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萬中三秀

類別:未分類 作者:貓係女子 本章:第七十三章 萬中三秀

    當然,這張士誠起初也想讓張士榮跟著他一起造反,但張士榮沒答應。

    張士榮的想法是,雖然販點私鹽常常受到敲詐,最後也剩不下幾個錢,但好歹也能混口飯吃。

    而這起兵造反搞得不好,就把腦袋給整沒了。

    還有一點比較關鍵的是,張士榮不光參與了販私鹽,對這一塊業務較精通,他比其他人還多掌握一門專業技能,那就是他會駕船。

    以往販私鹽如果走水路運輸,都是張士榮當船長。

    當然他買不起船,船也不是他的,但他有這門技術在手。

    另外,張士榮比張士誠年長幾歲。

    這人一上年紀,就越來越沒有鬥誌,自身的牽絆就越來越多,開拓進取的精神就沒有了。

    因此,造反派往往都是少壯派,很少有年紀較長的人還帶頭造反的。

    比如這張士誠起兵時,三十二歲。

    陳友諒投靠徐壽輝的起義軍時,三十一歲。

    朱元璋投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時,還不滿二十六歲。

    我相信在當時的社會中,肯定會有一些人比他們三個更有威望,更有資曆。

    為什是這三個人後來成了反元的三大主力?

    正是因為他們還年輕,有敢打敢衝的精神。

    更鮮明的例子,可以看一看唐朝。

    起初高祖李淵並不打算起兵反隋,而是他的兒子李世民一個勁兒地攛掇著父親起兵,最後才成就了曆史上非常偉大的一個王朝。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在和平時期,年輕人沒有年長的人有優勢。

    但在社會變革、轉型或社會重新洗牌的時期,往往是年輕人主宰了這一時期的曆史。

    他們在曆史變革的過程中改變了曆史,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無疑,張士誠成了主宰這一時期曆史的風雲人物。

    這年年初,張士誠等十八人帶領著鹽丁起兵反元,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

    他們打死了平時經常欺壓他們的鹽警和一些富戶惡霸,攻下了泰州,偷襲占據了高郵。

    張士誠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佑”。

    而張士誠的堂兄張士榮在這年年初並沒跟著他起兵造反,而是去找周莊的沈富。

    當時,沈富在江淮一帶倒騰糧食、絲綢,有名氣。

    據當時吳地的巨富陸道源見沈富是個經商奇才,還時常照顧這個年輕後生做幾筆生意,並稱讚這沈富是這一帶萬戶之中的三秀。

    因此當時在一些販夫走卒之中,也有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沈萬三”、“沈三秀”。

    這張士榮去找沈富,是因為張士誠一心忙著他的起義大業了,沒人帶他販私鹽了。

    而他張士榮自己可沒這個能耐,因此他想找個老板,因此就選中了年輕的沈富。

    而當時的沈富也是一心想在經商中施展自己的抱負,但光是倒騰糧食、絲綢等農產品,利潤太低。

    聽張士榮以前是倒騰私鹽的,他也就動了心。

    畢竟這私鹽利潤可觀,雖然當時鹽鐵是禁止私營,但當時的元朝已是大廈將傾,各地農民起義的屁股都來不及擦,這查禁私鹽的事兒比起以前就放鬆得太多了。

    二人是一拍即合,迅速在江淮一帶倒騰起了私鹽。

    不到半年時間,他們還是掙了不少錢,沈富還花了大本錢,自己打了條船,也就是這次被風刮沉在鄱陽湖的船。

    俗話“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之人”。

    正在沈富把倒騰私鹽之事進行得越來越順利之時,這年夏,一個更大的機會擺在了他的麵前。

    因為又有一個人來找他,這個人叫汪耀南,元至元三年(公元17年)出生。

    當時,汪耀南還隻是一個十六歲的夥子。

    他為什要來找沈富?

    因為他是為了他的父親汪大淵。

    汪大淵,龍興路南昌府人氏,字煥章。元至大四年(公元111年)出生。

    元至順元年(公元10年),還不滿二十歲的汪大淵搭泉州遠洋商船,從泉州港出海了,一直到元統二年(公元14年)夏秋間才返回泉州。

    這次航行從泉州經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橫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

    再回到埃及,出紅海到索馬,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

    再橫渡印度洋回到斯蘭卡、蘇門答臘、爪哇,再到澳大利亞,從澳大利亞到加曼丹島,又經菲律賓群島,最後返回泉州。

    第二年,汪大淵回到家鄉成親。

    元至元三年(公元17年),汪大淵離別已有孕在身的妻子,第二次從泉州出航。

    遊曆南洋群島,印度洋西麵的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峽及澳大利亞各地……

    也就是在這一年,汪耀南出生了。

    兩年後,元至元五年(公元19年)汪大淵才返回泉州。

    汪大淵遠航回到家鄉南昌後,便著手編寫《島夷誌》,把兩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國社會經濟、奇風異俗記錄成章,作為資料保存下來。

    為了在當時的社會宣揚航海事業的科學性,汪大淵還將《島夷誌》節錄成《島夷誌略》,在南昌印行。

    但在封建社會,這種宣揚科學的東西往往被統治階級視為異端,南昌府的官員不僅查封了此書,還要抓捕汪大淵。

    不得已,汪大淵於元至正九年(公元149年)再次逃往泉州。

    時任泉州路達魯花赤偰玉立正在修郡誌,對汪大淵的《島夷誌》大將讚賞,便將《島夷誌》收入《泉州路清源誌》中,作為附錄。

    偰玉立還讓汪大淵躲藏在自己家中,對他是非常照顧。

    但後來還是不慎走漏了消息,不得已,偰玉立安排汪大淵再次上了一艘開往南洋的遠洋商船,並告誡他終身不要再回來。

    汪大淵迫於無奈,隻好一去不回。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綠茶女的上位最新章節-清綰文學》,方便以後閱讀綠茶女的上位最新章節-清綰文學第七十三章 萬中三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綠茶女的上位最新章節-清綰文學第七十三章 萬中三秀並對綠茶女的上位最新章節-清綰文學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