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章 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隻半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瘋神狂想 本章:第1935章 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隻半年

    第1935章 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隻半年

    緣何曆經千年的這些漆木器,經曆兩千多年歲月還能不朽?

    一般這樣的古物,都與“水”有關。

    據介紹,“泡在水中”是考古人員最初發現這些漆器時的情景。

    其中緣由,可以追溯到公元318年西江的一場大地震。

    據《晉書》記載,東晉元帝大興元年,豫章一帶發生大地震,“湧水出,山崩”。

    後世推測,海昏侯墓主槨室也在地震中坍塌。

    一百多年後,南朝劉宋時期,鄱陽湖水再次南侵,致使地下水位抬高,墓室被水淹沒,形成了一種密封的絕氧環境。

    有句話叫: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隻半年。

    正是因為長期泡在水中,處在絕氧的環境,這些珍貴的漆木器才能保存下來。

    盡管如此,漆木器在水泡了一千多年,雖然保存下來,但它是一種飽水狀態,就像一坨棉花,麵充滿了水。

    飽水狀態的漆木器出土後,變得糟朽,強度降低,失去光澤。

    這樣的泡水漆器,手一捏就是一個窩。

    因此,出土漆木器不能馬上暴露在空氣中,仍需回到水中,方能保存。

    這一過程可不簡單,比如修複前要花12年時間脫水。

    海昏侯墓發掘至今,已有數次關於出土文物的展覽。

    不過,除了本次“贛地寶藏2022”文物展,此前展品多為金、玉、青銅等文物,不見實物漆木器的身影。

    這些漆木器姍姍來遲的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

    原來,目前展出的漆器全部經過脫水處理,而脫水,正是漆器修複的第一個步驟。

    脫水即用科技手段,將飽水漆器中的水分置換,鞏固木胎。

    這個過程十分漫長,以一枚已經脫水的殘件為例,雖僅有巴掌大小,但其脫水經曆了一年多。

    原來是飽水狀態,手一捏就碎,脫水後很硬實了,摸起來跟現在的木頭是一樣的了。

    所以,漆器脫水一般要花上12年時間,被稱作“脫水保護”。

    脫水後是修複,概括起來就是“慢工出細活”。

    想要給漆器脫水,首先需要將殘件被放入石膏模具中定型、幹燥,隨後是碎片粘接與補全。

    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過程,很多時候,需要文保工作者將殘破的碎片一片一片拚好。

    據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木器中,列入第一批修複計劃的共有960件套。

    以漆盤、漆耳杯為主。

    目前僅修複了百餘件,孔子屏風、貼金漆盒以及扣銀漆奩被列入第二批修複名單。

    而隻要保留下來的,很多都是珍寶,比如一些漆器之上,都是方寸之間,一覽千年的經典。

    如果說,這些精美絕倫的漆木器,是兩千年前漆藝輝煌的見證。

    那,其上鐫刻的銘文則向我們展開了一幅古人經濟、生活、風俗的畫卷。

    海昏侯墓出土的許多漆木器上,都有銘文。

    什時候造的,造了多少個,用了多少漆,用了多少工人,怎做的,銘文都記錄得非常清楚。

    用漆量的單位,最小精確到了“蘥”。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係統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我的係統不正經第1935章 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隻半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係統不正經第1935章 幹千年,濕萬年,不幹不濕隻半年並對我的係統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