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

    世上沒有密不透風的牆,何況昨夜糜暘杯酒釋兵權的舉動乃是當眾為之。

    或許在糜暘昨夜的行為下,梁州中的統兵將校都交出了手中的兵權,但是讓親信掌兵,一直是為將者的傳統。

    所以經過一夜時間的發酵後,至今日清晨時,城外漢軍大營中的身為各方主將親信的一應中層將校,都得知了這件事。

    當這件事在漢軍大營中傳播開來後,瞬間在漢軍大營中引起不小的波瀾。

    若糜暘單單是收繳各位大將兵權的話,以他的威望再加上他占據著大勢,這件事並不會造成多大的騷動。

    因為這並未侵害到他們的利益。

    但一眾中層將校從他們的主將那得知,糜暘之所以要盡收兵權,乃是為了要精裁諸軍。

    當漢軍大營中的一眾中層將校得知這件事後,他們中的部分人立馬就猶如被抓住了七寸的毒蛇一般,心中開始產生懼怕。

    眾人都知道糜暘要想精裁諸軍,他要做的第一步是收回兵權,第二步一定是理清各營兵卒的實際情況。

    而恰恰是這點,是讓那部分將校最為感到害怕的。

    因為這部分將校在過往的時日中,有著虛報士卒人數吃空餉的行為。

    虛報士卒吃空餉,是古代的軍隊中一個久除不去的痼疾,這種現象莫說是在大漢中,其他兩家的軍隊中都有著這種現象。

    為人主者,沒有不對這種現象不感到深惡痛絕的。

    因為若不對這種現象加以抑製,那除去會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之外,還會大大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

    可是從先秦至今,乃至後世的上千年中,這種現象卻一直無法根治。

    其根源在於這種行為是一部分將領,為自己謀取利益的一種重要方式。

    相比於戰場殺敵,通過虛報士卒人數吃空餉獲取利益的方式顯得更為快速,亦更為安全,這怎會不讓一部分將領趨之若鶩呢?

    但是如此做的將領都知道,他們的這種行為都是軍令所嚴厲禁止的。

    所以在得知糜暘的意圖後,一部分大營中的將領開始緊張起來。

    糜暘軍法之嚴,天下皆知。

    若是一旦被糜暘得知他們吃空餉的行為,那他們最好的下場也是被免掉軍職,甚至會被糜暘斬首示眾。

    在心中畏懼的驅使下,一部分心中有鬼的將校開始在漢軍大營中散發著一種謠言。

    這種謠言講的是糜暘有意要全部裁汰原屬於漢中郡的數萬大軍,然後將節省出來的大量糧草用來供養他的嫡係大軍。

    這種謠言無疑是曲解了糜暘的本意,甚至若細細推敲的話,還有著許多漏洞。

    不過謠言,有哪幾條是經得起推敲的。

    但隻要散播的好了,那謠言所帶來的殺傷力是非常大的。

    數萬漢軍幾乎都是不識字的農民出身,他們中的人很多都沒有自己的主見。

    再加上散播這種謠言的乃是他們的上官,所以這種謠言以極快的速度在漢軍大營中散播開來。

    當這種謠言慢慢在漢軍大營中發酵後,馬上就引起了許多漢軍的恐慌。

    適逢亂世,人人皆朝不保夕,在這種情況下,才有許多人投身行伍,他們為的就是有個固定的去處來讓自己生存下去。

    現在在謠言的影響下,有許多漢軍都以為糜暘要將他們盡皆裁汰,讓他們自生自滅,這種下場是他們絕對沒辦法接受的。

    得幸虧糜暘現在的威名足以起到強大的震懾作用,再加上漢軍大營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將校並沒有參與到這場陰謀中。

    所以漢軍大營並沒有立即發生營嘯這種令任何掌兵者都懼怕的事。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越來越多的漢軍相信這種謠言,那漢軍大營中哪怕不發生營嘯這種事,肯定也會引起兵變。

    而這也正是那部分心懷鬼胎的將校所期待的結果。

    他們從本心來說並不想反抗糜暘。

    他們隻是想通過散播謠言來引起漢軍大營中的動亂,然後通過此來倒逼糜暘,讓他放棄清查各營士卒的打算。

    所以在看到漢軍大營中情勢,在慢慢朝著他們所預想的發展的時候,他們都在心中暗自偷喜。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漢軍大營外有著一部分精兵正在朝著此處快速逼近。

    這部分精兵正是由魏延等將率領而來的。

    南鄭外漢軍大營的設立,一開始便是為拱衛南鄭城之用,所以漢軍大營建的離南鄭城並不遠。

    再加上魏延等將領心中急切,所以他們不過半個時辰之後,就來到了漢軍大營外。

    等魏延來到漢軍大營外後,他馬上就發現了異常之處。

    他眼前這處占地甚廣的軍營,是他當年擔任漢中都督時主持修建的。

    在修建好這處軍營後,為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他曾下過嚴令在每個月的倍五之日,大營中的士卒都要在天明時展開訓練。

    今日正是漢軍大營中的數萬漢軍展開訓練的日子。

    現在天空中的太陽已經掛的老高,可是在有著數萬漢軍的大營中,卻沒有任何訓練的叫喊聲傳出,這一點是很可疑的。

    出現這種情況,無非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吳懿後來取消他定下的訓練製度,但吳懿也是知兵之人,他毫無理由會這做。

    那就隻剩下一種可能了。

    漢軍大營中正醞釀著一場變故,從而導致數萬大軍沒辦法順利展開訓練。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魏延馬上將他心中的這個猜測告知給他身旁的丁奉等人。

    而丁奉等人在知道魏延的猜測後,臉上都掛上了沉重的神色。

    正如呂乂所說的那般,對漢中的大軍最了解的是魏延。

    所以當由魏延口中說出這種猜測後,丁奉等人心中對魏延的這個猜測,是相信的態度居多的。

    丁奉等人看了看身後帶來的上千精兵,又想到眼前的大營中可能正醞釀著一場變故,當中傅僉率先對魏延建議道:

    “若如將軍所言,大營中已有動亂發生,那我等現在以身赴之也是無益。

    我可快速返回南鄭向州牧稟報此事,等州牧的決定再有所行動不遲。”

    在襄樊大戰結束後,傅肜便厚著臉皮主動拜訪糜暘,為他的兒子傅僉求取軍職。

    知道曆史的糜暘對傅肜、傅僉是很有好感的,他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傅肜的請求。

    傅僉現在是直屬於糜暘指揮的別部司馬。

    傅僉從小就被傅肜帶在身邊鍛煉,受到傅肜影響的他,性格有著與同齡人不相符的沉穩。

    再加上傅僉是見過軍營發生動亂的,那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事。

    所以他會做出這樣的建議。

    可是魏延在聽完傅僉的建議後,他卻果斷的搖搖頭。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三百五十一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三百五十一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