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機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樣樣稀鬆 本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機

    被犁鏵翻轉過來的黑色土層,在中午太陽的溫暖下,發散著絲絲蒸氣,在老何頭兒看來,是帶著挑逗的味道。

    軍隊已經犁完地,帶著耕牛和戰馬去了別的地方。老何頭兒抬頭瞭望,視野中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田地。

    五十畝土地,都是他家的。他這個從北直隸剛剛移民過來的百姓,曾經在忐忑中憧憬,現在全部成真,簡直和做夢一樣。

    而且,種了這多田地,賦稅隻有三成,相當於十五畝是給官府種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沒有遼餉,也不太擔心年景不好。官府按收成收賦稅,折算成銀子和遼鈔也成。可不象內地,顆粒無收也少不了一文錢的地租和賦稅。

    看著,望著,老何頭兒竟忘了該回家吃飯,滿心盤算著怎種好地,一年就能吃喝不愁,把新家徹底安定下來。

    順著田間小路,走來了一個中年人,濃眉方臉,眼角一道小疤,笑起來也不顯得凶惡。

    “何老哥,該家去吃飯了。”中年人大聲招呼著,打斷了老何頭兒的胡思成想。

    老何頭兒把杵著的鋤頭扛在肩上,笑著回應道:“是陳兄弟啊,這就走,一起回村啊!”

    陳元宗駐足等了一會兒,等老何頭過來,才一起邊聊邊向村子走去。

    “陳兄弟呀,你是這遼東的老人兒,該種啥,怎種,還得多指點。”老何頭兒客氣地說道:“要不,可瞎了這好的田地。”

    陳元宗是去年逃出建虜統治區的剃頭遼人,被安置到了複州。雖然誤了春耕農時,但秋收卻是參加了,對各種作物的收成都有所了解。

    “老秦哥客氣了,俺可算不上老人兒。”陳元宗謙遜地說道:“但要說種什,還是有自己的打算。老秦哥願意聽,俺就說道說道。”

    老何頭兒趕忙說道:“怎會不願聽?你說,俺都牢牢記著。”

    陳元宗笑了笑,說道:“今年俺家也是五十畝田地,主要是沒大牲口,沒敢多要。俺打算用一兩畝地種菜,平常能吃。秋天的時候,收的蘿卜白菜存窖,再醃上一些,冬天也有的吃。”

    老何頭兒連連點頭,這和他的打算差不多。

    陳元宗繼續說道:“再拿出兩三畝地,種花生和朝陽轉(向日葵)。剩下的田地,分成三份,種土豆、玉米和黑麥。”

    老何頭兒沉默了半晌,說道:“陳兄弟,你這安排,肯定有道理吧?”

    陳元宗點了點頭,說道:“花生和朝陽轉能榨油,逢年過節炒個菜,家用著方便。”

    “那為啥不種豆子?”老何頭兒疑惑地問道:“還有,在遼東種不了麥子嗎?”

    陳元宗耐心地解釋道:“豆子和麥子也能種,但卻不保收成,主要是這些年的天氣是越來越冷,化凍晚、下霜早,種下去就怕白辛苦。”

    “土豆和玉米,還有黑麥,是最適合遼東的。”陳元宗繼續說道:“去年的年景不算好,可這土豆的產量,也沒下過每畝千斤。玉米和黑麥的收成,也說得過去。”

    “年景不好,還能收千斤?”老何頭兒表現出了足夠的驚訝。

    陳元宗一笑,說道:“年景好的話,兩三千斤也是有的。你想啊,要是風調雨順,一年的收成,足夠兩年嚼裹。今年打個好底兒,明年再想種別的,可就不用太擔心了。”

    “原來是這樣。”老何頭兒眼睛亮了,深以為然地用力點頭,“今年剛安家,確實要打個好底兒,有個好開頭。”

    陳元宗笑著說道:“官府也是這樣指導,都是為了咱們好。玉米的產量不如土豆,可除了能吃,軸子還能燒火,秸杆能喂牲口,用處比土豆多。”

    老何頭兒捋著頜下胡須,笑道:“玉米的味道不錯,貼餅子煮粥,都好吃。土豆也好,能當主食,也能炒了拌了當菜吃。”

    新移民剛到遼南,最先接觸到的吃食,便是玉米和土豆。

    對他們來說,這是新奇的東西,味道挺好。而作為官府發放的主食,他們也很快就學會了各種做法。

    “對了。”老何頭兒又想起了一個問題,開口問道:“按收成繳納賦稅,每年秋收的時候,官府還派人來稱量不成?”

    陳元宗看了老何頭兒一眼,笑著說道:“這個官府上應該講明白的,象你想的,到老百姓家的地頭上稱重收賦稅,那得多少人,得多麻煩?”

    老何頭兒有些不好意思,嘿然笑道:“定是俺聽漏了,還得麻煩陳兄弟給說得明白點。”

    陳元宗把鋤頭換了個肩,說道:“軍屯的田地,幾十萬畝也有了。每年的賦稅,是按他們的平均產量從老百姓手收取。”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官府還有規定,新領到田地安家落戶的,三年之內,軍屯的平均產量再降一成。也就是說,賦稅應該比百姓實際的產量要少收。”

    “也就是說,百姓把田地侍弄得好,收獲得多,也不用多繳賦稅?”老何頭兒琢磨出了門道兒,眼睛亮了起來。

    陳元宗笑著點頭,說道:“那就看你是不是莊稼手,種地是不是賣力,是不是精心侍弄了。憑本事兒多收的,都是自己的。”

    老何頭兒抿嘴微笑,雖未炫耀,可臉上的神情,卻再明白不過,肯定是把好手,對種地有著充足的信心。

    軍屯的田地不能說不用心耕種,但老百姓要真用心真賣力,在精耕細作方麵,肯定要超過軍屯。

    而官府定下這樣的章程,一方麵減少了工作量,不必每家核驗產量;另一方麵,也是惠民之政,更能激發百姓的熱情和積極性。

    正如陳元宗所說,能不能多收少交,就看個人的本事兒。要是懶漢,想著按收成繳賦稅,幾十畝地好歹也能給自己留點,那就等著喝西北風吧!

    相對於明朝固定的賦稅,這樣的政策很靈活,對老百姓也是友好的,給老百姓留下了很大的生存空間。

    兩人聊著進了村子,路上便分了手,各回各家。

    老何頭兒進了自家院子,女兒桂花便聞聲出屋,埋怨道:“爹,怎這晚回來,人家都急得要去找你了。”

    對於女兒的埋怨,老何頭兒笑著擺了擺手,問道:“你哥呢,還沒回來嘛?”

    桂花說道:“去縣上拉種子糧,除了趕路,還要裝車,哪有那快?”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換明》,方便以後閱讀逆天換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換明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機並對逆天換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