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

    在糜暘回成都的第二日,約莫亥時時分,一輛樸素的車駕行駛在寂靜的示恩中。

    車輪滾動的聲音響在寂靜的深夜巷之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這時與後世不同,後世的這個時間點可能正是夜生活的開始,但在漢代,亥時時分已經算是深夜。

    示恩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安睡,唯有少部分未睡的人聽到了這車輪滾動的聲音。

    他們在聽到這聲音後,臉上瞬間浮現明悟之色:這是葛公下值了。

    在漢代,官員的休沐及上下值時間有著清晰的規定。

    一般來說,漢代官員的休沐時間是上四天休一天,而上值時間大約是早上的卯時,下值時間是申時。

    卯時大約是早上5點至7點之間,這是一天中日出的時間段,亦是公雞報曉的時候。

    而申時則大約是日落前的一個時間段,大約是後世下午的15時至17時之間。

    雖然各地因為地域不同,對官員的上下值有著不同的規定,但大多數的上下值時間不會與上麵的相差太多。

    成都城中的官員,大多也都是按照這兩個時間段上下值。

    但惟有一人例外,那人便是諸葛亮。

    諸葛亮自從署理大司馬幕府之事後,因為身兼軍政要務,加上劉備對其信任有加,所以諸葛亮的公務一直很多。

    特別是最近兩年以來的漢中之戰與荊州之戰,不僅嚴重損耗了益州與荊州的民力,更讓本就事務繁多的諸葛亮,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許多。

    足兵足食,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猶如泰山壓頂一般,讓整個大司馬幕府中的官員透不過氣來。

    單單拿漢中之戰來說,漢中之戰從建安二十二年至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持續了將近兩年之久!

    劉備為了爭奪漢中,動用的所有兵力加起來近有七萬之眾!

    這還不算其餘數量巨大的民夫。

    漢中之戰中,定軍山一戰讓法正與黃忠名聲大噪,天下聞名。

    但當時劉備與法正乃是繞過重重山嶺,才到達定軍山的。

    而負責將糧草,兵力繞過重重山嶺,從成都源源不斷送往定軍山的是諸葛亮。

    諸葛亮以一州之力,完全憑借著個人的出眾才能,冒著種種艱難,冒著種種不可能,始終保證著劉備大軍的後勤無憂。

    可以說,若無諸葛亮,絕對沒有最後漢中一戰的勝利。

    相比於曹操,曹操擁有著天下間最富庶、最廣大的地域,他手下亦有著聞名天下的理政大才。

    但曹操親率大軍於三月到達漢中,五月就開始撤軍,僅僅堅持了兩個月就開始放棄漢中。

    不是他意識不到漢中的重要性,亦不是他害怕劉備了,隻是那綿長的後勤線及內亂四起的中原,令他不得不選擇暫時放棄漢中。

    以一州之國力,力抗中原河北之國力,諸葛亮早就在漢中之戰時,就解鎖了他的這個技能。

    而諸葛亮能夠完美完成,劉備給他的足兵足食的任務。

    一方麵除了他有著出眾的政治才能之外,另一方麵是因為他事必躬親的做事態度。

    自諸葛亮署理蜀中軍政以來,他事無巨細必親自過問。

    而且為了保證事情沒有疏漏,他一定會將每件事都安排的清清楚楚的才會下值。

    這一點,與當年的輔政名臣霍光有著相似之處。

    謹慎,一絲不苟。

    因為他的這番處事態度,他所處理的每件事務從無差錯,但也導致了他每日要忙到深夜才能回府。

    坐在馬車中的諸葛亮正在閉目沉思,哪怕是下值了,他腦海中依舊在思考著,今日安排的事務是否有疏漏之處。

    在諸葛亮的思考之間,他的車駕已經到了軍師將軍府之外。

    相比於安漢將軍府的高大輝煌,軍師將軍府就顯得頗為簡陋樸素。

    在車駕到達軍師將軍府之後,諸葛亮在車駕外仆人的提醒之下,從思慮中醒轉過來。

    而後諸葛亮掀開車簾,從車駕上緩步下地。

    在位高權重的軍師將軍的車駕隊伍中,唯有一名老仆及數名甲士而已。

    那老仆乃是當初諸葛亮躬耕南陽時就陪伴在他的身旁的童子,十數年過去了,當年的童子亦已經是中年男子。

    至於那數名甲士,乃是劉備見諸葛亮總是深夜回府,特地配備給他的護衛。

    諸葛亮在落地之後,命他身旁的這位仆人先去休息,而後他自己一人踏入了府門之中。

    軍師將軍府邸占地並不廣大,麵的建築亦大多都是尋常木料所建造,也無高樓亭閣以及花園等遊玩之所。

    很是簡單樸素。

    當年劉備入主益州時,曾賞賜給諸葛亮黃金各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有著如此豐厚的賞賜,諸葛亮要想修建一座金碧輝煌的府邸,可謂簡單至極。

    但諸葛亮生性澹薄,不愛奢華,所以當初劉備賞賜給他那多金銀財帛之物後,他雖然沒有拒絕,但並沒有將那些金銀財帛用在自己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受之,再充入國庫,以為百姓之用。

    這件事在成都中隻有少數幾人才知道,相比於當世的名士動輒推辭賞賜養名的手段,諸葛亮的作為更顯得坦然無私。

    諸葛亮在進入府邸後,並沒有行走多久,就到了府中的大堂之外。

    飯食他早已在官署中就簡單吃過,他現在來大堂,並非是為了進食,而是為了讀書。

    諸葛亮出身名門望族琅琊諸葛氏,雖然他3歲喪母,8歲喪父,但他自小由叔父諸葛玄教養,在叔父諸葛玄的影響下,諸葛亮從小就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

    他每日早晨醒來之後或每晚入睡之前,都一定要誦讀典籍。

    這個習慣,及至今年,諸葛亮已經持續將近二十年了。

    至於諸葛亮不回寢室讀書,乃是在這個時間,他的夫人黃月英早已入睡。

    而讀書必須掌燈,諸葛亮不想打擾黃月英休息。

    當諸葛亮來到堂外之時,他今日卻意外的發現,他的大堂中竟然亮著燈光。

    難道是伯鬆?

    在詫異之下,諸葛亮撩起衣擺,走上台階邁入了大堂之中。

    諸葛亮在邁入大堂之中後,他便見到了他的長子諸葛喬與夫人黃月英這時都在大堂之中。

    而在大堂之中還有著一個人。

    那人正是糜暘。

    糜暘正坐在大堂中的一處,手中拿著一本書籍在聚集會神的看著。

    大堂中灰暗的燈光映照在糜暘的身上,將他在地上的影子拉的老長。

    隻是糜暘的影子因為他身軀的端正,卻並沒有發生一點扭動。

    看到這一幕,令諸葛亮想起了當年他在崇文館中教學劉禪的場景。

    那時糜暘作為劉禪的伴讀,亦如今夜這般,安安靜靜坐在一處聽著他的教誨。

    眼不斜視,身不彎曲。

    而諸葛亮的出現,亦被正對大堂門口而坐的黃月英而察覺。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一百八十一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一百八十一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