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醬油拌曆史 本章: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

    待張合的使者離開之後,糜暘便真如方才他所答應的一般,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原地紮營。

    當糜暘的命令發出後,周圍的一眾漢將中,有幾人的臉上浮現了不解的神色。

    但在眾人麵前,這幾人沒有當眾表達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等其他漢將離開前往安排紮營事宜,且糜暘的營帳先被搭起來後,那幾位漢將跟隨在糜暘的身後進入了營帳中。

    糜暘見趙雲等人沒有離去,反而是跟著自己進入帳內,他就大致猜出他們幾人是所為何事了。

    坐下之後糜暘便將目光望向站在他身前的幾人,然後徐徐問道:“諸卿可是覺得孤方才的命令有何不妥?”

    雖說眼下以糜暘的威望,他在漢軍中的話幾乎等同於聖旨。

    但糜暘不是喜歡獨斷專行的人,他一向很鼓勵帳下的大將向他提出不同的看法。

    當糜暘的問話落入趙雲等人的耳中後,他們不由得紛紛對視一眼。

    緊接著軍中身份僅在糜暘之下的趙雲,便出來對著糜暘言道:

    “方才張合使者所言,表麵上看似無大的問題,可張合歸降逆魏已數十年。

    以他的才能與聲望,縱算在我軍收複長安後,他猶可以不失禮待。

    更何況眼下長安尚在賊軍的手中呢?

    事出突然,易有蹊蹺,還望大將軍三思。”

    趙雲可以算是這幾位漢將中性格最沉穩的那一個人。

    所以從他的話中可以聽出,他個人是不太相信張合歸降一事的。

    而在趙雲說完之後,一旁的黃權也上前進諫道:

    “臣認為張合突然請降自有情理,無非是如往年一般,想以獻長安之功邀功於大將軍,從而希求在我大漢飛黃騰達而已。

    然臣以為縱使張合願意歸降一事為真,我軍也不必駐足長安數之外。

    為萬安計,大將軍應盡快率軍包圍長安城。”

    相比於趙雲,黃權是願意相信張合歸降一事為真的。

    這是因為黃權出身名門,一向看不起那些背主求榮的人。

    在主君敗亡,勢力敗落的事實下歸順,那叫識時務,根據一些情況,還能冠上良禽擇木而棲的美稱。

    若沒有以上那兩點前提,甚至還讓自己成為主君敗亡的關鍵因素,這不叫識時務,就是純粹的賣主求榮。

    張合在官渡之戰中的行為,屬於哪一種是很明顯的事。

    對於這種背主求榮之人,黃權是不齒的。

    不齒之餘自然也能更容易接受張合再次背主求榮的可能。

    至於趙雲所說的那點疑慮,黃權覺得也解釋的通,並在他的建言中說出了他的看法。

    但相信歸相信,黃權還是認為要先率軍將長安城包圍起來更加穩當。

    在黃權說完後,站在他身後的幾位漢將臉上流露出讚同的神色。

    看來那幾位漢將,對黃權的建言是更為認同的。

    而糜暘在分別聽完趙雲與黃權的建言後,臉上卻露出了笑意。

    他先望向趙雲言道:“張合的請降,十有八九為假。”

    聽到糜暘的話後,帳內的幾位漢將齊齊一驚。

    大將軍是從哪看出張合的請降是假的呢?

    其實從方才糜暘對張合的稱呼從表字轉變為他就可以知道,若說一開始糜暘對張合的請降還抱著期待的話,那到了最後,糜暘對這一件事的信任值幾乎為0。

    糜暘有此推斷,主要來源於兩方麵。

    一方麵是糜暘知道早在數十年前,曹操為了杜絕麾下將領背叛,就采取了一個“質都”的政策。

    這個政策顧名思義就是,讓重要的統兵大將將家人留在曹魏的權力中心。

    留在都城的家人,實際上就是擔保那些統兵將領不會背叛的人質。

    在“質都”政策實行之前,曹操麾下大將背叛的事可謂層出不窮。

    就曹操那多疑的性格加上曹魏那詭譎的政治環境,一般人想不背叛的確也不大可能。

    但在“質都”政策實行之後,數十年來大將背叛的事的確鮮少發生。

    隻是鮮少發生不代表再也沒有。

    古往今來,為將者中從來不缺乏不在意家人的狠人。

    遠的吳起就不提了,就如近幾年的於禁與滿寵二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所以若單單從這一點就認為張合的投降一定是假的,那也太過武斷了。

    畢竟節操更好些的於禁與滿寵都能幹出這種事,節操與呂布有的一拚的張合,更像是能幹出這種事的人。

    真正讓糜暘會對張合請降一事產生懷疑的,還有著另一方麵緣由的佐證。

    退師十?

    表麵上看張合的請求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若是結合有一支魏軍援軍即將抵達長安的軍情呢?

    這個軍情是機密,眼下漢軍中除去糜暘外,也就隻有馬超知道。

    可縱算是有著司聞曹的糜暘,一開始也並不知道這件事。

    還是在洛陽城內一些同情楊彪的世家的幫助下,糜暘才從特殊的渠道中得知了這件事。

    在知道這個軍情的情況下,以糜暘的聰慧自然可以猜出,張合與曹彰很可能在打著什如意算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求降是假,緩兵為真。

    但明明糜暘已經看出了這一點,為何還會答應張合的請降呢?

    驚訝之後,疑惑的眼神浮現在趙雲與黃權等人的眼中。

    麵對眾人疑惑的眼神,糜暘笑著說道:

    “對於孤來說,張合請降一事是真是假,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張合與曹彰竟自作聰明,自己送上門來!”

    在說完以上的話後,糜暘又將目光看向了黃權:

    “卿方才建議孤應盡快率軍包圍長安城,想來是以防萬一曹彰與張合二人在施展緩兵之計。”

    “卿的顧慮是對的,據孤得到的情報可知,洛陽方向是有一支敵人援軍正在趕來。”

    聽到糜暘這說,黃權包括其他幾位漢將眼中的疑惑之色更加濃鬱。

    既然大將軍知道敵人有援軍前來,為何還會讓大軍駐足不前呢?

    這種情況下不是應該要盡快率軍包圍長安城嗎?

    疑惑之餘,趙雲、黃權幾人不禁思考起來。

    他們知道糜暘這做,一定是有緣由的。

    隻是很可惜,任他們怎思考,終究也猜不出糜暘心中所想。

    察覺到趙雲幾人終無所得後,糜暘試著提醒道:

    “善戰者,必要學會站在敵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現今吾等已然知道敵人目的何在,你們何不嚐試換地思考一下呢?”

    糜暘的話給了諸位漢將很大的提示。

    很快諸位漢將中就有一人臉上浮現了明悟之色,這人正是薑維。

    隻見想出什的薑維,一臉激動地看著糜暘。

    看見薑維激動的神色後,糜暘伸手指向他說道:“想到什就說出來。”

    在糜暘的允肯下,薑維上前一步越過趙雲與黃權,將他心中的推斷說了出來。

    “西城一戰,世人皆知大將軍善使詐降計。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糜漢》,方便以後閱讀糜漢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糜漢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並對糜漢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