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耿炳文護長興擊潰周軍 朱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古風老槐 本章:第二十章 耿炳文護長興擊潰周軍 朱元

    第二十章??耿炳文護長興擊潰周軍??朱元璋大手筆多處開戰(6頁)

    1357年三月甲午(二十)日,“宋國”東路軍元帥毛貴親自率部攻打元廷腹地益都路城(今山東青州市)。益都守將益王(獸鈕金印藩王、正一品)買努戰敗後逃遁,毛貴紅軍占領了益都。

    丁酉(二十三)日,毛貴打探到益都西北直線距離84公的濟南路濱州城(今山東濱州市)防守薄弱,於是北上進攻,很快攻克。

    四月丙午日,監察禦史五十九(人名)上朝後向元順帝建言:“今京師周圍,雖設二十四營,軍卒疲弱,素不訓練,誠為虛設,倘有不測,良(甚)可寒心。宜速選擇驍勇精銳,衛護大駕,鎮守京師,實當今奠安之根本、固堅人心之急務。況武備莫重於兵,而養兵莫先於食。今朝廷撥降鈔錠,措置農具,命總兵官於河南克複州郡,且耕且戰,甚合寓兵於農之意。為今之計,宜權命總兵官,於軍官內選拔能夠撫安軍民者,授以路、府、州縣之官職,使農事有成,軍民得所,則擾民之害益除,而匱乏之憂亦釋矣。”

    元順帝認為此言很好,於是采納。

    四月乙卯日,“宋國”毛貴所部攻克益都路的莒州(今山東莒縣)。

    四月辛酉日,為了加強元軍的指揮力量,元順帝下詔:加封達實巴圖爾為太尉(正一品),任四川行省左丞相。

    再說朱元璋派遣耿炳文攻占了長興城,無疑對其東南不到25公的湖州形成嚴重威脅,周王張士誠不肯善罷甘休。

    1357年五月乙亥朔日(初一),張士誠調遣領兵元帥嚴再興率部進攻吳王的長安州(今長興縣),令左丞(正二品)潘原明監軍。他們到達長興城南,通過距離南門7(今4公)一條小河的上新橋(今長興縣長橋處)後,就在河邊安營紮寨。

    按照朱元璋的吩咐,長安州總兵元帥耿炳文一直嚴密監視湖州,他的探子經常進出湖州城。當天得知張士誠的軍隊駐紮在上新橋附近,心想: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他決定兵分兩路夾擊嚴再興的部隊。

    第二天清晨,耿炳文留右副元帥李景元守城,與左副元帥劉成帶兵出了南門,走到不遠的三叉路口,劉成帶領一支人馬踏上東麵的岔道,加速前進,從東邊的村道南下到河邊,再沿著河岸向西直插敵軍的東側。耿炳文率領一支人馬不慌不忙地沿著驛道一路向南走,以便到達目的地進攻時,劉成也能趕到。

    嚴再興、潘原明沒有想到耿炳文會出城7主動出擊,戒備鬆弛。昨夜已經通知休息半天,下午做好攻城準備,第三日上午攻城。當耿炳文的大軍殺到大營門口時,有的士兵還在睡懶覺。嚴再興匆忙上馬迎戰,和耿炳文打了幾個回合,不分勝負。

    這時,劉成已經趕到。他命數個士兵用帶繩的爪勾拉倒了東麵的一段圍欄,然後躍馬跨過柵欄率先殺進敵軍的大營,紅軍戰士緊隨著蜂擁而上,很快就奪取了全營。守營的左丞潘原明急中生智,牽著一匹馬偷偷地溜出後門,過橋逃跑了。

    後來,潘原明鎮守杭州路城,讓朱文忠撿了一個大便宜。

    無數敗兵湧出大營大門後,嚴再興才發現大營被奪,無心戀戰,落荒而逃。耿炳文、劉成兩部共殺死周軍一百多人,活捉敵兵數百人。

    五月初,元順帝命令樞密院知院(從一品)布蘭奚率兵討伐山東紅軍毛貴所部。但是未能收複失地。

    五月戊寅日(初四),中書省平章政事(從一品)齊拉袞特穆爾帶領大軍收複了一支北方起義軍攻占的腹地廣平路城(今邯鄲市永年區)、真定路城(今河北正定縣)等三十餘城。

    五月己卯日(初五),朱元璋命令江淮(鎮江)分樞密院副使張鑒、僉院何文政率兵過江攻打淮東“周國”的泰興。

    揚州路泰興縣(今屬江蘇)位於長江拐彎南流一段的東岸,離江12公。與南麵的陰沙(今靖江市)直線距離27公。與其西北的揚州路東大門江都縣(今揚州市江都區)相距路程57公。而江都城離揚州隻有13公。

    占領了泰興城則有了攻打揚州大門的跳板和最近的後勤供給基地,並可與鎮江對揚州形成水陸合圍。鎮江與正北的揚州隔江相望,過江有京杭大運河相通,直線距離21公。

    周王張士誠聞訊吳王紅軍攻打泰興,急忙派遣將領楊文德帶兵從“周國”如皋縣西馳救援。

    不料,朱元璋早已安排領兵元帥徐大興、張斌率部待命陰沙。他們得到探報後,立刻北上,在泰興以東的黃橋鎮埋伏,襲擊了這支救援軍隊,活捉了楊文德。隨後,參與攻打泰興。四路合圍,僅僅一天時間就占領了泰興。這是一場出人意料的圍點打援、再協力攻占據點。

    領兵元帥徐大興,何人也?就是當年朱元璋做探子兵時的百夫長。

    周王張士誠聽到戰況後,悲歎道:“朱元璋野心勃勃。我遷都江南,江北的城池恐怕都要被他奪去了。”

    在江南,朱元璋造“飛樓”攻克寧國路宣州及四縣城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遍了附近的州縣。甚至出現這樣的說法:城頭上的人,誰要看了飛樓的箭窗,神箭馬上就飛出來,刺進他的眼睛。元朝一些文臣武將認為,隻要飛樓攻城,死亡很快就會落到守軍的頭上。

    五月辛巳日(初七),朱元璋命令中翼統軍大元帥常遇春攜元帥王敬祖、太平府興國翼元帥趙忠進軍皖南銅陵。隨行參戰的有鎮撫吳禎。

    銅陵縣(今屬安徽)隸屬池州路(今安徽池州市),位於長江東岸,離下遊的太平府(今當塗縣)直線距離93公,距上遊的江濱城池州直線距離45公。

    識時務者為俊傑。守城的元朝文臣縣尹(上縣、從六品)羅德泰和漢人武將萬戶(從三品)程輝不想作無謂的抵抗、犧牲,使生靈塗炭,聯名寫信遞交常遇春,表示歸降。銅陵不戰而得。

    壬午日(初八),常遇春率部進駐銅陵。

    自從攻克易守難攻的寧國路宣州城,吳軍威名遠揚,一些元朝的漢人文官也不想再為朝廷賣命。

    池州路總管府的總管(下路,從三品)陶起祖主動跑到銅陵投誠。他對常遇春說:“池州城的兵力不多,且弱,易取。”

    池州城是池州路的治所,是座大城,沒有得到吳王的同意,常遇春不敢擅自攻打。

    1357年五月丙申(二十二)日,統軍大元帥常遇春命令元帥王敬祖、趙忠帶領所部先攻打池州路的青陽縣,調撥了100名騎兵給他使用。

    青陽位於池州西麵直線距離36公,已經被“天完國”紅巾軍占領。守將是當初在巢湖變卦不隨朱元璋而投靠“天完國”的“巢湖水雄雙刀趙”趙普勝。

    青陽西門前有一條發源於九華山的河流,叫青通河,西城前的一段最窄處大約26米寬。南北和東麵是人工護城河。城池基本為正方形,周長

    2900多米。城北今日的“老河埂”就是昔日的北城濠岸。

    “雙刀趙”沒有把朱元璋的年輕將領放在眼,出城迎戰,不料來者王敬祖並未與他單獨拚殺,采取了騎兵衝陣、步兵掩殺的戰術。王敬祖帶領100名騎兵衝進趙普勝的方陣亂殺,造成方陣混亂,隨後的步兵則像潮水一樣奔騰而來,勢不可擋。元帥趙忠則率部從側翼掩殺其尾部。

    趙普勝防不勝防,其部人馬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四散逃竄。趙忠乘機帶隊尾隨逃回城的敗兵過河衝進了青陽西門。在陣中抵抗吳王紅軍的趙普勝見大勢已去,隻好下令“撤退”,衝出亂陣落荒而逃。

    趙普勝過江逃到北岸“天完國”的樅陽縣(今屬安徽銅陵市)水寨後,對下屬將領發誓道:“我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他哪想到,後來為報此仇把事做絕,反而害了自己的性命。

    1353年時,“天完國”都城蘄水(今湖北浠水縣)被元軍攻陷,徐壽輝紅巾軍被擊潰,趙普勝兵敗退回巢湖結寨自保。

    1355年,倪文俊重振雄風,“天完國”遷都到漢陽。巢湖彭祖家水寨的趙普勝未隨朱元璋,投奔了陳友諒,隨後進駐樅陽縣建立水寨,再取安慶。

    後來過江占領了小城青陽,卻未能攻下西麵的池州城,處於被東麵涇縣、西麵池州、北麵銅陵的包圍之中。即使這次不敗,青陽遲早都守不住。元軍沒有攻打他,不料吳軍對他卻不客氣。

    五月下旬,朱元璋還劍指蘇南,命令行樞密院判官、秦淮翼統軍元帥俞通海攻占太湖馬跡山。俞通海攜將領趙戫帶領水師乘坐魛魚艦從長興水寨出發,進入浩瀚的湖麵,直奔太湖北部馬跡山。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元末翹楚朱元璋》,方便以後閱讀元末翹楚朱元璋第二十章 耿炳文護長興擊潰周軍 朱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元末翹楚朱元璋第二十章 耿炳文護長興擊潰周軍 朱元並對元末翹楚朱元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