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陣尾之變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吉 本章:第630章,陣尾之變

    江朔見前方山坡陡峭,各族步卒都擠在山穀中狹窄的平地上,你推我搡無法前進,兩邊山上各有一些士兵在崖邊向下張望,看來十分焦急,卻苦於無法下山,兩者之間是大段陡峭的山崖,他對李嗣業道:“大哥,我上去看看。”

    李嗣業尚未來得及問他上哪去看,卻見江朔縱身躍起,在幾乎垂直的崖壁上飛奔起來,下麵的軍士抬頭望去如見神人,一時間竟忘了喝彩。

    江朔在眾人頭頂飛馳了一段,見前方崖壁上有一截凸出山體的巉岩,他向上攀爬了一段,落在石上向前看去。

    隻見前方山穀最窄處,竟然起了一座凹凹凸凸的醜陋木牆,仔細看時,卻是上百輛大車胡亂地堆在一起,車上車下大麻袋散落得到處都是,看來是運送隨軍糧秣的大車被人拋棄在了這。

    江朔來時曾見過這些大車,原本是整整齊齊停在穀外開闊處,此刻不知為何全都挪到了穀內還堆成了小山,挽車的駑馬也不知去了何處。

    江朔聽畢思琛說過,在大軍陣尾的是拔汗那的兩千步軍。“拔汗那”之名無人知曉,要說起該國漢代時的名稱則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唐之“拔汗那”就是漢之“大宛”!

    大宛出產出名的“汗血寶馬”,漢代為得此良種,曾與大宛大打出手,以後大宛每年向大漢進貢汗血馬兩匹。

    唐代以來,以更符合當地人自稱的音譯,“拔汗那”相稱。初唐時,蔥嶺以西即為突厥昭武九姓所統治,作為塞種人的拔汗那人可就不那好過了。

    之後大唐先是與突厥連年大戰,又與吐蕃,大食爭鋒。拔汗那成了四戰之地,被各路豪強輪番統治,早就不複當年之國力。

    以至於本次高仙芝招兵,曾經以盛產汗血寶馬聞名於世的拔汗那連騎兵都派不出來,隻派來了兩千步卒。

    看來高仙芝也不太看得上這兩千人,沒有把他們編入聯軍步軍方陣,隻讓他們在陣尾負責押運糧秣,沒想到卻出了這樣的狀況。

    糧車層層疊疊堆在一起,往外推是推不動了,想要往拉,卻發現背後被不明所以的重甲步兵頂住了,完全騰不出空地來,江朔在巉岩上看得清楚,頭戴金盔的高仙芝在親衛的夾持護送下,努力分開眾人擠到了最前麵,見此場景也不禁破口大罵,然而兩千拔汗那人一個也不見蹤影,他隔空罵了幾句也無人響應,隻得作罷。

    有軍士報告高仙芝糧車塞死道路,推不動拉不出,高仙芝氣得踢了那人一溜跟頭,叱道:“憨大!你們不會爬過去再從外麵拆解開?”

    眾軍士恍然大悟,他們脫下沉重的鎧甲,從糧車上攀爬過去,這糧車堆得頗高,江朔雖在高處也看不清另一邊的情形,但聽到“吱吱嘎嘎”之聲,看來確實能從另一側開闊處拉開糧車。

    這頭的軍卒一陣歡呼,江朔亦心中讚道:高仙芝有大將之才,混亂的場麵下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

    然而響了一陣,對麵的聲音又止歇了,眾人心中奇怪,高仙芝喝道:“多去幾個人!小心有什古怪。”

    更多的士卒從糧車上爬過去,不僅是唐軍士兵,也有西域各族士兵,場麵一時十分混亂,更有人卡在糧車間隙間,哇啦哇啦地怪叫呼救。而順利到達對麵的人卻高聲喝罵,傳來金鐵交擊的聲音。

    江朔心中奇怪,離開落腳的岩石,向前跑去,卻見原來拔汗那人躲在糧車之後偷襲翻過糧車的軍卒,初時過來的人不多,還能悄無聲息地幹掉,後來翻過來的軍卒又來越多,又人人加了防備,雙方便動起手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唐山海行》,方便以後閱讀大唐山海行第630章,陣尾之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唐山海行第630章,陣尾之變並對大唐山海行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