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

    州泰是南陽郡本地人,他雖然並非出身名門望族,但是薄有家財的他,亦並非是不學無術之輩。

    甚至為了增長自己的見識,他以前曾多次前往各州郡遊學過。

    這樣的經曆豐富了州泰自身才學的同時,亦增長了州泰的眼光與野心,他與一般的甘願碌碌無為的同僚很不同。

    其他的同僚若能在他這個年紀成為百君,那已經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

    可是州泰想要的更多。

    但因為州泰並非出身高門大戶,沒有人脈資源的他,要想再上一步是極難的。

    他缺乏一個機遇。

    甚至他之所以能成為冠軍侯國國相,就已經算是糜暘給他的機遇,對他超出一定常理的拔擢了。

    若沒有糜暘,州泰隻是義陽郡中數百長吏中的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而已。

    當然州泰並不知道糜暘拔擢他的真正原因,他以為糜暘之所以會拔擢他,是通過之前上報的名單中,看到了他以往做出的政績。

    不過就算不知道這一點,糜暘的這個舉動亦讓州泰意識到,糜暘與他往日中心目中的形象並無相悖之處。

    隻要他能做出政績,那糜暘是真的會不遺餘力拔擢他的。

    正如隨著糜暘威名在天下間的傳揚,那些亦慢慢為天下人所熟知的,身為糜暘爪牙的丁奉、鄧艾、張嶷等人一般。

    他們的出身沒有一個比他好,甚至年紀都還沒他大。

    但是他們卻能漸漸在天下這個大舞台嶄露頭角,靠的不就是糜暘的提拔嗎?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因為有著那些榜樣在,所以當州泰知道糜暘現為義陽郡太守時,他的心思就變的頗為活絡。

    而當糜暘任命他為冠軍侯國的國相時,州泰心中本就活絡的心思更加無法抑製。

    他州泰得遇明主的時候,來了。

    既然已經得遇明主,那州泰知道他得盡快做出一番政績,這樣才能讓糜暘繼續將目光投注到他身上。

    這也是州泰明知不可為,卻還毅然為之的原因。

    不然一旦等糜暘離開荊州回歸益北,那州泰將來勢必會抱憾終身。

    看著州泰將希冀的目光投向自己,再聽著州泰的話,糜暘思考之下就明白了州泰的心思。

    之前糜暘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召見州泰,為的便是具體考察州泰的能力到底如何。

    從州泰如今的這番做法足可以看出,他是個善於把握時機且敢於冒險的人。

    這種作風,與史書上對他“善兵機”,“好立功業”的評價倒也符合。

    而麵對州泰直白想要投效於他的心思,糜暘當然不會拒絕。

    人才,總是越多越好的。

    抱著這種心思,糜暘示意州泰身後的士卒為他解開繩索。

    然後他將手中那份舉告州泰謀逆的竹簡,給直接扔進了他身前的火盆中。

    糜暘的這個行為,意味著他不再追究州泰的擅殺長吏之罪。

    而當州泰被解開繩索後,他哪還不懂得糜暘的心思。

    所以當自身的身體重獲自由後,他馬上對著糜暘一拜道:“泰拜見君侯。”

    聽到州泰稱呼自己為君侯,糜暘的臉上浮現一些笑意。

    糜暘現在是縣侯,他當然有資格被屬下稱呼為君侯。

    隻是君侯這個稱呼與其他的不同,相比於其他的稱呼,這個稱呼的私人屬性更強。

    現在州泰稱呼自己為君侯,其中的意味昭然若揭。

    州泰一聲君侯的稱呼,無疑間接拉進了一些他與糜暘之間的關係。

    糜暘看著眼前十數步外的州泰,他讓州泰上前一些。

    見到糜暘的招手,州泰會意忙不迭的上前了幾步。

    隻是他畢竟是新投之臣,心中有所計較的他,當然不會貿然離糜暘太近,糜暘身邊的親衛也不會允許他這做。

    在州泰離自己更近一些後,糜暘問州泰道:“文達久居荊北,定熟知荊北之局勢。”

    “若將來我要用兵宛城,該以何為先?”

    聽到糜暘這問,州泰知道是糜暘對他的考教來了,因此他立馬打起精神,細細思索一番後回答道:

    “夫兵動而無功,則威名折於外,財用窮於內,故必全而後用也。

    荊州位處天下四戰之地,境內水網密布,良田萬頃,若不先資通川聚糧久戰之備,則雖積兵新野,無奪宛之勢矣。

    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數。安陸左右,陂池沃衍。

    若君侯水陸並農,以實軍資,然後引兵詣宛城、分據汝南,集合南兵,浮水運穀。

    賊知君侯有善戰之威名,官兵有經久之勢,則拒天誅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後君侯率合精銳內攻宛城,別遣騎將外隔北道,則宛城以南必拔,而豫州之郡不守。

    如此,宛、洛之交絕,交絕而宛可奪矣。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

    聽完州泰的進言後,糜暘臉上浮現些許意外之色。

    襄樊會戰後,雖然許多大臣都知道劉備暫時無意奪取宛城,但是將來宛城是一定要拿下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所以近來關於來日漢軍如何奪取宛城一事,私下有不少大臣互相之間討論過。

    盡管糜暘身在新野,但得益於糜暘的戰功及他的人緣,所以有不少在襄陽的大臣,都會私下送信詢問糜暘對此事的看法。

    借此糜暘也得知了目前襄陽城中流傳的,幾種來日奪取宛城的策略。

    例如為劉備所推崇的“先善騎兵之利”,更是成為其中支持人數最多的策略。

    隻是讓糜暘沒想到的是,在州泰的進言中,他雖然也承認漢軍必須要先有騎兵之利,才有進兵宛城的資本。

    但是相比於這點,州泰更看重來日漢軍作戰的可持續性。

    而要想保證漢軍作戰的可持續性,則務必要發揮好荊州的地理優勢。

    不得不說,州泰的進言是很有道理的。

    宛城之戰,來日一定是場艱苦卓絕的持久戰。

    州泰在進言完後,便悄悄打量著糜暘的臉色。

    他見糜暘在聽完他的進言後,一時之間沉吟不語,他的心情就有些忐忑。

    盡管州泰認為他的這番獻策符合當今的情勢,但是目前的他尚未立下功勳,所以對自身還是有些不自信的。

    不過州泰並沒有忐忑多久,糜暘的臉上就浮現一些笑意。

    糜暘的笑意代表著他讚同州泰的看法,亦讓州泰心中的忐忑頃刻間消失不見。

    糜暘用滿意的眼神看向州泰,州泰在曆史上記載的並不多,雖然他與鄧艾為同郡人士,年紀亦相差不多。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三百二十五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三百二十五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