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反曲戰術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629章,反曲戰術

    那大食騎士頭戴鐵盔,卻依然被貫穿,足見射出此箭長弓的勁力之強,那人從馬上墜地而亡,但他的戰馬卻未停步,大食馬高大健壯,李嗣業若被這樣的馬兒撞一下不死也得重傷。

    千鈞一發之際,第二枝箭接力而至,這次是一枝雕翎箭,射穿了戰馬的頭顱,那馬在李嗣業背後幾尺處跪倒,而李嗣業甚至都沒有回一下頭。

    江朔轉頭看去,左側山崖似乎已經被唐軍奪回了,定是有長弓手在山頭射箭相助,沒想到唐軍之中竟然有如此神射手。這兩枝箭給江朔提了醒,他躍下馬來,將七星寶劍插在地上,隨手撿起方才第一名騎士掉落在地上的長槍,向著數丈外另一名大食騎士擲出。

    長槍立刻貫穿了那人的胸口,從背後透出,其勢不減,又刺穿了他後麵一人,二人被串成了一串,一齊墜落馬下。

    戰場上什都缺,就是不缺屍體和兵器,江朔撿起散落在地上的兵刃,無論是刀劍還是槍戟,隨手向大食騎士擲去,無有不中。

    江朔發現圓月彎刀尤其好用,以西河劍器舞的手法擲出,大食人的彎刀立刻化作一團圓光,飛出,撞到頭上旋即斬首,撞到身上便腰斬為兩截。

    江朔功夫已經超出一般人的認識,這一番拋擲宛如法術,大食人大為驚駭,在環陣內策馬亂跑,但這隻是徒勞,無論他們如何閃避,江朔擲出的武器都能準確擊殺一人,出此之外更有遠處山上飛來的羽箭,好像長了眼睛一般,也射殺了數人。

    江朔發現射進圈內的隻有三種羽箭,一是白羽箭,一是雕翎箭,最後一種是一種頗為罕見的紅色尾羽的羽箭。三箭配合無間,沒有兩枝箭射中一個人的,加上江朔擲出的武器,一瞬間竟然把環陣內的大食人消滅了個幹幹淨淨。

    此刻陌刀隊合成一個圓環,仿佛一隻鼓足了氣的河豚,又像團成一團的刺蝟,叫大食人和葛邏祿人無從下嘴,然而大食人的目的並非消滅陌刀隊,隻要迫使李嗣業這數百重步兵純取守勢,大食和葛邏祿騎兵就可以繞過他們,繼續追殺大唐與西域各國聯軍的步兵。

    步軍亂哄哄地向後撤,不一會兒後衛部隊就被大食人追上了。高仙芝早就安排好了後衛部隊,將唐軍弩手夾在聯軍步軍中間,每百人一隊,遠了射箭近了肉搏,雖能稍微阻滯大食人的進攻,但在運動戰中騎兵對步兵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這樣層層抵抗的戰法充其量隻能為大軍撤退贏得時間而已。

    李嗣業在陣中看得清楚,喊道:“軍陣後撤!”

    陌刀隊的環陣如同置身大食騎兵洪流中的無根之萍,飄飄遙遙地向隘口移動,陌刀隊的砍殺依然威力無窮,奈何戰場太過寬闊,騎兵又太過靈活,此刻無論是大食人還是葛邏祿人都不願意碰李嗣業這個硬釘子,任由他們慢慢地向聯軍大部隊靠攏。

    江朔在陣中算是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位置,他騎在大食馬上,將七星寶劍掛在馬上,騎著馬在陣中來回馳騁,不時俯身撿起散落在戰場上的武器,從唐軍間隙中擲出,周邊的騎兵,無論遠近,隻要被他瞄上的,幾乎是百發百中。

    人很奇怪,同樣是殺人,近距離噴濺一身血和遠距離擊殺,心所承受的壓力完全不一樣,江朔雖然不忍心在陌刀隊中近距離絲毫不留情麵的砍殺,對投擲之法殺敵負罪感卻大大減輕了,如論殺敵的數量隻怕早已不在手持陌刀的軍卒之下。

    而山頭弓箭手對山下大軍的助力也很大,初時隻有那三枝羽箭能射到如此之遠,而當唐軍靠近隘口之時,立刻有更多的羽箭覆蓋過來,以此刻戰場而言,弓比弩好,因為弩箭隻能平射,一旦視線被遮擋就無從施展了,而弓箭可以曲射,可以跨過己方射擊更遠的敵軍,在混亂的戰場上,更遠比更強更重要。

    大食人不堪其擾,集中數千兵力反衝隘口左右小山,意圖奪回兩山,完成對正在通過隘口的聯軍的包圍。

    唐軍在左側山頭築有營壘,此前是由於對葛邏祿人不加防備才被輕鬆奪了山頭,如今重奪陣地之後,依托土牆木砦,弓矢齊發,讓大食人吃足了苦頭。

    唐軍中不知何時增加了長弓手,唐軍步卒皆配弩,因為用弩隻需要簡單的訓練即可具有不小的威力,而一個長弓手也需要長期的訓練。

    唐弩破甲極佳,已令大食人心驚,弓手更準,常常一箭貫腦,更令大食人膽寒。原來高仙芝還留有後手?

    左邊大食人畏懼弓弩的威力,退下山來,右邊山頭可沒有營壘,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山坡,此刻雖也已被尉遲勝的於闐騎兵占據,但向這邊進攻的葛邏祿人不懼仰攻,策馬向山上衝去。

    山上於闐軍竟然立刻發動反擊,於闐國兵力不多,戰力卻強,由於國富,於闐國騎兵裝備精良,尉遲勝更是使用騎兵的大行家,他親自帶領軍向下衝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629章,反曲戰術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629章,反曲戰術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