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1)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南海十四郎 本章:第589章 (1)

    第589章 (1)

    和地方行政區域劃分一樣,新帝**事體製的劃分,變動也是非常大的,幾乎可以說是推倒重來。

    唐前期,軍隊以府兵為主體,同時還有北衙禁軍、兵募、邊防軍,以及不脫離生產的團結兵等。

    府兵,泛指軍府統領的兵士,是唐前期軍隊的主體。府兵分布於全國各道、州、縣,寓兵於農,平時生產、訓練,或應召番上宿衛,戰時自備物資馬匹應征出戰。折衝府分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約800人,每府統兵官為折衝都尉,副手為果毅都尉。

    全國折衝府大約630餘,其中長安所在關內道就有260餘,占全國府兵總數四成以上,體現了唐朝廷“舉關中之兵而馭天下”、“內重外輕”的戰略思想。在唐初,府兵既要在戰爭時出征,還要在平時番上宿衛充作禁衛軍,因此地位非常重要。

    除了外府折衝外,唐皇室還承隋製設立內府兵,即從功臣、勳將、宗室貴族和關中良家子弟中選拔的衛士,號稱“三衛五府”,即親衛府、勳一、二衛府、翊一、二衛府,主要是為皇帝提供儀仗警衛和侍從服務。同時,十六衛每衛又都各領一翊衛府,以中郎將統領,充作各衛的儀仗兵和內衛隊。

    唐初規定,由中央統領府兵的十二衛和東宮六率。

    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有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各衛置大將軍各一人、將軍各二人。左、右衛皆領60府,其他諸衛領4050 府。東宮六率即太子左右衛率、左右司禦率、左右清道率,各領35府。折衝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1200人,中等10000人,下等 800入。每府置折衝都尉為長,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為副。

    每軍府 轄46團,團200人(有時以300人為團),團設校尉。每團轄2 旅,旅100人,旅設旅帥。每旅轄2隊,隊50人,隊設隊正。每隊分為5火,火10人,火置火長。府兵總稱為衛士,善弓馬者為越騎,餘為步兵、排矛手、步射。府兵平時講武習射,上番前進行試閱,每年冬季由軍府組織教戰。

    府兵的主要任務是輪流到京師長安宿衛,其次是出征作戰或戍守邊防府兵上番,按距長安遠近確定番期,如500內五番,1000七番,1500 八番,即將全府兵士分成5組,7組或8組,輪流到京師宿衛,每番一個月,期滿後返回軍府。

    府兵服役和從事農業生產密切結合,體現了兵農台一的曆史特點,既減輕了國家經費開支、又保證了農業生產的進行。府兵製是建立在均田製基礎之上的。高宗以後,土地兼並日重,均田製遭到破壞,加之士兵逃散,府兵製急劇衰落,府兵土崩瓦解,不得不采取臨時征募的措施,補充軍隊的缺額。

    唐前期臨時征募民丁組建的軍隊,又叫募人、征人、募兵。一般選取富戶多丁、人材驍勇者充當,舉薦前資官(非現任文武官)、勳官或有才能的人任各級將領。兵募的裝備由當地政府供給,不足則由本人自備或由親鄰互相資助。

    由於府兵主要分番赴京師 宿衛,從事征成的兵員有限,所以多次征戰主要征發兵募進行,如高宗征伐遼東,一次出兵50餘力人,大多是兵募。玄宗時沿邊鎮兵60餘萬人,其中兵募的比重很大。兵募戍邊年限不固定,有時長達五六年。著名的將領薛仁貴等人,都是募兵出身。

    募兵製的出現,打破了府兵製統治地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鼎》,方便以後閱讀漢鼎第589章 (1)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鼎第589章 (1)並對漢鼎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