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一 錯了方向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 本章:六六一 錯了方向

    劉大雙是不想再搞捐款這些事情了,他寧願舉債一億來進行這場戰爭。

    老百姓已經夠苦了,他不想消耗他們的愛國熱情,隻要大家好好工作,積極參戰就是對邊區政府的最大支持。

    至於其它渠道的捐款,劉大雙知道會有一些,但頂不了多久,畢竟戰爭的消費是個驚人的數字。

    他堅信,隻要幹翻了東瀛人,還這一億元債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還有一點,他保住了華夏文明的重要文物,讓這些離開家的寶貝又回來了。

    文物都是不可複製的文明傳承,真的是沒一件就少一件,這個世上再也不會有了。

    令劉大雙欣慰的是,他見到了二百多冊《永樂大典》。

    這是華夏史上最齊全的一部百科全書,涵蓋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也包括天文、地誌、陰陽、僧道、科技、工藝、醫卜等重要內容。

    隻可惜,幾百年來,一萬多冊的《永樂大典》,隻剩下了幾百冊,其它的不是被搶、被偷,就是不知所終。

    《永樂大典》成書於明朝永樂年間,即按西洋曆為1404年。

    可令人奇怪的是,恰恰是十四至十六世紀,歐洲爆發了所謂的“文藝複興”,科學、藝術突然爆發式發展起來。

    劉大雙一直懷疑,本來就是一幫放牛養羊,互相攻伐的土著,有什理由一下子發展起來?

    很大可能,他們當年來到東方的一些人得到了一部分《永樂大典》。

    而且,最有可能得到的是科技及藝術部分。

    借助於這部分書籍的幫助,歐洲人那笨笨的腦袋開了竅,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

    相反,在《永樂大典》編纂過程中,民間的大量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被收羅一空。

    成書後的《永樂大典》又一直沒有刻出版,致使華夏許多科學知識被阻斷了發展進程。

    華夏自始皇焚書之後,漢代又開始“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凡是當官之人,多為儒家弟子,號稱習得經世濟民之術,實則醉心於詩詞歌賦而不能自拔。

    五代以後,又佛教盛行,更是閹割了大眾的思想,讓百姓把希望寄托於來世而默默忍受今世的苦難。

    華夏社會長期形成了一個把人劃分等級的概念,即所謂“九流”。

    帝王、文士、官吏、醫卜、僧道、士兵、農民、工匠、商賈。

    農工商被人為地劃分到後三種。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搞化學的不能惹》,方便以後閱讀搞化學的不能惹六六一 錯了方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搞化學的不能惹六六一 錯了方向並對搞化學的不能惹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