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群臣勸進 你我君臣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群臣勸進 你我君臣

    當大殿中的陣陣哭聲響起之後,整個大殿瞬間被一股悲哀的氣氛所掩蓋。

    兩漢的男子本就情感豐富,男兒有淚不輕彈這句話並不適合兩漢男子。

    特別是如今廣德殿中的大臣,聽聞的還是如此的一個巨變。

    雖然劉備亦稱王自立,但劉備在《漢中王勸進表》中說的很清楚,他稱王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北伐曹操,亦是在國家危難之際主動承擔起匡扶漢室的重任。

    不如魏國那般,除了名義上,實際上早已經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所以聽聞大漢亡了的時候,一股身為亡國之民的悲傷情緒瞬間彌漫在眾臣心頭。

    這讓眾臣怎能不悲傷落淚。

    當然大殿中的大臣也有一些心懷二心之輩。

    但他們看到大部分臣子都開始哭泣,他們為了不被指責,隻能加入一起哭泣的行列之中。

    見殿中的眾臣垂淚哭泣,被這股悲傷氣氛所感染的劉備,眼眶亦已經通紅。

    他自黃巾之亂從軍以來,至今已有三十年左右。

    這三十年以來他所懷抱的理想便是匡扶漢室,但他所堅守的三十年的理想,現在卻遭受到重創。

    劉備用手撫摸著腰間的衣帶。

    當年曹操迎劉協至許都後囂張跋扈,挾天子以令諸侯,群臣不滿,天下生怨。

    劉協欲除曹操,因無實權且宮中曹操耳目眾多,隻得以密詔方式交於董承密謀舉事。

    劉協以自身血書寫詔令交於國舅董承,董承將詔令藏於衣帶間,順利帶出宮。

    等董承回府後,積極聯絡忠於漢室之人密謀起事。

    當時在許都的劉備便是其中一位。

    後雖然劉備出許都前往徐州,但是劉協的衣帶血詔他卻從未曾忘記。

    劉協以血盟誓的衣帶詔在董承手中,在董承被曹操殺害後便已經被曹操所毀。

    後來劉備為了時刻警示自己不要忘記劉協的衣帶血詔,他便亦用自身鮮血謄抄了一遍衣帶詔原文,而後藏於自身腰間的衣帶之間。

    多年以來,劉備屢經喪亂,幾乎不保。

    但他腰間的這封血盟之書,卻一直被他保護的很好。

    隻是多年過去,衣帶血詔猶在,當年一同盟誓的同伴卻早已死去。

    而當年那位敢於發出誅殺權臣詔命的天子,卻在權臣兒子的威逼下,禪讓出帝位,生死不知。

    這種悲愴感,令劉備一時間淚流滿麵。

    但是劉備畢竟是雄主,他雖然悲傷,卻知道現在不是肆意宣泄個人情感的時候。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yeguoyuedu 安裝**。】

    劉備以袍袖拭去臉上的眼淚,隨後他威嚴的聲音開始回蕩在大殿中:

    “曹丕篡漢自立,漢興太守上書中,更是談及天子已經被曹丕殘害。

    值此天地變色之機,孤意欲起兵北伐討伐逆賊,眾卿以為如何?”

    說這番話的時候,劉備臉上的悲傷轉變為憤怒。

    當劉備的話傳入眾臣耳中時,眾臣口中的悲泣聲漸漸停止,而後他們臉上亦紛紛掛上了憤怒的神色。

    麵對劉備意欲北伐的心意,有不少大臣紛紛出聲應和,但是在眾大臣皆應和劉備的時候,坐在眾臣之首的諸葛亮卻出班拱手對著劉備言道:

    “大王,當此之時,糧草未積,道路未通,且秋收在即,不可貿然興大兵北伐。”

    諸葛亮作為劉備手下實質上的“丞相”,當他出班說話之後,整個大殿中瞬間安靜下來。

    在寬闊的大殿之中,諸葛亮孑立在眾臣之中。

    他的臉上亦充滿了悲憤,但見識深遠的他,哪怕心中再悲憤,卻不會讓這種悲憤的情緒掩蓋了他的見識。

    當諸葛亮勸阻劉備現在不可貿然北伐之後,他隨即在大殿中說出一句話。

    “曹丕殘暴無道,竟敢篡漢,致天下人心沮喪,大王應天順民,速即洪業,以寧海內。”

    當諸葛亮這句話說出之後,大殿中的群臣紛紛對諸葛亮側目,就連劉備的臉上亦浮現詫異。

    諸葛亮的話語很明顯是在勸劉備稱帝。

    但群臣紛紛側目之時,心中亦有著對諸葛亮的敬佩。

    大殿中的眾臣皆是有才智之輩,他們知道一旦曹丕篡位稱帝,那劉備的稱帝之舉亦勢在必行。

    否則縱算現在有能力北伐,那北伐之舉亦將師出無名。

    天下間已無漢室,匡扶漢室的口號還怎能用?

    但是知道歸知道,在這敏感的時機,諸葛亮卻率先敢出來勸進,不顧將來可能存在的非議,這足以證明他一心為公的作風。

    否則以諸葛亮現今的權位,他想安排幾位喉舌為他探路,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

    諸葛亮站立在大殿之中,他感覺到有不少大臣用審視的目光注視著他,但他卻絲毫不在意。

    諸葛亮知道曹丕突然篡漢的目的是什,他亦也知道若大漢的名號在世間消失太久會有什後果。

    因為知道,他便不能坐視不理。

    況且據糜暘上書中所言,北方隱有天子劉協遇害的消息流傳,在這種情況下,劉備稱帝是刻不容緩的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劉備見是諸葛亮率先出來勸進,他的態度陷入了沉默之中。

    群臣見劉備對諸葛亮的勸進表示沉默,不少大臣的心亦開始活絡起來。

    在諸葛亮發言之後,太傅許靖亦出班向劉備建言道:“曹丕篡,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

    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

    當此危難之際,大王當應時而出,重續漢基。”

    當許靖出班建言劉備稱帝後,整個大殿中的臣子心思越發活絡起來。

    諸葛亮乃是大殿群臣中實際權力最高者,而許靖相比諸葛亮,他的實際權力雖然不如諸葛亮,但他的名聲可謂是天下聞名。

    不提許靖自身在經學上的突出成就,就說他年少時善於品評人物的本領。

    在他的品評舉薦之下,許多名士紛紛開始身居要位。例如荀爽、韓融、陳紀、韓馥、劉岱等,哪個不是名震天下的大名士。

    許靖能舉薦他們,而這些大名士亦不拒絕許靖的舉薦,足可以說明許靖在天下間士人心中的威望。

    在名聲方麵,許靖與魏國的三公之二華歆、王朗不相伯仲。

    而曹丕任用這兩位大名士擔任魏朝的三公,就是在利用他們的名聲,為自己篡漢背書,證明自己得到了天下士子的支持。

    所以當許靖出來建言後,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出來勸進。

    這些勸進的大臣中,如諸葛亮與許靖一般明事理者不少,但善於投機者亦不少。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二百一十六章 群臣勸進 你我君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二百一十六章 群臣勸進 你我君臣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