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

    在孫權的傳召下,被孫權委任負責永安防務的陸遜,不久後就一身戎裝來到了縣府中。

    陸遜在到來後,他當即對著孫權一拜,口中言道:“臣拜見至尊。”

    還處在驚魂未定中的孫權見陸遜來了,他的內心中湧現出一股安定感。

    那夜,正是在陸遜的護衛下,他才逃過一劫的。

    若無陸遜,便沒有今日的他。

    當初他與陸遜劃木筏逃離公安後,他本來想立即回到建業。

    但是陸遜建議他先不要回建業,而是北上來到江夏郡中。

    陸遜有此建議,是擔心糜暘會趁著大勝之後,趁機攻打江夏。

    江夏,乃是荊揚二州樞紐,若江夏一丟,從此江東門戶大開,對江東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孫權盡管數次令江東招致大敗,但執掌江東近二十年的他,在江東中還是很有威望的。

    有孫權在江夏,足以初步穩定江夏的人心。

    而且相比與建業,江夏郡離公安更近。

    等孫權在江夏的消息慢慢傳出,那些公安一戰中四處逃散的吳軍潰兵,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自然會陸續回到江夏郡與孫權匯合。

    後來的情勢發展,果然不出陸遜所料。

    在孫權來到江夏後,雖說江夏中的吳軍聽說了己方公安大敗的消息,引發了巨大的騷亂。

    但因為孫權在此,所以這些巨大的騷亂,並沒有引發兵變或者大麵積的士吏逃亡事件。

    而且就在這段時間以來,在陸遜將孫權的消息四處傳播之下,之前四散在公安周圍的吳軍士卒及將校,紛紛想方設法來到永安城中與孫權匯合。

    其中以全琮與朱桓兩部兵馬最多。

    江東的私兵製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有一點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那就是隻要一軍的主將不死去,那他麾下的私兵,隻要不是被俘虜,哪怕是四散逃逸了,最後亦會想方設法與他們的主將匯合。

    對於吳軍來說,他們的主將不僅是他們的上司,亦是他們的衣食父母。

    在多日的招攬四散逃兵之下,永安城中的吳軍不算原來守軍,就已經將近一萬之眾。

    而且陸遜還建議孫權,調派原來呂蒙安排在駐守廬江的部分戰兵,來到永安城中守衛。

    在連番增強永安城中的兵力之下,現今城中的兵力已經接近兩萬。

    隻是永安城中的大部分士卒,全都因為公安之戰而軍心頹廢。

    在此情況下,孫權因為陸遜的護駕之功,拜陸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封華亭侯,代替他負責永安城中的防務。

    在陸遜操持軍務,整備城防之下,吳軍的軍心正在逐漸趨於穩定。

    這一件件往好的方麵發展的事,都落在孫權眼中,因此他對陸遜的器重越來越深。

    如果他當初執意逃回建業,那現在江夏可能已經不保了。

    孫權趕緊起身來到陸遜身前,將其扶起,口中流露溫和的笑意言道:“伯言近來辛苦了。”

    聽到孫權這句話的陸遜,臉上並無自矜之色,他平靜地對著孫權答道:“為至尊分憂,何談辛苦。”

    孫權接著問起陸遜,近來在天下間傳的沸沸揚揚的一件事。

    “今漢、魏二軍在漢水交換人口,似有停戰之約。”

    “若劉備等魏王退兵之後,起大軍攻打江夏,我軍該如何應對?”

    麵對孫權的這個擔憂,陸遜臉上浮現思索之色。

    陸遜在思索之後回答孫權道:“劉備自稱漢王,而曹操漢賊耳。”

    “劉備自起兵之日起便以匡扶漢室,誅除曹賊為號,而曹操亦將劉備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二人勢同水火。”

    “今二人有停戰之議,非二人意欲聯和,乃是形勢所逼也。”

    “漢魏兩軍對峙漢水兩岸數月,此勢必不能久。”

    “自去年以來,劉備與曹操連番大戰,糧草、人力已經損耗頗重。

    若彼等繼續於漢水對峙,漢、魏國力必大大受損。”

    “今春耕將近,為了今年的糧食收成,兩家若不能速勝,亦隻能無奈罷兵。”

    “而就算兩家罷兵,以曹操之詭詐,劉備亦不會掉以輕心,必派重兵防備漢水南岸。”

    “荊州水軍,勢必不會抽離漢水前線。”

    “永安城堅,且又依水而建,劉備缺少水軍,攻城不易。”

    “況自從至尊來到永安城中後,江夏郡內雖一開始人心浮動,但終究漸漸趨於穩定。”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而且現永安城中兵力不少,北方又有曹操這等強敵在。

    劉備糧草不足,出兵少,則永安不易下,出兵多,則漢水防線空虛,所以劉備是不會貿然出兵東征的。”

    類似的問題,不知道近來孫權問過陸遜多少次了。

    之前孫權問的是糜暘會不會為了擴大戰果攻打江夏,等劉備到了以後,孫權問的則是劉備會不會。

    聽到陸遜這說之後,剛做完一場噩夢的孫權內心中方才安定了一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孫權看著眼前這個他以前並不太過重視的侄女婿,他越來越覺得陸遜是一位難得的人才。

    不僅為人沉穩鎮定,並且對時勢的了解有著很獨到的見識。

    有此賢臣,天不亡江東呀!

    孫權在聽完陸遜的分析之後,他令陸遜坐下,而後他亦來到主座上坐下,與陸遜繼續商討當前局勢。

    就在孫權與陸遜君臣二人奏對之時,府外有士卒來報,說是虞翻回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孫權大驚失色,他脫口而出道:“意!蒙死矣!”

    當初公安大敗之時,病重的呂蒙被虞翻看護著,躺在他的大帳之中。

    那夜戰事危急,孫權逃走來不及帶上呂蒙,後在陸遜的四處招攬散兵之下,呂蒙及虞翻也並未回到江夏城中。

    如此可見,呂蒙及虞翻很可能都被糜暘捕獲了。

    後來江東的探子探測到,糜暘北上受賞的消息。

    探子還探聽到呂蒙及虞翻,已經被糜暘押往江陵獻與劉備的確認消息。

    今日,呂蒙並未歸來,卻隻有虞翻被劉備放回來,那可能就是呂蒙已經身死。

    孫權趕緊命人傳喚虞翻進來,不久之後,虞翻一臉悲切之色的捧著一個木匣來到大廳中,跪倒在孫權身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