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橋”血戰英法聯軍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本章:“八橋”血戰英法聯軍

    “中國人和以勇氣鎮定著稱的韃靼人在戰鬥的最後階段表現得尤為出色……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保爾·瓦蘭:《征華記》

    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後,僧格林沁統率蒙古馬隊七千、步兵萬餘名,從天津撤防退至通州(今北京通縣)八橋一帶,準備與英、法聯軍進行“野戰”。8月24日(七月初八日),英、法聯軍占領天津城。

    8月31日(七月十五日),鹹豐帝急派大學士桂良為欽差大臣到達天津,會同直隸總督福向英、法侵略者談判乞和。9月7日(七月二十二日),當談判破裂後,聯軍決計進犯北京。鹹豐帝朱諭軍機大臣和王大臣綿愉、載垣、端華、肅順等人,表示與英法“決戰”,並提出了決戰時機“宜早不宜遲,趁秋冬之令,用我所長,製彼所短”(《籌辦夷務始末(鹹豐朝)》卷60,第2233頁)。

    同時,諭令“所有通州一帶防剿事機”,統歸僧格林沁、瑞麟“嚴密布置”,“厚集兵力,以資攻剿”。次日再次下達朱諭:“一麵發報,一麵知照僧格林沁督兵開仗”(同上,第2238頁)。

    僧格林沁便在通州一帶加緊部署防務。他表示“自當奮力截擊”(《僧格林沁瑞麟奏報洋人北來預籌迎剿辦法折》),嚴陣以待,準備迎擊敵軍的進攻。

    當時,僧格林沁在通州一帶的軍事部署是:他把督師軍營設在通州與張家灣之間的郭家墳,由他統率馬、步兵17000人,駐紮在張家灣至八橋一線,扼守通州至京師廣渠門(今建國門)的大道,戰略目的是保衛京師。

    其兵力的部署,防守通州有4000人,張家灣駐兵1000人;命副都統格繃額督帶蒙古馬隊3000人,駐守在張家灣的東麵和南麵,準備迎擊來自北塘和天津的進犯之敵;又命副都統伊勒東阿督帶蒙古馬隊4000人防守八橋;另有1000名察哈爾蒙古馬隊由總管那馬善統帶,防守馬駒橋東南之采育,以防敵軍從馬頭西進,繞道進犯京師;署直隸提督成保率綠營兵4000人防守通州。

    總計:僧格林沁統率清軍約達近3萬人,其中蒙古馬隊共近1萬人。此外,還有副都統勝保率京營5000人駐守齊化門(即朝陽門)以東至定福莊一帶,作為聲援僧格林沁和護衛京師的後備部隊。

    僧格林沁為了加強通州一帶的防務力量,除原調綏遠、歸化二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操演兵1000名外,“還派兵五百名,遴委得力將弁管帶,配齊軍火器械,於七月十九日,兼程馳往通州,聽候調遣”(《籌辦夷務始末(鹹豐朝)》卷60,第2254頁)。

    與此同時,僧格林沁奏諭又從卓索圖、昭烏達、哲木三盟中每盟各續調1000至2000名蒙古騎兵(《清文宗實錄》卷325,第89頁),調往京師附近駐紮。

    9月18日(八月初四日),英、法聯軍先頭部隊自天津北犯,是日中午,自河西務逼近張家灣附近,並向張家灣的清軍駐地發炮攻擊。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方便以後閱讀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八橋”血戰英法聯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八橋”血戰英法聯軍並對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