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澶淵之盟3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南無臭蛋 本章:第1049章 澶淵之盟3

    在去澶州的路上,寇與高瓊二人不敢離開真宗半步,一文一武、一左一右,牢牢控製著真宗,生怕萬歲爺隨時反悔。筆杆子在身邊,叫扈從,槍杆子在身邊,叫押解。二人押著真宗上路。

    當時遼軍已經駐軍於澶州的東、北、西三麵,唯留南麵,倒不是故意布下口袋陣請君入甕或者遵循圍其三麵、網開一麵的原則,而是客觀條件不允許。這就要簡單複習一下本書前半部分的一些內容了:

    早在五代之初,河東李存勖與後梁展開了一場長達二十年的沿河血戰,其中有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屢屢出鏡,這便是“德勝渡”,李存勖將這個渡口碼頭擴建為一處軍事要塞,取名“德勝寨”,為進一步加強防禦,在二期工程中,將其修建為一座橫跨黃河的雙子城,南、北德勝城中間以浮橋相連,於是“德勝寨”又被叫做“夾河寨”,這也成為河東勢力重要的橋頭堡,而之後李存勖也確實憑借這消滅了後梁。

    後唐建立後,德勝寨的戰略地位大大降低,直到後晉時,首都遷往汴州,而汴州北麵幾乎無險可守,南北德勝城成了唯一可以勉強稱為險要的據點,於是重新被統治者重視,也就成了今天的澶州城。

    遼軍肆虐河北,包圍了澶州北城,而澶州南城則在黃河南岸,遼軍目前隻能望河興歎。

    真宗剛剛抵達南城,收到了前線指揮官李繼隆發來的一條捷報:擊斃遼帥蕭撻凜!

    史籍上有關蕭撻凜的記載有很多模糊和矛盾的地方,抓大放小,蕭撻凜是大遼“國舅”不假,身份顯赫且戰功卓著,此戰之前曾作為耶律斜軫的副手,生擒了“楊無敵”楊業,一戰成名;之後屢次掛帥征討國內叛亂部族,累功升至南京統軍使;去年“望都之戰”生擒王繼忠,此番南下又屢建功勳,在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名將去世後,國舅爺蕭撻凜儼然成為遼國名副其實的第一名將。

    不久前,蕭撻凜作為遼國尖刀,在河北縱橫馳騁,攻城略地,給宋軍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如今他又率先鋒部隊來到澶州,準備一舉攻克小小的澶州,打破宋軍心理防線,為遼國再立不世之功。

    就在蕭撻凜偵察地形時,被宋軍弩手一擊爆頭,傷重不治而亡。

    按理說,身經百戰的蕭撻凜是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的,怎能進入宋軍弓弩手射程呢?

    話說蕭撻凜親率幾名隨從來澶州城外偵察,尋找宋軍的防守漏洞。守軍弓弩手對此無可奈何,因為這幾人均在射程之外。見宋軍鞭長莫及,蕭撻凜便更加有恃無恐,一會兒在這邊指指點點,一會兒又到那邊丈量測算。

    “太囂張了!”

    負責防守這一片兒城牆的是禁軍將領(威虎軍頭)張鑲,“柱子,想想辦法,幹他一炮。”

    炮?

    大家不約而同地靈光一閃,“那咱就……真給他一炮?”

    眾人的目光紛紛轉向一件秘密殺器——床子弩上。床子弩,又叫三弓床弩、八牛弩,從名字上就可知其威力。這說吧,它的弩箭已經不能再稱之為箭矢,稱之為標槍、長矛更合適,箭杆為硬木,箭翎為三個鐵片,美名曰“一槍三劍箭”。如果非要用人力的話,據說需要30名士兵使出吃奶的勁兒才能拉開,或者八頭牛……所以它正確的打開姿勢是利用尾部的絞盤。而它的擊發方式也是由一名大力士用巨斧掄砸,因為後坐力實在太大,如果直接用手就扣扳機的話,就算能扣動,巨大的後坐力也會把士兵的手掌當場報廢。

    它的威力的確非常巨大,一般都是在攻城的時候射塌敵樓、城垛。攻城方常常用它射“踏橛箭”,一排排釘入城牆,以供士兵攀爬。

    一句話,這東西就不是用來射人的,而是射城牆的。

    關於古代遠程武器的射程,有一定爭議,我們綜合分析,取個折中的數:弓箭在300步以下,弩可達500步,而床子弩可達700步。所以史籍記載說蕭撻凜非常謹慎地徘徊在800步遠的地方。

    然而張鑲身邊藏著的,是改良版床子弩,射程據說達到了1000步。在出廠測試中,“矢及三”,射程三地,約1.5公,這個射程甚至超過了部分現代狙擊步槍……

    通過上麵的介紹,可見床子弩的使用場景是攻城,其設計理念是無腦堆力量、暴擊,而不是堆敏捷、精準。射程射速、威力、精準,時至今日也是遠程武器的“不可能三角”,必須至少犧牲一項而向另外兩項或一項傾斜,所謂加特林和大狙不可兼得。顯然,床子弩以犧牲精準度來有限保證射程和威力。

    像是張鑲手的改良版床子弩,射程增加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千步,其精準度真的隻能算是信仰射擊了。

    望著蕭撻凜囂張的樣子,張鑲管不了許多,本著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的態度,先幹他一炮,沒指望射中,起碼也能嚇唬他一下,讓他再滾遠點兒。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五代十國往事》,方便以後閱讀五代十國往事第1049章 澶淵之盟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五代十國往事第1049章 澶淵之盟3並對五代十國往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