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五百四十章 不同安排

類別:未分類 作者:思夢語 本章:汴梁時月 第五百四十章 不同安排

    陸府。

    在去酒中仙之前,棠溪這邊找到了言氏,得知陸垚的那把刀確實是放在了倉庫當中,棠溪花了好大功夫才將那所謂的屠龍刀給弄了出來,拿到了書房當中。

    陸垚看著麵前的箱子,看樣子從之前收拾房間的時候,言氏就將這把刀放了起來。後來陸垚也沒用想起來去用它。

    箱子打開,屠龍刀就靜靜的躺在麵。

    說起來,這之前陸垚弄得屠龍刀和倚天劍,棠溪是從來沒有用過的。

    這今天也算是開了眼了,棠溪自然知道陸垚接下來的安排,樞密副使就是要帶兵打仗的。

    陸垚看著眼前的這把大刀,一直沒有說話。

    棠溪見狀,問道:“公子,你是要帶著這把刀,當作你的武器。”

    “不,之前給陳晨的兩張圖紙上畫的東西,才是我到時候的武器。”

    “那公子你這刀是……”

    “送禮。”陸垚沉思片刻說道。

    禮物的挑選,很大程度上是饋者自由選擇的結果,就北宋士大夫的饋贈實踐來看,在物質形態上出現了空前的豐富。

    從米麵糧肉到珍奇食材,從日常生活用品到名貴奢侈品,從花草木植到精加工的手工製品,種類繁多,價值不一,較諸前代不難看出宋人物質生活呈現出的顯著改善。

    禮品類型趨於豐富正是北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寫照,與北宋時期農業、商業、手工業的持續發展存在直接關係。工商業城市與城市經濟的繁榮,使禮物饋贈的選擇呈現出多元化,為禮物的選擇提供了更多的選項。

    飲食類禮物即用以饋贈的滿足飲食需求之物,粗有食品、飲品二類,細分則又有米麵、酒肉、果蔬等多類,這些品類豐富的飲食,在北宋士大夫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篇幅。

    與古之貴族食必有禮的繁重禮節相比,北宋士大夫們的餐桌禮儀已經大為簡化。在日常飲食結構方麵,士大夫群體相較於普通平民也無太大區別,盡管在飲食的開銷與豐富程度上仍然存在差異,但是無疑從飲食方麵看士大夫與平民的界限已經十分模糊,低級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更與一般人家無二。無論官員還是民家,迎來送往家具酒食皆是常禮。

    北宋時期盡管商業的發展,使得食品經濟獲得顯著提升,一些生產部門開始出現了經濟性的種植與養殖,但動植食物來源,仍然有大量的自然界野生動植物。

    采原料分類說難以體現北宋時期食品生產與製作產業出現的新發展,依生產方式說則帶有一定的超前性。故而本文根據北宋時期實際食品的生產狀況,從初級食品和加工食品兩方麵進行闡釋,同時將初級食品分為植物類食品與動物類食品,經過精加工的食品則單獨進行分析。

    米麵兩物是基礎生活口糧,雖然是初級食品但進行了一定的初加工,北宋官員正俸中的祿粟與加俸中的米麵等物,都是士大夫群體實物俸祿的組成部分,士大夫群體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米麵口糧短缺的情況。在皇帝因故垂賜的禮物中,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其中以羊、酒、米、麵等物為常見,多以皇帝名義下詔加恩。

    素食文化在北宋士大夫階層中廣泛流行,是以蔬菜之饋的專門記載相較於基礎口糧要更加豐富,宋代士大夫何以推崇素食,近人已有備述。

    伊永文的《宋代市民生活》一書對宋代素食文化的狀況有所梳理,近年來部分學者開始聚焦大夫階層的這種風尚,素食文化興起的背後是北宋士大夫精神世界出現新動向的體現,與北宋時期士人尚儉尚節的風貌相互呼應。

    北宋士大夫們廣泛食用水果,以水果為禮物的記錄也大量的留存下來。究其原因,水果消費是宋代食品消費的重要一環,在水果品種、種植方式、生產區域等方麵,北宋時期都呈現出了別於前代的特點,在水果產量、生產的專業化程度、產品的市場化程度上更是遠超前代,學界對此以已有詳盡論述。果樹的規模化種植,是水果商品化的重要前提,市場需求又刺激著水果生產的擴大。

    日用類禮物即用以饋贈的滿足日常用度需求之物,就生活起居而言,士大夫群體相較於平民之家雖有諸多講究之處,但除了部分彰示身份之物,日常生活所用的各式用具在類別與功能上已無大的區別。

    穿戴洗漱、起灶飲食、出入行走、寢眠照明等是日常生活的的主要內容,滿足這些需求的日常生活用品便應運而生。被服是被褥衣履等服用之物的總稱,包括衣物、腰帶、冠帽、鞋襪、被褥、枕席等物,是生活起居的基礎物品。

    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又可劃分為服飾和床上用品兩類,穿戴品以衣物為核心,衣食住行四項基本生活需要,衣為其首,衣物不僅能保暖禦寒、遮蔽身體,對士大夫群體來說日常著裝也有場合之分。

    士大夫著裝有官服、便服兩種,以別於庶人,而官服又有祭服、朝服和常服之分,是以服裝也有身份表達的作用。

    整體上看被服饋贈的生活化特征明顯,寢具中雖然也有人以貂褥等相對貴重的物品相贈,但是仍屬日常用度之物,顯然不宜將其作為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奢侈品視文彥博曾贈太師杜衍“華陽巾”,“華陽巾”俗謂稱“隱士帽”,是道士所戴的一種帽子。

    此外還有黃庭堅“以椰子小冠送子予”、蘇軾蒙惠“冠簪”、蘇轍受侄子蘇過贈“椰冠”等記錄,都是冠帽類禮物被廣泛用於饋贈的表現。

    文化創作的完成也離不開文化器具的使用,用於文化創作的各類文化用品,也成為了北宋士大夫們的饋贈之選。

    首先便是文具用品,文房四寶皆是士大夫進行創作的必備之物,在文房四寶的基礎上,士大夫的書房中又衍生出了各種文房器玩,宋代常見的文玩包括硯屏、盆景、賞石、鎮紙、印章等物,成為北宋時期文人書案陳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書籍、樂器、香器等物,也是士大夫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件,使得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充滿了文化趣味與儀式感。

    除了詩文一類,創作類禮物的另一大部分當屬書法、拓本及繪畫類禮物。北宋一朝書畫之盛空前,名家迭出,不少名家書法、畫作在當時已經價格不菲,有人不吝千金相購,這類禮物也自然而然成為了文化類禮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石銘文是指青銅與石刻上的文字,銘文不僅具有書法價值且銘刻資料保存於其上,北宋時期金石學的發展與之密切關係。士大夫們所饋銘文相當一部分來自古時石刻或金屬器,往往兼具書法鑒賞價值於古玩收藏的價值。

    文具是文房所用工具的統稱,中國傳統文具也被稱為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是士大夫群體進行書寫與文藝創作的基礎。筆墨紙硯作為基礎性工具,士大夫們的需求量極大,除了自身大量的購買,來自朋友的饋贈也是獲得文具的重要來源,其中的一些上好文具更是成為了士大夫們的饋贈佳品。

    宋代宣筆、蜀紙、歙州所產的墨紙硯三物、紅絲硯、端硯等文具均是文房四寶中的上品,一些著名士大夫多收藏有此類絕品。

    硯台相比其他三物略有不同,硯台並非輕易損耗之物,且最大程度地集合了文房四寶的實用性與審美性,實用性的一麵以硯台的材料、出墨為標準,審美性的一麵則以加工裝飾工藝為標準。

    這就導致了北宋時期硯台收藏並非完全對其藏而不用,無論硯台名貴與否,發墨性好是硯台好壞的重要標準,好硯仍需要在實際使用中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是以硯台保養成立了硯台收藏的重要一環,與筆、墨、紙三品有所區別。

    花木在北宋士大夫交往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士大夫交遊的媒介是廣泛的社會活動,而藝術審美是士大夫社會活動的重要理念。

    賞花與遊園是花木審美在社交活動層麵的投射,花木之饋則是藝術審美的傳遞與共享。士大夫之間不僅以花木饋贈為風尚,更主動相互求贈,在花木欣賞與饋贈的實踐中,文人特性對禮物的表意性塑造也越發顯著。對禮物的賦意是士大夫文化形成的重要一環。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北宋大相公》,方便以後閱讀北宋大相公汴梁時月 第五百四十章 不同安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北宋大相公汴梁時月 第五百四十章 不同安排並對北宋大相公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