪,而且專挑最繁華地帶買。這十幾年下來,他的商鋪都是幾倍十幾倍地升值,真論財富,吳大舌頭在東北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富人。

    張宗昌平日搜刮來的錢財卻全花在了姨太太身上,自己還真沒幾個錢。

    進不了奉天,冰天雪地的可是不太好熬。

    他發了份電報給吳大舌頭求援。

    吳大舌頭倒是爽快,答應了馬上送給養過來,要他稍安勿躁,耐心的等上幾天,靜觀其變。

    張宗昌不傻,知道吳大舌頭動了心,準備搶奪安國軍司令這頂帽子啦。

    段芝貴連滾帶爬地回到了京城,可是連家都沒顧得回,一路狂奔到了老袁的辦公室。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搞化學的不能惹》,方便以後閱讀搞化學的不能惹五五零 張大公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搞化學的不能惹五五零 張大公子並對搞化學的不能惹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