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六 收蠶繭了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白色草原上的牛 本章:七九六 收蠶繭了

    廣東順德,離省城廣州也不遠,隻有幾十公的路程。

    在珠江三角洲範圍內,順德算是比較富裕的縣城了。

    桑基魚塘,便是順德農村典型的農業方式。

    說起來也簡單,挖一口魚塘,塘邊廣植桑樹。

    魚塘中放入鯇魚、鯽魚、鯪魚等魚種。

    和北方人不同,廣東人幾乎不怎喜歡吃鯉魚。

    一個是鯉魚泥腥味兒重,另外一個就是廣東人視鯉魚為發物,食之易引起舊疾、暗疾發作。

    這和靖安正好相反,靖安人反倒是最喜歡吃鯉魚。

    誰家請人吃飯,上一條紅燒大鯉魚也是很有麵子的。

    隻有一種鯉魚廣東人喜歡吃,那就是產自於廣東肇慶的文艿鯉。

    據說文艿鯉是吃茨實、稻花長大的。

    大清末年,還曾做為貢品送入京城,太後吃完大加讚賞。

    順德的桑基魚塘也算是一種初級的循環農業。

    桑葉養蠶,蠶沙喂魚,魚糞肥塘,塘泥又用來給桑樹施肥。

    一畝魚塘的收益比種水稻高了四五倍不止。

    自古以來,身處水鄉的順德人便過得很富足,生活水平比較高。

    由於有大量的蠶繭出產,順德的西樵鎮也是有名的紡織之鄉。

    大量的繅絲廠、紡織廠便建在西樵山腳下,產生大量出口海外。

    食材多樣,順德人更會做美食,廣州酒樓的大廚大多來自於順德。

    今天早上,在順德一間茶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別看廣東人長的瘦瘦小小的,嗓門偏大,一桌一桌喝早茶的人都在比著看誰的聲音大。

    據說這還是“耳語”,真正的講話聲音更大。

    喝早茶,飽腹是一方麵,更多的是朋友相聚、交換信息。

    “阿光,聽講沒?今年東洋仔衰了!”

    一個四十歲左右的黑瘦漢子說道。

    被叫做阿光的,也年紀相仿,黑黑瘦瘦的。

    “標哥,點解?(怎說)”阿光不解地問道。

    標哥喝了口魚片粥,又拿起酒杯喝了口米酒,眼睛放著光說:“丟你!沒文化,都不看報紙的!今年我地要發達嘍!”

    聽說要發達,阿光眼睛也亮了,連忙端起酒杯,陪著笑臉說:“標哥,細佬敬你一杯,發財大家一起發,可不能吃獨食!”

    “本來不想和你講的,不過大家多年老友,還是話給你知!”

    標哥還是端著架子,吊阿光的胃口。

    “大佬,快點講,發財必須帶著細佬,今日的茶我睇數!”

    阿光心急,連忙答應早茶他請客。

    標哥一笑,這餐早茶有人請了。

    “阿光,我有個朋友昨天從省城回來,準備收蠶繭,讓幫忙找一下貨源!”

    “切!騙人的!蠶繭這幾年行情都不好,收什收?”

    阿光大失所望,有點後悔答應請客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搞化學的不能惹》,方便以後閱讀搞化學的不能惹七九六 收蠶繭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搞化學的不能惹七九六 收蠶繭了並對搞化學的不能惹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