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九章 宗室和教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王子虛 本章:第五九九章 宗室和教育

    朱靖垣在考慮政治機構改革的過程中,也理所當然的要考量皇族未來的地位。

    皇族這個事實存在的統治者家族,本身已經過於龐大了,和皇帝一樣沒辦法直接隱身。

    那就隻能盡可能的普通化,盡可能的變成普通百姓。

    朱靖垣也而開始擬定家族體係的改革方案,準備以後找機會跟父親商量之後開始執行。

    直接做法是名義上的全麵分家,盡可能縮小直接展露出來的規模。

    所有已經沒有任何爵位身份的偏遠宗室,以後全都不再按照皇明祖訓字輩命名。

    宗人府也不再幹涉他們給孩子取名的事情。

    孩子注冊戶籍的時候,要首先去普通戶籍管理部門,和普通百姓一樣辦手續,領取唯一的身份編號。

    在這樣的基礎上,自己再將得到身份編號報到宗人府去登記。

    以後可以到宗室的學校去上學。

    除此之外,平時作為普通人正常吃生活,不享有任何形式的額外特權。

    但是真的遇到困難和不公待遇的時候,可以直接向本支係下屬的機構求助,相當於有一個額外的申訴途徑。

    實際的福利待遇基本不變,隻是名字麵沒有標誌性的字眼,不再由宗人府專門登記注冊戶籍。

    這些邊沿宗室的福利,其實就是皇室提供的免費教育,皇室財團是完全能夠負擔得起的。

    大明郡王及以下有爵位的宗室,在洪武朝定下的二十代的輩分字用完後,下一代的宗室全部作為一個新的始祖分戶。

    這些宗室需要決定自己的支係新輩分字,確定之後送交宗人府存檔,在原有輩分字用完之後啟用。

    所有的大明親王家族,包括皇帝家庭以外的成祖係親王,都由宗人府統一續編不同的輩分字。

    同樣在洪武朝二十字用完之後啟用,親王世係之間輩分字不可重複。

    皇帝當然是特殊的,所以後代采用單獨的一套輩分字,與其他成祖係宗室不再使用相同輩分字。

    朱靖垣現在已經有了孫子,是先字輩,重孫就是成祖係輩分字第二十位的猷字輩了,重孫以後就要單獨重編輩分字了。

    看上去大明皇帝暫時不需要馬上續編輩分字。

    但是大明皇帝在家族中的輩分比較高,因為好幾代皇帝都是父親三十歲的孩子。

    而皇帝和親王們的長子,通常是父親二十歲之前就生下來了。

    所以有很多輩分比皇帝低的宗室支係,洪武朝定下的輩分字早就已經用完了。

    給不同係的宗室續編輩分字,已經成了現在宗人府的日常任務。

    大部分親王支係後續的輩分字實際上已經編好了。

    但是,現在大明宗室數量太多了,同一係相同輩分字下的兄弟宗室的人數,有些已經有超過漢字總數的了。

    再按照五型屬性選字,根本已經不夠用的了。

    仁武朝以前,經常為了宗室取名造新字,現在也不允許造新字了。

    隻能允許事實上的重名情況出現了。

    隻是宗室人太多,而且很少有機會現場見到,也基本不會影響他們生活。

    而且重名的宗室也都是同輩兄弟,不會在輩分上搞錯。

    已經將就了很長時間了。

    但是這件事情這樣下去早晚是個問題。

    重名的肯定越來越多。

    所以讓數量最多的無爵位宗室自主命名,將有爵位的宗室也分成更多的支係自定輩分。

    已經是非常有必要的選擇了。

    朱靖垣這個想法如果要執行,就是要給所有成祖係親王重編,還要給部分已經定名的宗室改名。

    朱靖垣是皇帝但不是族長,這種事情本來是太上皇直接管理的。

    所以朱靖垣跟老爹商量。

    朱靖垣把自己的想法寫清楚,讓牛鑒直接發給順天府的父親,大明的太上皇朱簡炎。

    朱靖垣很快就收到了回應,老爹覺得宗室確實該改革了,可以按照這個方向去拆分宗室管理體係。

    在這樣的基礎上,老爹還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宗室實際上是全程義務教育的,那是否應該在民間也實施普遍的義務教育?

    朱靖垣看了之後也再次陷入了思考。

    教育事業確實需要關注,需要提前做好規劃。

    朱靖垣不喜歡義務教育,最起碼不喜歡後世歐美的義務教育。

    絕大部分人自己其實也都明白,不同的人的智商絕對是有實質性的差距的。

    將所有的孩子放到一起,全部強製他們學一樣的知識,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

    對於沒有基本天賦的人而言是折磨,送到高中和大學也是混天撩日,還會影響他人的學習。

    對於有天賦的而言,也會因為教學進度必須遷就他人,而不得不放慢學習的速度。

    朱靖垣前世自己經曆的義務教育,以及自己了解的歐美的義務教育,都已經不是原教旨的義務教育了。

    最早期的義務教育是普魯士人搞的,是為了獲得擁有基本讀寫能力的士兵。

    提高普魯士國家在泰西大陸上的競爭能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普魯士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忍耐、勤勉、守紀和為國效忠的品行。”

    歐美各國在工業化之後開始搞義務教育,是為了獲得擁有更高知識水平的勞動力。

    因為更進一步的工業化需要更更高水平的勞動力。

    但是,工廠想要更高水平的勞動力的話,為什不自己去培養呢?

    工廠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首先覺得這種成本太高了。

    美國人廢除奴隸製的本質原因之中,就有培養蓄養奴隸當工人比用自由工人成本高的因素。

    更重要的原因,是從零開始培養一個中學水平的工人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工廠擴建的速度和市場發展變化的速度。

    與此同時,在用工市場處於買方市場的時候,工廠可以提出“你沒有技能我就不要”的條件。

    工廠決定讓工人自己花費時間和成本培養自己,然後才能來競爭工作資格。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工人自己培養自己效率太低了。

    工廠想要一個高中生負責記賬,但是全體工人連初中都不上。

    那工廠別說找高中生了,初中都沒有的。

    隻能從小學生中選一個。

    所以又通過國家機構作為媒介,接過了總體上培養工人的活兒。

    當然,義務教育總體上提升了全體國民的知識水平,進而高了整個國家的生產力。

    最終能夠反過來提升普通工人們自己的生活水平。

    所以義務教育是好事情。

    但是後世歐美各國的義務教育事業,卻陸續偏向各種意料之外的方向。

    這是他們的社會組織基礎決定的。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1805》,方便以後閱讀大明1805第五九九章 宗室和教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1805第五九九章 宗室和教育並對大明1805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