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和竇漪房的愛情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漢文帝劉和竇漪房的愛情

    曆史上的竇漪房:漢朝皇後竇漪房

    竇漪房,從出身貧寒的趙國少女到呂雉的侍女,到代王妃,到皇後、太後,直至太皇太後,似乎世界上所有的好運氣都被她撞上了,甚至連宮廷最難得的愛情也擁有了。漢文帝似乎是中國曆史上最不好女色的皇帝,曆史上有文字記載的與漢文帝有關的女人屈指可數,與他的孫子漢武帝比起來簡直是少得可憐,這對竇漪房來說應該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可是中年失明的她卻驚訝而又悲哀地發現,她的情敵不是同為女人的後宮佳麗,卻是一個她怎也想不到的沒有一點本事的小男人--鄧通。

    竇漪房,又稱竇太後(公元前205-前135),西漢景帝之母,名諱未詳,傳說有曰:漪、猗房、漪房,現代影視劇中多稱作“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人,竇氏出身貧寒,她的父親為了逃避秦亂,隱居於觀津釣魚,卻不幸墮河而死,遺下三個孤兒,漢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宮女,竇氏年幼應召入宮。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駕崩,呂雉作為皇太後操縱國政。當時,呂後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五名,竇氏也在選中之列。

    竇氏因家在清河,離趙國近,希望能到趙國去。她向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請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這個宦官在分派宮女時卻把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誤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了。她於是去了代國。雖然這不是她的心願,但抵代國後,深得十二歲的代王劉喜歡,先與其生長女劉嫖(館陶公主),後又生了兩個兒子:劉啟(漢景帝)和梁王劉武。竇後幫助劉成就了“文景之治”。她以善德服天下人。一生都為了他人,忘懷自己的得失。

    漢朝皇後竇漪房

    竇皇後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景帝劉啟即位,皇後竇氏成了皇太後,史稱:竇太後。竇太後過於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對這位深得母親喜愛,且在平叛“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頗深,不僅同輦進出,且在一次家宴中誇下海口要將江山付托。

    初元三年(前154),當時還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歲後,把皇位傳給你。”劉武口上辭謝,內心卻很歡喜,竇太後更是喜不勝收,後被竇嬰急阻,才作罷。過後,皇太後又提出欲立梁王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見。袁盎等眾大臣皆一致反對。如此梁王繼位之事也就作罷。但同時也為日後諸反對大臣血濺京師,兄弟不容埋下了禍患。

    其侄大將軍竇嬰,平七國亂,封魏其侯。文帝崩後,封竇氏一族侯:兄竇長君早死,其子竇彭祖封為南皮侯,其弟竇少君封為章武侯。

    竇太後信奉黃老之學。景帝和竇姓宗族不得不讀《老子》,並推尊其學說,因此她在世時“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史記·儒林傳》)。景帝時她曾召博士轅固生問他《老子》是怎樣的一部書,轅固生不識時務,猝然答道:“這不過是部平常人家讀的書,沒什道理。”竇太後大怒道:“難道一定要司空城旦書嗎?”

    話中譏諷儒教苛刻,比諸司空獄官,城旦刑法。轅固生一聽想轉身就走,不料被太後喝住,要他到豬圈去與豬搏鬥。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徹(漢武帝)見轅固生為一文弱書生,恐不敵豬,就投進一把匕首,才讓轅固生把豬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終未用儒生。劉徹即位後,太皇太後聞他好儒,大為不然,常出麵幹預朝政。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當時禦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並建議仿古製,設明堂辟雍,改曆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後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見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劉和竇漪房真實的愛情故事

    竇漪房有一個悲慘的童年。

    在竇漪房當上皇後的時候,她都不忍心回憶她的童年往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莫過於此。已經榮華富貴的她卻無法與自己的雙親共享,每每想到這一點,她都心懷愧疚,潸然淚下。其實,這又怎能怪她?

    竇漪房是一個孤兒。

    在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的亂世,再加上連年的天災,竇家生活的困頓已經達到了極限--一家人吃了上頓沒下頓,有時候一連兩天沒有任何東西吃。

    竇漪房是一個懂事的孩子,當哥哥弟弟們哭著鬧著說肚子餓要吃的時候,她總是低著頭,默默地忍受。

    爹娘問她肚子餓不餓,她總說不餓,其實她餓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這是一個很有忍耐力的孩子,這種性格與她日後成為皇後有很大關係。

    爹感動得熱淚盈眶,撫摸著竇漪房的頭,說要出去為他們找吃的。

    莊稼旱死了,飛禽走獸跑完了,野菜挖盡了,野果采光了,不得已,竇漪房的爹決定去大山深處的一個深淵,那因為地勢險要很少有人敢去,他去那做什呢?釣魚。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他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悲劇發生在釣完魚的返家途中,竇漪房的爹沿著陡峭的懸崖攀登,抓在手中的一塊石頭突然滑落,一腳踩空,竇漪房的爹直直地掉進了萬丈深淵,葬身魚腹。

    當竇家得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時,全家痛哭,竇漪房的爹去世,對這個破敗不堪的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疾病纏身的母親支撐了幾年,也終於熬不下去了,含恨離世。

    現在,隻剩下竇漪房和她的兄弟三個相依為命了,竇漪房排行老二,有一個哥哥,還有一個**。

    哥哥弟弟在母親去世的時候哭得死去活來,她卻沒有哭,隻是默默地流淚,她在心暗暗地發誓,要挑起生活的重擔。

    為了生活,為了能夠讓哥哥弟弟吃飽,竇漪房賣身為奴,為一個財主打零工,什活都得幹,一天下來精疲力竭,但當她看到哥哥弟弟吃飯時狼吞虎咽的樣子,她所有的疲憊都消失了。

    而這時候,竇漪房自己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姑娘,放到現在,還是溫室的花朵,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

    命運就在竇漪房十三歲的時候發生了改變。

    劉邦已經打下了江山,飽暖思淫欲,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於是廣招天下美女,美其名曰:充實後宮,以顯示大漢江山的繁榮富庶。說白了就是供他老人家無聊的時候消遣。

    說是選美,其實沒有選,就是一個字:搶。

    神氣活現的選美官像是鬼子進了村,走到哪哪哭成一片。選美官看見稍微長得有幾分姿色的姑娘,不容分說,強行帶走。不願意去皇宮的,如果你有銀子還好說,賄賂一下選美官,就把你放了。如果沒有銀子,除了哭泣毫無辦法。但這時候女人的眼淚是沒有用的,那些選美官的心腸比鐵石還硬。

    竇漪房以及她的哥哥弟弟,還有村子的父老鄉親,誰也不會認為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是一場幸運,隻會認為是一場厄運。

    在井邊打水的竇漪房被選美官發現了,生活的困頓並沒有磨去她天生的麗質,她被抓走了。竇漪房當然拿不出銀子來賄賂選美官,但她也沒有大哭大鬧,少年早熟的她知道事已至此哭鬧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她隻是懇請選美官讓她見哥哥弟弟最後一麵。

    選美官看在竇漪房確實是個美女的分上,動了惻隱之心,答應了她。

    哥哥勸她逃走,她說不,為了能讓哥哥弟弟吃飽穿暖,她甘願進宮,然後把每月的月錢寄回來。

    寫到這,湯湯為竇漪房叫屈,她的哥哥是幹什吃的?是飯桶嗎?後來也證實,竇漪房的哥哥確實沒有多大的出息,隻會沾妹妹的光。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漢文帝劉和竇漪房的愛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漢文帝劉和竇漪房的愛情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