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古代服飾,用料及飾物資料集②

類別:網遊動漫 作者:墨軒南笙 本章:第44章 古代服飾,用料及飾物資料集②

    弁

    古代一種尊貴的冠,為男子穿禮服時所戴。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爵弁據說是沒有上延的冕,色似雀頭赤而微黑,用於祭祀。皮弁用白鹿皮做成,類頂,類似今日瓜皮帽,鹿皮各個縫合處綴有一行行閃光玉石,用於田獵戰伐。由漢至明,弁的形製雖有差異,但始終是法服主要內容之一。《詩衛風淇奧》:“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鄭玄箋:“會謂弁之縫中,飾之以玉,皪皪而處,狀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視朝。”《隋書何稠傳》:“魏、晉以來,皮弁有纓而無笄導。稠曰:‘此古田獵之服也。今服以入朝,宜變其製。’故弁施象牙簪導,自稠始也。”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冠服弁》:“《大明諸司職掌》雲:‘皇帝皮弁,用烏紗帽之,前後各十二縫,每縫各綴五采處十二,以為飾。玉簪導,紅組纓。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用之。’”

    冕

    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在舉行祭祀等大典時所戴的大禮冠。外黑色,朱色。冕頂有長方板,稱為延,後高前低,略向前傾。延之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謂之旒。冕加在發髻上,要橫插一長笄(簪),以別住冕。笄的兩端繞頷下係一小絲帶,謂之紘;又各用一條名叫枕的絲繩掛下一個綿丸,謂之纊,纊下端飾玉,謂之。因兩正當左右兩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鬆、纊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曆代之製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後,隻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專稱皇帝的禮冠。《淮南子主術訓》:“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誘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巾

    一種通常用於裹頭的織物。始用於庶人,東漢流行開來。西漢的巾多約發,東漢的巾多裹頭,以一塊布帛罩在頭上以為風雅,稱幅巾。其質料較著者為綸巾,其樣式有襙頭、帢等。隋唐巾裹俗稱襆頭,“裁出腳,後襆發”,四角皆成帶狀。襆頭內加進一個固定飾物,覆在發髻上,裹出各種形狀,稱巾子。宋除襆頭外,有籠巾,架在梁冠之上,為高級官員服飾。明保留了籠巾,一般士人則多用四方平定巾,又有係束發髻的網巾。婦女也裹巾。宋明以來,文人仿古,以裹巾為雅,正式的冠帽很少有人過問。《釋名釋首飾》:“士冠,庶人巾。”《玉篇巾部》:“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漢書賈山傳》:“赦罪人,憐其亡(無)發,賜之巾。”《後漢書馮衍傳》:“乃共罷兵,幅巾降於河內。”李賢注:“不加冠幘,但以一幅巾飾首而已。”元字文懋昭《金誌男女冠服》:“婦人辮發盤髻,亦無冠。自滅遼侵宋,漸有文飾。婦人或裹逍遙,或裹頭巾,隨其所好。”《胡氏雜抄姚氏記事編》:“明季服色,俱有等級,鄉紳、舉貢、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寒天絨巾絨帽,夏天鬃巾鬃帽。又有一等士大夫子弟,戴飄飄巾,即前後披一片者;純陽巾,前後披盤雲者。庶民極富,不許戴巾。今概用貂鼠、狐皮纓帽,不分等級,傭工賤役,與現任官員,一體亂戴。”

    綸巾

    古時頭巾名。幅巾的一種,以絲帶編成,一般為青色。相傳為三國時諸葛亮所創,又稱“諸葛巾”。後被視作儒將的裝束。《晉書謝安傳》:“[謝]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宋陳與義《晚晴野望》詩雲:“洞庭微雨後,涼氣入綸巾。”明王圻《三才圖會衣服諸葛巾》:“諸葛巾,此名綸巾,諸葛武侯嚐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正此巾也。因其人而名之。”

    幗

    亦寫作“簂”。古代婦女覆於發上的飾巾。後以“巾幗”代稱婦女。《後漢書烏桓鮮卑傳》:“婦人至嫁時飾以金碧,猶中國有簂、步搖。”《後漢書輿服誌下》:“二千石夫人,紺繒簂。”《晉書宣帝紀》:“諸葛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玉篇巾部》:“幗,覆發上也。”《隋書五行誌上》:“後主好令宮人以白越布折額,狀如髽幗。”

    襆頭

    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一種包頭的軟巾。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襆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麵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幹,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唐時皇帝所用襆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襆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局腳、交腳、朝天、順風等,身分不同,式樣也不同。皇帝或官僚的展腳襆頭、兩腳向兩側平直伸長,身份低的公差、仆役則多戴無腳襆頭。因襆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故也稱“烏紗”。後代俗稱為“烏紗帽”。

    花冠

    古代一種用花朵串成冠狀的頭飾。始見於唐代。初以紙、絹、通草等為材料製成,後乃簪戴真花,至宋代,插戴花冠習俗尤為流行,已不限於婦女,男子亦愛戴飾。傳世的麥積山五代壁畫、宋人《宮樂圖》、《女孝經圖》及南燕薰殿舊藏《曆代帝後像》等繪畫中皆有當時婦女戴花冠情狀。唐張說《蘇幕遮》:“繡裝帕額寶花冠,夷歌騎舞借人看。”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宮女千數,衣羅綺,曳錦繡,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萬錢。”唐白居易《長恨歌》:“雲鬢半垂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宋楊萬有詩雲:“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十四日,車駕幸五嶽觀迎祥池,有對禦。至晚還內圍子,親從官皆頂球頭大帽,簪花。”

    顧姑冠

    “顧姑”亦寫作“姑姑”、“故故”、“固姑”、“罟罟”、“古庫勒”等。金、元貴族婦女所戴的帽子。高二尺許,形圓,以鐵絲或樺木為骨,外包紅羅,綴以珠翠等。今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元代壁畫及傳世南熏殿《曆代帝後像》圖中均有具體描繪。宋孟珙〈蒙韃備錄〉:“凡諸酋之妻,則有顧姑冠,用鐵絲結成,形如竹夫人,長三尺許,用紅青錦繡,或珠金飾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戲青絨飾。”《長春真人西遊記》:“婦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許,往往以皂褐籠之。富者以紅綃,其末如鵝鴨,故名‘故故’,大忌人觸,出入廬帳須低回。”明葉子奇《草木子雜製》:“元朝後妃及大臣正室,皆帶‘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帶皮帽。‘姑姑’高圓二尺許,用紅色羅蓋。”

    冠頂

    亦稱“頂子”。清代官員朝冠和吉服冠上的頂飾。其製度定於滿清貴族入關以前,至順治二年、八年、九年複定,康熙、雍正、乾隆時又加更定。須按品級戴用,不得僭越,一般所稱“幾品頂戴”,即是指其按品所戴的頂子。官員如被革職或降職,即須革掉或摘去其原來所戴的冠頂。其規定大體為,朝冠頂子:文一品,頂紅寶石;武一品同。文二品,頂珊瑚;武二品同。文三品,頂珊瑚;武三品藍寶石。文四品,頂青金石;武四品同。文五品,頂水晶;武五品同。文六品,頂硨磲;武六品同。文七品,頂素金;武七品同。文八品,陰文鏤花金頂;武八品同。文九品,陽文鏤花金頂;武九品同。未入流,同文九品,吉服冠頂子:文一品,頂珊瑚;武同。文二品,鏤花珊瑚;武同。文三品,藍寶石;武同。文四品,青金石;武同。文五品,水晶;武同。文六品,硨磲;武同。文七品,素金;武同。文八品,陰文鏤花金頂;武八品同。文九品,陽文鏤花金頂;武同。未入流,同文九品。皇帝、皇子則特殊,其常服冠與吉服冠皆用紅絨結頂。

    花翎

    清代官服附件。即冠上向後垂拖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也稱“孔雀翎”。其尾端有像眼睛一般一圈燦爛鮮明者,叫“眼”,不單眼、雙眼、三眼花翎之別,無眼者稱藍翎。翎羽插在用玉、琺琅或花瓷製成的翎管之內。清初,花翎極貴重,唯接近皇的近侍、禁衛亦城內外的武職官員、王府護衛人員、立有軍功者、皇帝特賜者可戴。親王、郡王、貝勒向例不戴,唯領兵、隨圍時戴之。漢人和外任文臣亦極賞戴者。後因親每兼將軍軍務,郡王、貝勒時有賞戴,漢人也有因封爵賞戴或文臣而兼提督、巡撫銜者,乃漸普遍戴之。及道光間,開捐官之例,花翎藍翎可由捐而得,乃變內廷頒賞而成為自置戴用。據《大清會典》,貝子戴三眼孔雀翎;鎮國公、輔國公、和碩額附戴二眼孔雀翎;內大臣,一等、二等、三等侍衛,前鋒、護軍統領,前鋒、護軍參領,諸王府長史,一等護衛戴一眼;貝勒府司儀長,王府、貝勒府二三等護衛戴染藍翎。各省駐防之輝、副都統並督撫、提鎮蒙賜者止戴一眼花翎。清王士禛《分甘餘話》:“本朝侍衛皆於冠上戴孔雀翎,以目暈(即所謂眼)之多寡為品之等級。武臣提督及總兵亦有賜者,後文臣督撫亦或蒙賜,得之者為幸。”

    帶

    古代服裝無紐扣,一般用絲條係結,然後在腰間束帶。束衣之帶有大帶和帶。

    大帶,絲織,用於束外衣。打結於前,兩頭垂下,稱紳。仕宦上朝可以插笏。

    革帶,皮製,在裳下衣內,用以係或掛佩。戰國時期,革帶兩端有帶鉤聯結,稱鉤絡帶。魏晉南北朝以後漸不用帶鉤,而用帶扣。革帶中還有若幹小帶下垂,以懸掛什物,稱蹀躞帶。唐開以後還流行於婦女。宋承前製,其公服大帶由兩條皮帶組成,一條圍於前,鑽有圓孔,藉以穿插扣針,兩端以金銀為飾,稱□□尾。一條綴有一排並列的飾片,稱銙。銙的質料和數量視職位高低而異。這個裝有銙的一麵必須佩在腰的後背。《戰國策趙策》:“[趙武靈王]遂賜周紹胡服衣冠,具帶黃金師比,以傅王子也。”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文武品階腰帶》:“蓋古革帶也。自三代已來,降至秦漢,皆庶人服之。而貴賤通以銅為銙,以革為。六品以上用銀為銙,九品以上及庶人以鐵為銙。沿至貞觀二年,高祖三品已上金為銙,服綠,庶人以鐵為銙,服白。向下捶垂頭而取順合,呼撻尾。漢中興,每以端午賜百僚烏犀腰帶。魏武帝賜宮人金隱起師子銙腰帶,以助將軍之勇也。高祖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帶,武官黑銀腰帶,示色不更改故也。”清葉夢珠《閱世編冠服》:“帶則緊束於腰,綴以金玉銀角,方圓四斤,一、二品玉,三、四品金,五品花銀,六、七品素銀,八品銀鑲烏角,九品而下烏角不鑲。”

    帔

    1、披肩。六朝的帔近似今日披風,男女兼服。唐代帔子近似後世雲肩、背心,為女子常服。宋代的帔子可能指蓋頭,為已婚婦女象征,且作裝飾,為出嫁新娘不可少。《南史任昉傳》:“西華冬月著葛帔綀裙。”唐蔣防《霍小玉傳》:“容貌妍麗,宛若平生,著石榴裙,紫袪襠,紅綠帔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公主出降》:“又有宮嬪數十,皆真珠釵插,吊朵,玲瓏簇羅頭麵,紅羅銷金袍帔。”

    2、命婦的禮服。因文有霞彩,稱霞帔。始於唐。宋帔分兩種,霞帔非恩賜不得服,直帔通行於民間。明代霞帔形似兩條彩練,繞過頭頸,掛在用前下垂一根金玉墜子。清代霞帔闊如背心,中間綴以補子,下施彩色流蘇。《文獻通考王禮九》:“[宋]孝宗乾道中,中宮常服,有司進真紅大袖,紅羅生色為領,紅羅長裙,紅霞帔,藥玉為墜,背子用戲羅,衫子用黃紅紗,襠以白紗,裙以明黃,短衫以粉紅為之。”《續文獻通考王禮八》:命婦冠服,洪武四年定,“一品衣金繡文霞帔,”,“二品衣金繡雲肩大雜花霞帔”。“三品衣金繡大雜花霞帔”,“四品衣繡小雜花霞帔”,“五品衣銷金大雜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銷金小雜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紅素羅霞帔”。

    紳

    原指古人束衣絲質大帶打結下垂部分,後泛指束腰一端下垂的大帶。後因朝臣插笏於腰間紳帶,故有“縉紳”一詞,為高官的代稱。縉,亦作搢,插的意思。《禮記玉藻》:“參(三)分帶下,紳居二焉。”又:“凡侍於君,紳垂。”《論語衛靈公》:“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子張書諸紳。”《說文》“綽,大帶也”段注:“古有革帶,以係佩韍,而後加之大帶,紳則大帶之垂者也。”《後漢書朱景王杜等傳》:“宰輔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壅。”《陳書徐孝克傳》:“每侍宴,無所食噉,取珍果內(納)紳帶中,以遺母。”

    綬

    絲織帶子。本用於穿聯玉器,戰國始成為係印之帶。漢代形成佩綬製度。綬約三指寬,織有丙丁紋,用不同顏色和緒頭多少分別等級,同官印一起由朝廷頒發。退職和死亡,應一同繳還。其長度,帝王有長過二丈的,短的也有一丈七八尺(漢約約當市尺六寸半)。綬的佩帶,掛在右腰一側,打成一大回環,讓剩餘部分下垂。貯綬有綬囊。宋代宮中婦女又常係於胸前,在腰下正中部分增加一個玉製的圓環飾物,借以貼壓裙幅,使其走路和活動時不至於隨風飄揚,影響美觀,稱“玉環綬”。這種結環加玉佩方式,一直影響到明清。《史記範睢蔡澤列傳》:“懷黃金之印,結紫綬於要(腰)。”《後漢書輿服誌下》:“乘輿黃赤綬”;“諸侯王赤綬”;“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綬”;“公、侯、將軍紫綬”;“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千石、六百石黑綬”;“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黃綬”;“百石青紺綬”。《隋書何稠傳》:“又從省之服,初無佩綬。稠曰:‘此乃晦朔小朝之服。安有人臣謁帝而去印綬,兼無佩玉之節乎?’乃加獸頭小綬及佩一隻。”《宋史輿服誌四》:“仍乞分官為七等,冠綬亦如之。”“天下樂暈錦綬,為第一等”;“雜花暈錦綬,為第二等”;“方勝宜男錦綬,為第三等”;“翠毛錦綬,為第四等”;“簇四雕錦綬,為第五等”;“黃獅子錦綬,為第六等”;“第七等,方勝練鵲錦綬”。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小說必備知識》,方便以後閱讀小說必備知識第44章 古代服飾,用料及飾物資料集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小說必備知識第44章 古代服飾,用料及飾物資料集②並對小說必備知識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