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軍功製度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忽悠啊 本章:唐代軍功製度

    把以少擊多,破城、破陣的戰鬥定性為“上陣”,雙方力量相當的為“中陣”,以多擊少的為“下陣”。其次,再根據對敵殺獲率,將殺獲率達到四成以上的定為“上獲”,二成的為“中獲”,一成以下的為“下獲”。如此則“上陣上獲”的軍功最大,“下陣下獲”的軍功最小。當然,參加一場戰鬥的將士眾多,在“陣”“獲”相同時,還要根據將士們的具體貢獻,將軍功分成一、二、三等。比如“上陣上獲”的第一等可以得到五轉,第二等得四轉,第三等就隻有三轉了。這的“轉”是當時用來衡量功勞的單位。其他如“上陣中獲”和“中陣上獲”的第一等均為四轉;“上陣下獲”“中陣中獲”“下陣上獲”的第一等可得三轉;“中陣下獲”“下陣中獲”第一等為兩轉,各個不同“陣獲”的二、三等分別遞減一轉,下陣下獲就不再分等,均為一轉。至此,唐朝就形成了一個總共有25個等級的軍功體係

    凡十有二轉為上柱國,視正二品;十有一轉為柱國,視從二品;十轉為上護軍,視正三品;九轉為護軍,視從三品;八轉為上輕車都尉,視正四品;七轉為輕車都尉,視從四品;六轉為上騎都尉,視正五品;五轉為騎都尉,視從五品;四轉為驍騎尉,視正六品;三轉為飛騎尉,視從六品;二轉為雲騎尉,視正七品;一轉為武騎尉,視從七品。”勳官品級越高,需要的轉數就越多。

    這要注意一個關鍵字:“視”,所謂“視”即比照、等同之意,也就是說勳官的品級隻是比照相應品級而已。在唐代,官員的職級和職務是分離的,其序列分為散官、職事官和勳官三類。散官序列相當於今天的職級,決定官員的薪俸待遇等級。職事官序列相當於今天的職務,是官員的具體職掌。一個官員可以沒有職務,但一定要有“散階”,即職級。而勳官之製“本以酬戰士,其後漸及朝流”,作為授給有功人員的一種榮譽,勳官雖有品級,但與散官一樣不是實職。那勳官製度的吸引力到底在哪呢?

    第一,勳官授任沒有出身限製。隻要有軍功,不管什出身都能授勳,如果是特別重大的軍功,還可以超格擢授。比如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親征遼東,在攻打安地城的戰役中,平民薛仁貴一身白衣,手斬賊將,所向披靡,立下奇功。戰後,他不僅得到勳位,而且一下子就被封為從五品下的遊擊將軍(散階),被任命為雲泉府果毅都尉(介於從五品到正六品之間的實職)。不僅平民可以授勳,而且就算是太常寺的“音聲人”也可以。所謂“音聲人”即唐代對官府樂人的總稱,他們的地位比平民還低。但唐代規定“太常音聲人,得五品以上勳,非征討功不除簿。”這就是說,這些官府樂人如果能憑借軍功獲得五品以上的勳官,就可以從官府樂戶中除籍,成為自由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成為了道醫之後》,方便以後閱讀成為了道醫之後唐代軍功製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成為了道醫之後唐代軍功製度並對成為了道醫之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