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

    因為內心的惶恐,孫權連忙召來一眾大臣商議此事。

    在孫權的急召下,目前在永安城中的一應大臣都來到了孫權的身前。

    永安城的守將本來是陸遜,後來隨著劉備從荊州撤軍,孫權亦將他目前最信任的這員大將調去廬江郡鎮守。

    畢竟有著盟約在,以劉備在天下間的信義,他不會貿然撕毀盟約攻打永安。

    但是北方的曹魏會不會趁虛而入攻打廬江,那可就不一定了。

    孫權在將陸遜調往廬江郡之後,當今負責鎮守永安的江東大將,正是江東的三朝老臣韓當。

    而前段時間孫權在建業得知漢軍大勝的消息後,他在從建業出發前往永安的時候,亦將建業城中的許多大臣帶在身邊。

    所以目前永安城中,除去一部分鎮守地方要地的大臣之外,大多數江東名臣都在永安城中。

    看著因為他的召見,而從永安城中各處緊急趕來的各位大臣,孫權心中的惶恐情緒稍稍安定。

    他眼前的這些大臣都是在當世儼有聲名的俊才,亦是守護他孫氏統治的股肱之臣。

    在諸位大臣都到齊後,孫權拿出他手中的情報交給眾大臣一一閱覽。

    眾大臣都知道孫權急召他們肯定是有要事,而那件事想來與孫權手中的那封情報脫不了幹係。

    所以他們在拿到情報的時候,閱覽其中內容的速度可謂十分之快。

    情報在一位位大臣的手中快速的流轉傳遞。

    隻是諸位江東大臣閱覽情報的速度雖然很快,但他們在看完情報中內容之後,臉上都浮現著晦暗不明的神色。

    隨著大多數江東大臣都看完情報中的內容,他們才紛紛意識到孫權是為何召他們而來。

    他們也都體會到了一些孫權此刻的心情。

    畢竟他們也都擔憂糜暘會領兵攻打江東呀!

    “張與糜,共止啼。漢白鹿,逐吳眾。”

    這句諺語在當年的公安之戰後,在時間的發酵下,早已經傳遍整個江東。

    這句諺語充分體現了江東大臣對糜暘的忌憚,但是相比於江東大臣,孫權便是如江東百姓一般對糜暘畏懼了。

    而因為公安之戰的慘烈戰果,孫權對糜暘的畏懼,隻會隱隱在張遼之上。

    或許這句諺語不足以形象表現孫權對糜暘的畏懼有多深,但從曆史上的某個事例可以生動形象的體現。

    曆史上曹丕南征江東之時,那時張遼已經病重,並且張遼還受到曹休的節製。

    但是當孫權得知張遼在軍中後,他竟然對諸將囑咐道:“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由此可見張遼給孫權造成的心理陰影有多深,而對比一下,亦可知道孫權有多畏懼糜暘。

    在孫權等著殿中的江東大臣閱覽情報中的內容中時,他臉上的惶恐之色絲毫不加掩蓋。

    而孫權的惶恐神色,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在座江東大臣的心理。

    江東多俊才,這句話並不是誇大。

    當年孫權能倚靠江東一地,與曹操、劉備分庭抗禮,靠的就是江東一地的眾多俊才輔佐。

    既是俊才,若說江東大臣會全如孫權一般畏懼糜暘,那倒也是小瞧他們了。

    隻是目前他們在孫權的影響下,哪怕一部分江東大臣心中原本對糜暘隻有忌憚,現在也都在慢慢轉變為畏懼。

    於是很邪乎的是,哪怕明知糜暘不是荊州都督,哪怕糜暘在悼文中僅僅隻是以文字震懾。

    但整個大殿中的江東君臣,亦漸漸全體陷入一種對糜暘的畏懼情緒中。

    因為目前糜暘的大軍,就在江東的上遊!

    孫策要是活過來看到這副場景,估計得活生生再氣死一次。

    隻是畏懼歸畏懼,正如曆史上一般,孫權雖然畏懼張遼,但是經曆過許多風雨的他,也不可能因為畏懼而完全亂了手腳。

    迎著江東眾臣臉上與他一般的惶恐神色,孫權緩緩開口問道:“之前天子曾下詔讓孤攻打合肥,孤因江東國力疲弱,故而有所拖延。

    今襄樊會戰,漢軍大勝,正是士氣如虹之時。

    諸卿認為當此時,孤當如何自處?”

    孫權的問話頗為委婉,似乎還想在明麵上維護一下他身為江東之主的體麵。

    但是如今在座的江東大臣哪個不是人精,他們都從孫權委婉的話語中聽出了他的真正意思。

    孫權擔憂的是,劉備會不會因為他之前的“慢詔”行為,而出兵討伐江東。

    當江東諸臣都明白孫權的擔憂之後,他們一時間都陷入沉默之中。

    見被他所依仗為股肱的大臣麵對他的詢問陷入沉默,沒有一人主動出來向他建言,孫權臉上浮現歎息之色。

    他有些懊悔的言道:“若張公在此,又豈會沒有教我的對策呢?”

    在偌大的江東之中,能被孫權尊稱為“張公”的唯有張昭。

    張昭雖然因為對孫策懷抱著懷念,所以不能完全得到孫權的信任。

    可是張昭能被孫權稱呼為“張公”,這除去他本人在天下間巨大的聲望之外,還因為他在江東的定位是不可替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張昭就是江東的諸葛亮,他永遠是穩定江東的第一能臣。

    孫權現在在眾臣麵前懷念張昭,倒不是說他真的有多想張昭,他隻是想通過此舉來刺激一下在座的諸臣。

    數十大臣在座,而孫權卻想念遠在建業的張昭,這是孫權對他身前諸位大臣無能的一種無聲控訴。

    正所謂主憂臣辱,在孫權的這聲歎息之下,在座的許多江東大臣臉上紛紛浮現愧疚之色。

    然後就有一名大臣出來對孫權進言道:“曹丕篡漢自立,是漢賊。

    而至尊受漢帝封拜為太尉,自關羽死後,乃是當今天下中地位最高的漢臣。

    天子既以重續漢統為國本,他當務之急勢必要北伐曹魏,以正其正統之分。

    國賊未清而轉而攻伐漢臣,天子及丞相皆乃人傑,此事必不為也。”

    “況且襄樊會戰漢軍雖勝,然觀漢軍終無繼續北伐之意向,以此可見,漢軍亦損傷不輕。”

    “有這兩點緣由在,至尊無須太過憂慮。”

    聽到這位大臣這說之後,孫權臉上的惶恐之色減輕不少,他的臉上也浮現一些喜色。

    他用讚賞的眼神,看向他身前出來進言的這位大臣。

    這位大臣正是當初曾在費禕出使江東時,奉命刁難費禕的張溫張慧恕。

    張溫從小就修養節操,長大後容貌奇異偉岸。

    且他談吐文雅對答如流,旁觀者傾慕,就連孫權亦為之改容加禮。

    江東名臣顧雍甚至誇讚張溫道:“溫當今無輩。”

    如果說顧雍的誇讚有一部分是出於私心的話,那就連一向對江東士子不感冒的張昭,也對張溫十分看重。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