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傅某豈能為叫門總督乎?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蝸牛非牛 本章:第二百三十九章:傅某豈能為叫門總督乎?

      第879章 傅總督兵敗如山倒

      汝寧府東三十處的孟家莊外,陝西、三邊總督傅宗龍策而立,沉聲對總兵賀人龍和李國奇說道:“兩位大帥隨老夫出陝西,入豫剿賊,今日便是兩位立功報國之時,既與賊相逢,隻能前進,不可後退。

      倘若後退,必然敗北,不惟老夫將受國法,兩位將軍也定然難以幸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何況流賊當麵隻有數千騎兵,我們可有兵馬數萬,隻要上下一心,奮力作戰,不難將流賊殺敗。立大功,報皇恩,皆在此一舉。

      兩位將軍,機不可失啊!”

      總兵賀人龍和李國奇都齊聲應令,尤其賀人龍更是慷慨說道:“請傅督放心,人龍已決意與賊死戰。”

      這時,“一隻虎”李過所率的闖賊馬隊已奔得近了,他們排布成一字長蛇陣,步步進逼,在中軍大旗的後麵還跟著許多騎兵,顯然是準備要在接戰後,便一鼓作氣猛衝官軍。

      官軍現在隻能趕快結陣迎敵,不可再有絲毫的猶豫,否則一旦軍心動搖,那時的局麵必將成為一發而不可收拾之勢。

      於是,三邊總督傅宗龍揮舞著令旗,大聲疾呼:“擂鼓。賀將軍,李將軍,上陣殺賊!”

      與此同時,保督楊文嶽也策馬馳入保定軍中,同樣策在戰馬上大聲呼喊著:“虎將軍,殺賊……殺賊啊!”

      一時間,明軍陣中旌旗飛舞,戰鼓齊鳴,怒吼連連,喊殺聲震天響起。

      賀人龍、李國奇、虎大威等幾位總兵,也都各歸本陣,他們都在擔憂闖軍大部更在何處,一時並未發起衝鋒。

      雖然營中戰鼓也是擂得震天響,可令旗卻始終不向前揮動,無論步騎都隻是結陣以待,並不向賊兵發起衝鋒。

      …………

      幾鎮官軍中,就屬總兵賀人龍麾下兵馬最眾,且騎兵也最多,他營中精騎就有兩千之多,也最為精勇善戰。

      按說,他本該在奉到總督傅宗龍的將令後,立即率軍出陣迎戰才是,可這位賀瘋子此時卻不瘋了。

      他不惟按兵不動,還暗中下令命眾騎兵都列陣他的周圍,一則自然是為了保護他自己,二則避免他的精騎被對麵闖軍衝散。

      當然,他已騎兵結陣在身周,而已步卒護在外圍,也暗存了一旦戰事不利,便領著麾下精銳突圍而走之意。

      而富有經驗的真保總兵虎大威見此情形,自然知曉賀人龍之意,然他卻與之不同。

      虎大威令步卒在前結陣,以戰車與拒馬布列於陣前,他則親率麾下精騎在後掠陣,準備待步陣消耗掉賊軍銳氣後,再伺機衝出與賊一戰。

      虎大威本是塞外降卒,因此其麾下本就有一批蒙古騎兵,他們追隨虎大威征戰四方,為大明平亂,素來作戰勇敢。

      正是有這些北虜騎兵組成的核心戰力,虎大威才連年征戰,積功升至一方鎮帥,然時至今日,其作為核心戰力的家丁也為曾超過八百之數。

      現在麾下的一千五百餘精騎,還是在巨鹿戰後,慢慢組建起來的,餘者還有兩千多的步卒,雖也頗為能戰,但卻不可與騎兵相比。

      虎大威的實力明顯弱於賀人龍,但卻也強過李國奇等人,現在他的家丁與精騎都由其侄親將虎子臣統率,而步卒則由另一親將曾信軍所統領。

      再看中軍帥旗下,三邊總督傅宗龍和保督楊文嶽二人,此刻看著流賊騎兵結陣緩緩逼來,而官軍大將卻都紋絲不動,均感十分焦急。

      在這危急關頭,他們也不敢再使用尚方寶劍,生怕斬了一個偏裨將領,反而在陣前生出別的變故來。

      他們心中也很清楚,此刻如果再殺一個將領,不是立刻激起兵變,便是軍心瓦解,不僅沒法迎戰賊兵,恐怕連他們自己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眼下怕是唯有靠忠義來感召、靠許諾封賞來誘使各將,為國朝奮起,為皇上效命了!

      傅宗龍傳話給各位總兵、副將,以及參、遊各將們,此戰若敗,皆難逃罪責,輕或免官罷將,重則入獄問罪,甚至累及家人。

      所以,各將唯有陣前奮起,將當麵之賊擊潰,但有微功,他與楊文嶽必定上奏朝廷,為各將極力邀功,以求封妻蔭子,留名百世。

      經兩位總督的一再催促,總兵李國奇終是沒有頂住,在不得已之下,領著他麾下人馬率先出陣,可同闖軍騎兵才剛一接觸,他的人馬就亂了陣腳,士卒們紛紛轉身回逃,完全不可阻止。

      賀人龍與闖賊李自成打了十數年的仗,對於闖賊最是了解不過,他自然知道李自成一向善於用奸與設伏,所以他這一路都小心翼翼。

      再者,此時的“賀瘋子”早已不似當年那般瘋狂!

      早年間的賀人龍,率軍剿賊,確為作戰悍勇,更不畏死,每每衝鋒在前,因此得到了“賀瘋子”這個諢號。

      可隨著時日漸久,賀人龍的膽氣也出現了萎縮,似乎一日不如一日,可能也是因為家財日重,更是封賞到頭,已然別無大的追求之故。

      尤其是在崇禎十三年時,經曆瑪瑙山一戰後,時任督師的楊嗣昌曾在事前許他功成後為平賊將軍,但後來卻將此銜授於左良玉。

      此事的變故對他打擊很大,賀人龍也因此對洪承疇、對大明朝廷大為不滿,自此之後,他便屬管不屬調,極力避免與賊兵大戰,隻求自保實力與現有富貴而已。

      即使今日,他仍然是如此想法,這時一見總兵李國奇所部敗下陣來,賀人龍並不上前接應,他連個招呼也不打,便率領自己麾下的人馬向東北方向而走。

      當然,賀人龍也派來一個親兵,帶了一句話:稟督臣,俺老賀往東北擊賊去也!

      …………

      其實,傅宗龍與楊文嶽兩位總督所領的官軍,總也有五六萬人馬,麵對李過這邊的八千闖賊馬隊,還是大可一戰。

      而賀人龍所懼者,隻是懷疑闖賊另有埋伏,再兼之他此刻隻想保住自家的富貴,而不願在為大明皇帝和朝廷賣命罷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織明》,方便以後閱讀織明第二百三十九章:傅某豈能為叫門總督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織明第二百三十九章:傅某豈能為叫門總督乎?並對織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