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4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完)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火之虎vvvv 本章:第 1044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完)

    身為文人,用言語暗示一件事,是最常見的操作。

    比如——我就愛這寫……

    是不是——實際上,劉若愚的確知道《永樂大典》丟失的真相?

    但是,他不能說!

    因此,隻好特意通過這樣的暗示,來告訴皇帝呢?

    畢竟,今日看來《酌中誌》是研究明代的資料,而劉若愚寫出來,卻是想要從死緩中脫身的工具!

    這個酌中,就是自白書的意思。

    這一點,在開卷自序中,劉若愚已經說的清清楚楚。

    從這,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劉若愚話的重點,必然隻有兩個——1:內閣大臣,2:《冊府元龜》和《永樂大典》在一起!

    《永樂大典》的丟失過程,已經是“禿子頭上長虱子——明擺著”的事情了。

    丟失的時間,就在萬曆——崇禎元年之間!

    因為劉若愚是崇禎元年坐牢的!

    而結合上下文,丟失的準確時間,在內廷抄錄《冊府元龜》之後!

    這些,就是劉若愚不能明著寫出來,卻暗示出來的真相!

    還有《冊府元龜》,高達近940萬字,郭沫若發現的兩個版本,那最多的一部,殘存數量,都一百多本!

    《永樂大典》呢?

    ——11095冊!

    正本——單冊高50.3厘米,寬30厘米,和浴室牆壁貼的大瓷磚,差不多大小。

    這個寬度,相當於現代城市,鋪設的盲道磚的寬度。

    將《永樂大典》排列在一起,全部鋪在地上,是寬三十厘米,長5580.785米的一條盲道!

    也就是長達11多一點。

    這個長度,大約相當於現代一般縣城盲道的總距離!

    這多的書,想要運走,必然要有大型物體的運輸行為,給他打掩護!

    而且,還必須是多次!

    因為,一起走風險太大了!

    而《冊府元龜》發現的地點是山東青島,明代隸屬萊州府,也就是登萊地區。

    將登萊和京師聯係起來——

    再加上西洋!

    還要多次行為!

    找一找明末萬曆以後——大件運輸,還是好幾次的行為……

    隻有徐光啟:

    ——在天啟元年,運輸4門紅夷大炮至京師。

    ——天啟三年,運輸22門,並且,西洋人隨行。

    ——崇禎三年,6門。

    ——崇禎三年,徐光啟再次上疏,以葡萄牙人一百六十名,澳門人一百名,非洲人和印度人一百名,共三百六十名,以及無盡民夫組建的龐大團隊,再次進京。

    這一次,被人彈劾,運輸隊被崇禎下令解散。

    直到崇禎四年三月,才在徐光啟一黨的堅持下,到達京師。.

    這些火炮,並不是聚集在京師就完了。

    還又分別運往不同的地方。

    也就是說,如果將《永樂大典》混在車隊之中,是最容易帶離京師的了!

    徐光啟盜取《永樂大典》的過程,是不是真相大白了?

    那《冊府元龜》,為何停留在了青島呢?

    ——恰恰!

    就在崇禎四年,登萊兵變!

    而兵變的結果,就是徐光啟召至山東“鑄炮”的工匠,跟著叛軍,一起到了後金。

    適逢戰亂,《冊府元龜》被匆忙放在寺廟內,是不是很正常的行為?

    或者說,有人故意將《冊府元龜》,放在了寺廟!

    紅夷大炮真的是徐光啟引進的嗎?

    而恰恰——不管是我的考據,還是現今學術界的考證,都證明了徐光啟引進的所謂“最先進紅夷大炮”,大明早就有了!

    (前文有講,早在萬曆年間,紅夷大炮已經以數十門為單位,出現在福建、廣東小縣城之中。)

    也就是說,徐光啟所謂的“引進西洋火炮”,隻是一個幌子!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崇禎絕不上吊》,方便以後閱讀我崇禎絕不上吊第 1044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第 1044章 《永樂大典》丟失,徐光啟西學東漸?他是內賊!(完)並對我崇禎絕不上吊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