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3 博希蒙德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春夜禾 本章:資料3 博希蒙德

    (作者言,本章內容摘自《諾曼風雲》。博希蒙德一世是本書主角羅傑的堂兄。)

    吉斯卡爾死後留下了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尚未解決:誰能繼承他的遺產?

    盡管他有過兩次婚姻,育有十多個孩子,但最有能力的兒子卻是私生子。

    這個男孩出生於公元1058年之前的某一天,教名為“馬克”。

    距他出生幾天前的晚上,吉斯卡爾在宴會上聽到了關於傳奇巨人布厄蒙德斯·吉加斯(Buamundas Gigas)的故事,當他看見這個孩子的巨大體格後,就給他起了昵稱“博希蒙德”,無意中創造了中世紀家喻戶曉的名字。

    人們對博希蒙德的早年生活幾乎一無所知。

    不過他顯然接受過學校教育,因為他具備讀寫拉丁文的能力,懂一點希臘文,可能還會一點阿拉伯文。

    在他很小的時候(可能是4歲那年),吉斯卡爾出於政治原因拋棄了博希蒙德的母親。

    盡管博希蒙德成為私生子,喪失了繼承權,但他並沒有太多不愉快的感覺。

    他被繼母撫養長大,剛剛適齡便在吉斯卡爾的軍中獲得了重要的職位。

    盡管存在現實政治需求的因素,但他能擁有如此的地位或許是因為無人懷疑他的父親是誰。

    博希蒙德從頭到腳看起來都像奧特維爾家族成員。

    他肩膀寬闊,胸膛厚實,繼承了維京祖先的金發,身材高大,具備領袖的氣質。

    就連父親的焦慮和魯莽也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正如一位同時代人士所說,“他總是在探索不可能”。

    公元1081年,吉斯卡爾決定進攻拜占庭帝國,博希蒙德得到了探險的機會。

    27歲的博希蒙德奉命率領先頭部隊出發。

    雖然西羅馬帝國在5世紀就已瓦解,但是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拜占庭”)在6世紀的時候重新征服了意大利。

    吉斯卡爾對巴的征服結束了奧古斯都·愷撒的後代對意大利持續近1000年的統治。

    鄉村地區變成一片廢墟,攻占港口城市發羅拉(Valona)作為橋頭堡,圍攻科孚島。

    唯一真正的抵抗來自科孚,當地守軍公開嘲笑博希蒙德人少勢微。

    但當他們看到吉斯卡爾的主力艦隊後,當即落荒而逃。

    

    然而,軍事行動就此潰散。

    據我們所知,吉斯卡爾計劃讓博希蒙德登上君士坦丁堡的皇位,向東方為自己的帝國開疆拓土,但敗給了拜占庭皇帝阿曆克塞的智謀。

    隨著阿曆克塞的黃金誘惑之計迫使吉斯卡爾返回意大利,博希蒙德奉命保衛希臘和馬其頓,但也得到告誡,不得冒險與阿曆克塞作戰。

    博希蒙德隨後的失敗不在於缺乏勇氣,隻是阿曆克塞太過於老道、詭計多端。

    博希蒙德進軍希臘北部,開始有計劃地鏟除拜占庭的堡壘,但阿曆克塞突然出現。

    就在兩軍準備交戰時,阿曆克塞派出載滿利刃的輕型雙輪戰車,衝擊諾曼部隊防線。

    這個戰術本該重創諾曼主力軍,但博希蒙德事先得到提醒,就等著他這招。

    隨著戰車逼近,諾曼人打開了防線的缺口讓他們穿過去,沒有造成任何傷害。

    然後諾曼人發起進攻,迅速擊潰了訓練不善的拜占庭新兵。

    阿曆克塞在巴爾幹半島城市奧赫德(Ohrid)重新部署,數月後再次作戰。

    這一次他命令部隊在戰鬥開始前一天的晚上設下埋伏,從戰場中央分散鋪上釘子,希望在諾曼騎兵衝鋒時將其絆倒。

    但博希蒙德再次事先得到提醒,他命令中軍留守後方,而出擊的側翼部隊擊垮了敵軍。

    拜占庭部隊幾乎當即崩潰,博希蒙德一路追殺阿曆克塞至巴爾幹山脈,攻占了他之前的避難城市奧赫德。

    盡管博希蒙德屢戰屢勝,冬季的來臨卻不利於士氣。

    諾曼人糧草短缺、資金不足,軍隊已有數月不發軍餉。

    有人開始質疑他們在這個不適合居住的陌生地方做什。

    一年前君士坦丁堡看起來那近,如今又顯得遙不可及。

    那年春天,阿曆克塞第三次發起進攻。

    彼時諾曼人正占領著古希臘城市拉薩(Larissa)——阿喀琉斯的出生地——而拜占庭部隊又一次出現,並向其逼近。

    博希蒙德迅速發起進攻,追殺潰逃的拜占庭部隊數英。

    然而,阿曆克塞不在其中;他正率領主力大軍進入諾曼軍營,搶走了他們積累四年的戰利品。

    博希蒙德還以為自己又一次獲勝了。

    

    軍營遇襲的消息傳來時,他正在河邊放鬆,悠閑地吃著葡萄,譏諷著拜占庭的怯懦。

    聽到消息後博希蒙德率領騎兵迅速趕回,但為時已晚。

    他設法擊退了一撥過於貪婪的拜占庭人,但不得不率軍撤退、整編散兵遊勇。

    他放棄了那年占領的所有領土,它們全部落入阿曆克塞的手中。

    阿曆克塞意識到形勢正朝著對他有利的方向發展,並開始秘密地與博希蒙德的手下軍官談判。

    他知道博希蒙德最近遭遇物資損失,無法發放軍餉,於是聰明地建議他們要求全額支付軍餉。

    他還進一步用拜占庭軍中高位誘惑他們(並加上大量厚禮);如果他們看重榮譽,無法接受,他也保證讓他們安全回家。

    毫無疑問,一些軍官仍然對博希蒙德忠心耿耿,但要求發薪的人數量之多,足以迫使他返回意大利籌款。

    博希蒙德一離開,軍中僅存的士氣也徹底瓦解,手下軍官叛變,轉投阿曆克塞,隻有一人例外。

    博希蒙德在達爾馬提亞海港登船時得到了叛變的消息。

    他輸掉了戰爭。

    不是雖敗猶榮,而是千刀萬剮之痛。

    或許不想在情緒冷靜下來之前麵對父親,博希蒙德在達爾馬提亞海岸度過了冬天,等到第二年春天才返回意大利。

    幸運的是,吉斯卡爾並沒有感到特別沮喪。

    他忙於鎮壓意大利各地叛亂,但手段極其殘忍,如果有誰還想再次煽風點火,就得比阿曆克塞付出更大的代價。

    因此,如今他可以心無旁騖地發起遠征。

    公元1084年10月,吉斯卡爾帶著四個成年的兒子再次出征。

    他們被威尼斯海軍阻截、驅散,但就在最快的戰船提前出發,前往威尼斯匯報勝果時,諾曼人已經重整旗鼓,擊敗了威尼斯海軍。

    當下時節已晚,不適合發動更多的軍事行動,因此他們留在科孚過冬。

    停留期間博希蒙德發起高燒,經父親許可返回意大利養病。

    他不在期間,吉斯卡爾也發起高燒,經過數月的掙紮後最終去世。

    博希蒙德自然是吉斯卡爾的繼位人選。

    他久經沙場,領導能力強,雄心壯誌,而他真正的對手隻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羅傑·博爾薩。

    博爾薩年僅13歲,已經顯露出易緊張和能力欠缺,這也成為他後來的特質。

    但或許是命運安排,羅傑·博爾薩——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他的母親——陪伴吉斯卡爾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刻,而博希蒙德遠在意大利。

    她說服了聚集一堂的諾曼官員,使眾人相信她的兒子才是合法繼承吉斯卡爾領土和頭銜的唯一人選。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博希蒙德的叔父“西西的羅傑”(Roger of Sicily)也支持這一點,成為她強大的盟友。

    對於西西的羅傑而言,無論誰繼承大業,名義上地位都將在他之上,因此他當然希望在位者是一個可以操縱的人。

    仍在意大利養病的博希蒙德第二次被剝奪了繼承權。

    羅傑·博爾薩和其母聰明地贏得了政變,但如果他們以為問題已經解決,那就說明他們還不太了解博希蒙德。

    博希蒙德怒火中燒,隨著叔父返回西西後,馬上起兵叛變。

    羅傑·博爾薩試圖收買這位同父異母的哥哥,打算把阿普利亞南部最好的地區賜給他,但此舉隻會鼓勵博希蒙德謀取更多土地。

    他跨過邊界,進入卡拉布亞,說服他弟弟手下最有權勢的封臣改旗易幟,歸順自己。

    叛亂逐漸蔓延至卡拉布亞各地,此時羅傑·博爾薩急切地向叔父求救。

    老羅傑的回應是維持現狀,並迫使博希蒙德同意停戰,實質上允許他繼續保有已經占領的土地。

    這種不穩定的和平局勢持續了三年後,羅傑·博爾薩也身患重病,嚴重發燒。

    博希蒙德就當弟弟已經去世了,迅速控製了他的財產,聲稱要“保護侄兒們的利益”。

    羅傑叔父不得不再次從西西越洋來到意大利,阻止博希蒙德奪取更多羅傑·博爾薩的土地。

    這一模式持續了數年,其間博希蒙德試圖逐步蠶食博爾薩的領土,但又不致頻繁地引起叔父的注意。

    內戰由此引發並逐漸激化,西西的羅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每次他出麵幹預,弱小的侄兒都會做出更大讓步。

    不難理解,家族關係也由此變得緊張。

    公元1096年夏天,阿馬爾菲(Amalfi)起兵反對博爾薩。

    羅傑叔父召見備受挫折的博希蒙德,加入平叛行動,以顯示家族團結。

    經過9年毫無成果的內戰,沮喪的博希蒙德深知叔父絕不會允許他掌握重要權力。

    他本已打算聽天由命,但新的良機不請自來。

    一年前,教皇烏爾班二世大聲疾呼,招募“十字軍”去收複聖地,狂熱的騎士紛紛響應,湧入意大利南部,尋找出海航道。

    起初參與其中的大多是意大利人,博希蒙德認為他們隻是一時狂熱,並不放在心上。

    但後來他坐在阿馬爾菲的城牆下,看到更多的法國騎士也紛紛前來,才意識到這場運動早已超出一國範圍。

    在意大利,他不過是一個自命不凡的新貴,永遠被叔父壓製著,不過如今父親舊日的夢想正在向東方招手。

    如果不能在西方獲得應有的頭銜,他可以在黎凡特開辟自己的王國,而十字軍東征就是完美的掩飾。

    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公開宣布自己的意圖,而他的做法氣派十足。

    一次圍攻時他召集了大批人馬,突然立誓解放耶路撒冷,號召所有善良的基督徒加入他的行列。

    隨後他脫下了深紅色的鬥篷並撕開,然後做成十字形圖案,賜予他的封臣和最先歸順的人。

    多數人當場熱切地加入。

    博希蒙德不僅擁有了配得上個人地位的龐大部隊,同時奪走了兩位羅傑的部隊。

    惱怒的親戚別無選擇,隻得放棄圍攻。

    人們通常認為十字軍是一支軍隊或同一撥軍隊,於某個特定年份發起東征。

    然而,十字軍東征更像是長期持續的運動;與其說他們是軍隊,倒不如說是一群武裝起來的人,曆經興衰起伏,走向東方。

    他們沒有選擇一條明確的路線,也沒有一個公認的領袖,隻是一群達成模糊協議的王公,聚集在君士坦丁堡。

    缺乏一個統領全軍的領袖,意味著爭吵不休、組織混亂,但博希蒙德準確地從中看到了黃金機會。

    在所有王公之中,他經驗最為豐富,野心最大。

    如果需要總指揮,幾乎可以確定他就是天然的候選人。

    他的眼睛始終看著未來,謹慎地扮演著尊貴的政治家角色。

    其他王公率領的部隊行事魯莽、不計後果,在拜占庭境內一路燒殺搶掠,時常與皇家護衛隊發生衝突,相比之下博希蒙德就是守秩序和講禮儀的榜樣。

    他將一切都細心地提前準備妥當。他和侄子坦克雷德帶領著一支訓練有素的小部隊,從意大利城市巴啟航。

    他們在達爾馬提亞海岸的不同地點登陸,以防當地糧食供應不足。

    由於在外國領土行軍過程中常常會引發當地人的敵意,為了預防這種情況出現,他事先下令禁止搶劫,否則對違令者處以極刑。

    他選擇的路線非常艱難——在初冬時節穿過海拔1200米的山口——但通過這一計劃,到聖誕節時他已經平安無事地進入馬其頓西部。

    然後他沿著厄納齊雅大道(Via Egnatia)一路前行。

    這是十年前他和父親進攻君士坦丁堡未果時所走的道路。

    當然,這一次他表現得相當出色,小心地與監視他們的帝國衛隊保持友好關係。

    到達伊庇魯斯(Epirus)後他派信使前往君士坦丁堡,希望獲得皇帝阿曆克塞的接見。

    他不是第一個抵達的十字軍將領,因此急切地想知道其他西方將領達成了什協議。

    最重要的是,他想確定他的對手無一獲得皇帝的特殊禮遇。

    西方騎士傾向於認定拜占庭溫和軟弱,但博希蒙德更清楚這個帝國依然強大。

    目前它是近東地區最重要的基督教國家,沒有其支持就無法獲得永久的成功。

    與拜占庭的友好關係還能帶來其他好處。

    獲得阿曆克塞的特許和認可,他就能掌控十字軍與帝國的所有交易;他將成為這個基督教聯盟的關鍵人物,事實上也成為十字軍的領袖。

    抵達君士坦丁堡後,博希蒙德獲得了令人振奮的禮遇。

    他在葛達二聖堂(Monastery of Saints as and Damian)停留了一晚後,在護衛陪同的特殊關照之下來到皇宮,這是其他西方人都不曾享有的榮譽。

    他收到了琳琅滿目的禮品,獲得了漂亮(盡管毫無意義)的頭銜,並與皇帝見麵。

    到了宏偉的皇座麵前,博希蒙德看到了站立的金獅,仿佛一觸即會發出怒吼。

    皇帝要求他宣誓效忠,並承諾歸還他所占領的帝國領土。

    他毫不猶豫地照辦,並要求皇帝冊封他為“東方統帥”(Grand Domestic of the East)——亞洲所有皇家軍隊的統帥。

    博希蒙德已經掩飾得非常完美,但阿曆克塞洞若觀火,並未被他迷惑。

    表麵上他熱烈歡迎博希蒙德,實際上對其沒有絲毫信任。

    博希蒙德的實力已經足夠可怕,阿曆克塞並不打算給他更多權力。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中世紀王者之路》,方便以後閱讀中世紀王者之路資料3 博希蒙德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中世紀王者之路資料3 博希蒙德並對中世紀王者之路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