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多爾袞的手段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樣樣稀鬆 本章:第三百九十二章 多爾袞的手段

    榮軍農場還有一個優勢,就是與軍隊的關係十分密切。軍隊的采購,就足以吃下他們頭幾年規模不大、數量也不算多的農副產品。

    軍票印出來了,花出去才叫錢,流通起來才稱為貨幣。死水一潭,經濟怎搞上去?

    毛文龍、陳繼盛等人顯然不是很明白這個道理,對於軍票的印製發行,還是多少存在疑慮,唯恐重蹈曆史上的寶鈔覆轍。

    之前是為了解決軍餉,計算著償還能力來發行;現在,在郭大靖看來,完全可以加大投放的規模。

    今時不同往日,地盤大了,人口多了,社會經濟總值增加了,軍票當然可以更大量的發行。

    至於保證金,肥沃的土地算不算,外購的牛羊馬匹、雞鴨家禽算不算,倉庫的糧食算不算?

    盡管郭大靖有這樣的分析判斷,並不擔心軍票的增量發行會導致大幅貶值、通貨膨脹,但他也沒有再指手劃腳。

    或許會在與毛文龍和陳繼盛的交談中,涉及此事,可也隻是點到即止,免得被人誤會啥都插一腳。

    畢竟,如果軍票缺乏,造成市場流通不便,民間的反應也會被上麵知道,再補救也來得及。

    翻完了最後一壟田地,郭大靖和沈大龍便休息片刻,繼續聊著農場的發展。

    這同樣也是郭大靖的一個試驗田,不僅是傷殘軍人,退役軍人日後也能成立類似的組織。

    後世有生產建設兵團,郭大靖準備也搞起來,大力開發東北遼闊的黑土地,使東北反哺中原的曆史提早發生。

    在郭大靖的設想中,能為他席卷天下提供物資基礎的,隻有江南和東北。而最把握、最容易的,則是將成為他的堅實根基的東北。

    三年爭取完成一個小目標,那就是平遼滅虜;十年之內爭取遼東大治,至少要有百萬以上的人口,能賑濟千萬人口的糧食物資……

    如果條件不具備,郭大靖對於提兵入關是持謹慎的態度。

    剿滅起義軍不難,可拿什來安撫饑餓的百姓?民亂的根源不除,終將陷東江軍於遍地烽火,疲於奔命之下,敗亡恐怕也在所難免。

    所以,郭大靖要穩下心來,盡全力把遼東經營好,並借此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規範製度,培養出一批新型的管理人才。

    “農場有山有林,有耕地有水塘,農林牧副漁正好能全麵發展,互相促進。”郭大靖四下瞭望著,憧憬著,“隻要規劃得好,這就將是樣板農場,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

    沈大龍有些開竅了,原來農場不僅是種地,還有這多經營的路子。說起來很多,可並不難理解,就是因地製宜,有效利用。

    比如山上可以種果樹,可以放養家禽、牛羊;水塘可以養魚,養鴨鵝;土豆不僅能吃,還能釀酒;花生、瓜子能榨油,副產品不僅人能吃,更是牲口的精飼料等等……

    思路隻要打開,辦法就會很多。不外乎是吃的、喝的,也都是平常百姓家也會用到的改善生活的手段,可組合起來,成了規模,就大不一樣了。

    “大人說的這些,在下都記住了。”沈大龍恭敬又欽佩地拱了拱手,說道:“要是能整理成冊,就更好了。”

    郭大靖笑了笑,說道:“這是官府的事情,某也提了建議,他們應該會派人指導百姓,以村鎮為單位,開展農林牧副漁的多種經營。”

    對於老百姓,改善生活,增加收入,自然是好事。但各州的情況不同,官府可能會把重點放在金州。

    畢竟,金州收複得最早,已經差不多有兩年了,百姓多少有了家底,對新作物的收成也比較有信心。

    複州安置的新移民最多,還是以求穩為主。官府也會建議老百姓多種植農作物,先保證溫飽再說。

    對於勸農的工作,官府也不算陌生。當初在推廣種植土豆、黑麥、玉米的時候,他們就應該有了經驗。

    何況,習慣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老百姓,也都有各自的盤算。在自家的田地中,通常都會少量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以供家用。

    比如幾乎家家都留的蔬菜地,並不考慮售賣。自家夠吃,冬天還能儲存一些,也就不會多種。

    再比如越來越多養殖家禽的百姓,也不會養很多。圖的就是偶爾能吃個雞蛋,逢年過節能燉上一隻全家打打牙祭。

    要形成產業,要上規模,在郭大靖看來,目前也隻有軍隊,以及象榮軍農場這樣的大機構。

    當然,老百姓也有必須要購買的生產用品。象食鹽、調料,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之後的糖酒,甚至是茶葉。

    總的來說,要使經濟更繁榮,商品流通更豐富,還需要些時間,需要老百姓先積攢家底,手中有了閑錢。

    從大明北方和江南的經濟和社會差距,便能很透徹地了解其中的關竅。

    “大人,家去吃飯吧,我讓杏子準備了魚和雞。”沈大龍恭敬又期待地向郭大靖發出了邀請。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不好讓你破費,給錢又太外道。這樣,某買幾隻老母雞送給農場。雞生蛋,蛋生雞,以後,某常來吃。”

    “大人能常來農場,是在下的榮幸,別人盼都盼不到的福氣。”沈大龍笑著牽上牛,引著郭大靖向村子的方向走去。

    ………………

    相比於東江鎮治下的欣欣向榮,建虜統治區內,卻是蕭條得很。

    雖然建虜也知道春耕的重要,但繞道入關的慘敗,更加重了大饑荒的嚴重程度。想要耕種,連種子都捉襟見肘。

    經曆了一番軟硬兼施的交鋒,多爾袞如願成為汗王,他做出的妥協,便是恢複了老奴時期的八旗旗主和諸貝勒共議國政的製度。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逆天換明》,方便以後閱讀逆天換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多爾袞的手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逆天換明第三百九十二章 多爾袞的手段並對逆天換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