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浙東匹夫 本章:第42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

    吳三桂易幟的事兒,長遠來說影響深遠,但對於眼下明清之間的主力戰場態勢,影響其實還沒那直觀。

    外交姿態也好,大義名分也好,這些東西都是潛移默化的,眼前最重要的,還是戰場上誰拳頭硬,就有硬道理。

    如果大明能在信陽、合肥一線扛住清軍,一切都好說,如果扛不住,再有大義名分也沒用,就隻能眼睜睜看著韃子率獸食人。

    幸好,經過兩年半的種田休整,大明的戰力,也已經比當初休戰前又上升了何止一個台階!

    清軍自以為做好了準備,用當年休戰前的老眼光來看待明軍,覺得這次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那就必然要付出代價。

    ……

    南北對峙的三路戰場當中,最先重新開打的,自然還是清英親王阿濟格和明河南總督張煌言這對老對手了。

    阿濟格三年前就在張煌言手上吃過虧,當時猛攻了南陽城小半年之久,還拖過了一整個冬天。

    攻城方苦不堪言,最後卻沒能破城,也沒能逾越唐白河水道、讓清軍戰船進入漢水。還死傷無數,部隊戰損的交換比遠比明軍難看。張煌言也正是靠著擊退阿濟格的功勞,從湖廣兵備道升任了河南巡撫,現在更是升到了總督。

    所以此番重新開戰,兩人之間也算是仇人對線,分外眼紅,一上來就要新仇舊恨一起算。

    兩人的身份,也非常適合做對手——

    自從多鐸死後,阿濟格算是多爾袞唯一的親兄弟了,多爾袞是清廷的攝政王,朝政軍政一把抓,讓親哥哥在外麵督師一整條戰線,內外配合,相得益彰。

    而在南京的大明朝廷,朱樹人如今的地位,與多爾袞在清廷的地位何其相似?

    就你多爾袞有哥?當老子沒哥?朱樹人還真沒親哥,但把表哥張煌言拉出去也是一樣的!

    好在阿濟格吃過虧後,倒也吃一塹長一智,這次重新開戰,並沒有貿然亂莽。

    他先是在葉縣、方城、博望一帶與明軍小規模試探性攻防了一把,果然很快就發現南陽明軍戰力也比三年前強了不少,

    估計張煌言麾下的部隊,新式火槍兵規模便在一兩萬之間!如果再算上原本的早期型“武昌造”和魯密銃、鳥銃,怕是三萬火槍手湊能輕鬆湊出來!

    兩軍在南陽和葉縣之間小規模野戰拉鋸了一兩場,阿濟格發現敵軍並非易於之輩,很快就放棄了幻想,改用了戰前想好的、相對穩妥的第二方案。

    阿濟格在桐柏山口的要津葉縣、方城駐紮了重兵,讓清軍在此以守為主,高壘深溝,斷絕明軍從南陽盆地翻越桐柏山的道路,讓南陽明軍沒法直接跟桐柏山以北的信陽府明軍互通有無。

    然後,阿濟格再把主力部隊往東移動,準備先全力拿下信陽府,把桐柏山、大別山以北的明軍占領區先奪取、消化掉,將來再徐徐考慮突破大別山區南下。

    阿濟格轉守為攻後的第一時間,張煌言倒也不敢造次,他判斷不好阿濟格是不是真的轉移了戰略重點,還是虛晃一槍。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張煌言當然要多觀察十天半個月,確認後才能跟著變招。

    阿濟格從八月初十開始進攻、八月二十四發現製取南陽盆地不靠譜並變招,張煌言那邊卻一直觀察到九月初八,才確認阿濟格真的轉移了戰略重點,

    隨後開始把南陽的明軍收縮一部分去稍後方的襄陽、再同期把原本駐防襄陽的部隊拉一部分經隨州、由信陽穀前往信陽,增援信陽守將劉國能。

    在阿濟格切斷方城埡口這個翻越桐柏山的交通要道後,明軍倒也不是完全沒法跟信陽守軍溝通。

    眾所周知,桐柏山還是有其他幾條小路的,隻是沒方城道那平坦易行,運輸成本要高很多。

    當初七年前朱樹人滅盤踞信陽、隨州一帶的革左五營賀錦、賀一龍兩部時,走的就是桐柏山信陽穀。

    再往前,導致孫武寫出《孫子兵法》的柏舉之戰,也是在這條山穀內,就是因為信陽穀的難行、運輸損耗大,讓孫武寫出了那句“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孫武都能算出一鍾當二十鍾了,這運輸損耗能不大嘛,就算明朝的車馬道路工程科技比春秋先進太多,那一鍾當好幾鍾肯定還是有的。

    所以,對麵的阿濟格其實也明白這一點,他賭的就是阻斷方城埡口之後,明軍要補給信陽得走信陽穀翻桐柏山,

    而清軍卻可以從淮河、汝潁直接南下補給,一方要穿越大別山區另一方不用,損耗比明軍小好幾倍,在信陽府戰場打持久戰消耗、給明軍放血,效率也會高得多!

    可惜,抱有跟阿濟格同樣想法的人,其實前幾年就出現過了——上一個這想的人,名叫李自成,是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這想的。

    最後的結局,是在信陽、陳、蔡之間拉鋸消耗,最後被朱樹人在陳縣大決戰中打崩,李自成足足折了二十萬農民軍!

    阿濟格也是沒別的辦法,自己三年前的老路失敗了,肯定不能重走,那就走六年前李自成走過的路。

    阿濟格堅信,不是這個路線方略不行,而是李自成這人不行。

    他阿濟格的英明神武勝李自成何止數倍?讓他出手,用同樣的招式,很有可能化腐朽為神奇!

    隻不過,阿濟格這套戰略,注定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出效果——既然是打後勤消耗戰,就不能一上來就強攻,而是要慢慢消耗信陽府守軍的物資,等守軍的存貨用得差不多了,需要從後方運過來,清軍才能逮住可乘之機。

    所以,阿濟格先分兵試圖包圍上蔡、陳縣,隨後進逼信陽,把明軍前沿幾個主要據點分割包圍起來。

    明軍居然還選擇了暫時的戰略收縮,在陳縣稍稍抵抗了十幾天,就退兵收縮,把陳縣剩餘守軍縮到上蔡,退兵時也從容帶走了全部戰略物資,然後隻堅守上蔡、信陽兩個核心,維持淮西防線。

    麵對總督張煌言要求的收縮兵力指令,鎮守信陽府多年的劉國能原本覺得很是憋屈,數次想要請戰、直接強行推回去。

    但張煌言督令甚嚴,還親自跟他密談透了底:“我軍已經暫時放棄陳縣,前沿物資集結後,上蔡哪怕被圍死,堅守兩個月都沒問題。

    清軍多線進攻,企圖全吞大別山以北的淮南地,朝廷的反擊方略卻是有主有次。信陽這邊我軍補給困難,不利於大規模推進,不能作為第一階段的防守反擊重點,還跟三年前那般,拖住阿濟格就好。

    王爺總攬全局,看得比我們高遠得多,他第一階段要重點對付的,是鳳陽-合肥一線的阿巴泰、博洛、嶽樂父子。

    合肥在大別山東部邊緣,地勢已經平坦,淝水河道便於大量運輸兵馬錢糧軍備,可以做一個大得多的局。一旦合肥鳳陽方向取得決定性突破,韃子人心不穩,我們信陽這邊再以較少的部隊北進擴大戰果,才能事半功倍。”

    劉國能對於張煌言的說法還是很信任的,隻好暫時忍了。

    張煌言和劉國能三年前就打了一次輔助,如今依然隻能扮演第二戰場,誰讓他們這兒交通條件不好呢。

    隨著明清重新開戰進行了大半個月,戰局對峙線稍有整理,南北雙方的有識之士,都不約而同意識到:

    今年的主決戰戰場,怕是就要在鳳陽和合肥之間的皖北平原拉開了。

    ……

    話分三頭。

    隆武三年八月二十,南京。

    阿濟格是八月初十開始發動進攻的,鳳陽的阿巴泰、博洛等人,則是八月十五動的手,兩路大軍之間也就隔了五天。

    所以八月二十這天,也就才剛剛距離前線戰火徹底重燃的消息傳回南京兩三天而已。

    至於陝西的吳三桂正式扯旗助明抗清,雖然發生在八月初一,還要早十天。

    但考慮到陝西和南明控製的轄區,並沒有辦法走潼關道、河洛道通訊,一切消息需要翻越秦嶺由四川的方孔炤轉達,

    所以吳三桂正式扯旗反正的消息,也並沒有明顯比淮西戰場的消息早送到,幾乎是前後腳。

    最近這三日,南京城中收到的告急文書,可以說密集如雪片相似。

    “韃子又打過來了!聽說已經圍了上蔡、壽縣!淮安這邊的韃子,也有不小動靜!”

    “居然有那多路一齊進攻?好不容易享受了幾年太平,終究是躲不過!”

    縱然大明在上一場戰爭中,最終成功取得了防禦戰的勝利、還反攻奪回了淮南地,可數十年來清軍肆虐留下的心理陰影,還是讓朝中不少文官生出了膽怯。

    很多不知兵的文官,或許跟南宋鄂州戰役擊退忽必烈、經過十三年休戰後,又聽說忽必烈再次南侵時,心態差不多恐慌吧。

    不過,哪怕是當年忽必烈休戰十三年後再犯,南宋眾臣一開始也是有一根主心骨的,那就是指望當初鄂州之戰擊退忽必烈的賈似道能力挽狂瀾,再扮演一次救世主。

    此時此刻,南明朝廷中那些不知兵的廢物,也紛紛上書,請求鄂王爺朱樹人親自督師,擊退韃子。

    朱樹人掛著大都督、節製中外諸軍事的頭銜,他也確實有義務擔綱大局。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國姓竊明》,方便以後閱讀國姓竊明第42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國姓竊明第42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並對國姓竊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