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五章 朝與野,生產過剩,吏部尚書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王子虛 本章:第六一五章 朝與野,生產過剩,吏部尚書

    朱靖垣聽著兒子的說法,真的是稍微有點意外的。

    朱迪鑭這個讓官員定期下台的製度,要設計形成兩個互相針對的官僚群體,有點像前世泰西的多黨製。

    多黨製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遏製官僚體係腐敗。

    但是和所有的製度一樣,一旦機構本身的組成部分腐化了,遏製腐敗的方法也就會變得流於形式。

    比如美利堅的兩黨,已經形成了輪流上台瘋狂撈錢,下台之後互相不揭老底的默契。

    除非有人動了整個統治集團的利益,才有可能會被神經病槍手做掉。

    其他人隻要在規則之內撈利益就不會有事。

    不過也就是看起來有點像而已。

    大明就算真的要建立官僚群體輪換製度,本質上也會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製度。

    泰西式朝廷的基礎,是多黨製度與選舉製度。

    從上到下的各級衙門主事官員,通常是定期選舉直接產生的。

    然後這些被選出來的主事官員,直接任命自己圈子內的人去當各部門官員。

    大明朝廷不可能實施這樣的製度。

    同時,大明的官員晉升和任職,都是由吏部及下屬衙門負責,都是要通過考核篩選的。

    不可能允許主事官自己去選人,就算是秘書都不能讓他們自己選。

    具體應該怎搞,有太多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吏員異地任職的問題同樣很多。

    讓本地人當本地的吏員,不隻是因為口音問題,更多的還是成本問題。

    外地人根本弄不清楚本地的具體情況。

    如果一定程度的可控的腐敗,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行政效率,那這種腐敗就是可以忍受的。

    基層吏員用本地人就是基於這樣的邏輯。

    於是朱靖垣直接反問:

    “你這個官僚體係輪換製度,有成熟的想法和方案嗎?

    “你怎建立兩個相互獨立甚至敵對的官僚體係?具體以什條件來區分體係?

    “怎避免兩個體係互相串聯並形成默契?

    “兩個體係輪換期間,下台的官員如何安置?享受什待遇?

    “如何對他們進行全麵的徹底核查?

    “兩個體係輪換的時候,必然會導致的衙門事務混亂,如何做好預防和應對?

    “以後如何選官?

    “關鍵是你考慮過兩套官僚體係的成本問題嗎?

    “還有吏員異地任職的問題,你有沒有考慮過基層行政效率會因此降低多少?”

    朱迪鑭麵對這些質問,也老老實實的回答:

    “兒臣目前其實隻有比較籠統的想法,暫時還沒有具體的詳細的可以執行的方案。

    “具體而言,就是將各個衙門的官僚,都分成‘朝’、‘野’兩個群體。

    “‘朝’者在朝執政,正常任職並處理衙門政務。

    “‘野’者在野整肅,接受審查和考核,接受任職和監督教育,並根據成績和能力預先安排好職務。

    “監督在朝體係的所作所為,統計和整理官方和民間的數據,向陛下和百姓匯報實際情況。

    “每三年一次,由陛下、百姓、在野體係的三方,共同評估在朝體係過去三年的總體執政水平。

    “總體優秀者,可以繼續在朝執政三年,最多可以連續在朝兩次總共九年。

    “連續在朝兩次之後必須下野,由原來的在野群體上朝執政,並核算對上一體係在朝時的政績。

    “在野者隻有大力揭露在朝者的錯誤和腐敗,才有機會讓在朝者提前下台。

    “上朝之後也必須大力清查對方的錯誤和腐敗。

    “這兩個群體應該不需要專門劃分,隻要稍加引導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

    “在野者都是攻擊在朝著的盟友,在朝者之間也可能是敵人。

    “所有人下野之後,如果能夠通過核查,那可以選擇退出官僚體係,以後也不再參與上朝。

    “如果選擇繼續留在官僚體係,應該能夠繼續得到一定的俸祿。

    “這種做法有可能會讓實際的官僚數量翻倍,肯定會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

    “在兩套係統切換的時候,也會有短時間的混亂,以及額外的資源消耗。

    “所以就要考量,這種財政負擔和資源消耗的增加,能夠能夠被帶來的反腐收益所覆蓋。

    “還要考慮我們的管理機構能否確保相對公正的執行這個體係。

    “曆史上很多政策不是不好,而是當時不具備實施條件,或者是收益覆蓋不了成本,最終得不償失。

    “所以需要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做更加詳細的評估之後,才能決定是否實施。

    “以及具體如何實施,實施到什程度和級別。

    “還是必須要在生產力達到什程度的時候才能真正的實施。

    “或者是要通過製度細節設計,盡可能降低不執政的人員係統的消耗。

    “至於吏員方麵,兒臣其實還有另一個想法,應該能夠略微減少本地吏員的負麵作用。

    “就是在最為富裕的本土地區,動員民間新生代的有錢有閑的人,充當基層吏員或者是民間監督者。

    “為了鼓勵他們參加,可以拿出基層的爵位來。

    “在家鄉衙門工作滿五年,綜合評價得到優秀的,就可以得到官身待遇。

    “工作滿十年,綜合評價仍然是優秀的,可以得到終身鄉士爵位。

    “工作滿十五年,綜合評價仍然是優秀的,可以得到終身鄉紳爵位。

    “具體的評價方式,可以考慮衙門原有考核標準,加上他們接待過的百姓的直接評價。

    “整個過程和結果都要在衙門互聯網上公開。

    “這些人已經沒有直接經營的產業,本身也不缺少金錢用度,現在開始追求榮譽感了。

    “朝廷的官身和爵位對他們應該是有吸引力的。

    “隻是我還不確定,這些設想是否合理,關鍵是成本和可行性如何,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

    朱靖垣聽到兒子沒有大包大攬,直接說他自己也不能確定的事情,反而是在心中稍微鬆了口氣:

    “不確定的事情,可以先做個局部的試點,觀察實際情況再決定是否推廣。”

    朱迪鑭沒有任何意見的直接答應著:

    “兒臣明白。”

    朱靖垣輕輕點頭,然後繼續問其他方麵的問題:

    “如果四大產業集團生產的商品,大麵積的堆積無法售出,應該怎處理?”

    朱靖垣說的其實是生產過剩,就是社會上的商品生產總量,大幅度超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是經濟危機的典型特征。

    不過大明的經濟結構特殊,並沒有生產過剩的說法。

    朱迪鑭聽了之後有些不確定的說:

    “生產的商品……大麵積堆積了?

    “那可能是因為,工人生產出來的商品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客戶當前的收入能夠購買的數量。

    “本質上應該是生產力上升了,但是百姓的收入和購買力沒有同步上升。

    “這種情況持續累積,就有可能會發生經濟危機了。

    “所以這時候是不能減產的。

    “因為減產就要減少獎金,甚至要降低工人的工錢。

    “大量的工人收入降低了,市場的購買力也會進一步降低,東西更加賣不出去。

    “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這時候可以由朝廷出麵給工人發錢應急。

    “但是不能過量,直接發一大筆效果未必好,發多了還可能會導致貨幣貶值。

    “然後提高最低工錢標準。

    “讓社會上最大規模的群體的基本收入持續穩定的增加。

    “不過,直接發錢和提高工錢,都會讓市場上的貨幣增加,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物價普遍上漲。

    “百姓可能會因此覺得手中的錢不值錢了。

    “所以,還要讓四大產業集團同步開始大範圍的降價促銷。

    “反過來倒逼貨幣相對商品的價格升值。

    “具體應該發多少錢,提高多少最低工錢,降價促銷的規模和折扣,都應該有專業的計算。

    “讓市場上的金錢數量增加的突出,總的商品供應數量同步增加。

    “最終讓生產力與購買力增長趨於平衡。

    “普通百姓會感覺手上的錢變多了,市場上的東西還變得更加便宜了。

    “而這本來就應該是生產力上升的直接結果。

    “如果想要趁機清理民間廠商,可以直接使用更大幅度的降價促銷。”

    四大產業集團本來就是寡頭壟斷廠商,隻是有朝廷的限製和要求,才形成了有限的競爭機製。

    如果朝廷要求他們合作,同時大規模的降價促銷,那就是壟斷廠商傾銷砸盤。

    理論上可能會導致貨幣升值、資金出逃、通貨緊縮。

    但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是無處可逃的,隻能硬吃這種傾銷的衝擊,或者幹脆退出市場。

    通貨緊縮也可能不會有明顯的實際體現。

    因為沒有其他的貨幣可以對比。

    在現有的普通消費群體看來,自己手上的錢數量是沒有變的,隻是市場上的物品便宜了。

    最終結果就是物價下降,貨幣相對物價升值,貨幣購買力上升。

    強行撫平生產力與購買力的差額。

    技術水平不夠,所以生產成本較高的廠商,或者是沒有足夠現金儲備,過度依賴借貸的廠商,都可能在這個市場結構調整過程中倒閉。

    朱靖垣聽完之後,也沒有回應朱迪鑭應該怎辦,而是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前。

    打開計算機上的電子詔令係統,親自擬定了一份任命聖旨。

    在計算機內用了電子簽字之後,打印出來再次手動簽字,最後現場直接遞給了朱迪鑭。

    朱迪鑭雙手接過來的時候,下意識的以為是吏部尚書的任命書。

    看了一眼才知道是冊封自己為郡王的命令。

    朱迪鑭莫名的鬆了口氣:

    “謝父皇……”

    朱迪鑭最想要的就是爵位封號,這意味著以後每年能拿更多俸祿了。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1805》,方便以後閱讀大明1805第六一五章 朝與野,生產過剩,吏部尚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1805第六一五章 朝與野,生產過剩,吏部尚書並對大明1805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