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八月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風中煙霧 本章:18、八月節

    18、八月節

    連續幾天的早上都有一場小雨,中午放學的時候,楊立春問楊梓珍:“聽說你大哥撿到一個大蘑菇。”楊梓珍雙手分開比劃著說:“嗯,有這大。”段興國來了興致,說:“走,看看去。”

    真是一個大蘑菇,在外屋地上放著,中號洗臉盆正好滿裝,大蘑菇就一個,還有幾個,小的都有飯碗大,頂麵是粉白色背麵是淺灰色。看夠了回到家,我把大蘑菇描述給爺爺聽。爺爺說:“人們叫它白蘑,是草蘑。它生長在固定的地方,那地方叫蘑菇圈。碗口大的蘑菇常有,臉盆大的很少見。隻在秋天有,稍稍有點毒性,個頭越大毒性越強,吃多了頭暈。不過晾幹了就沒毒性了,口感蠻好的。”“蘑菇圈在哪?”我問爺爺。“不知道。隻有他們家人知道地點,年年去撿,應該在離村子很遠的僻旮旯子。”

    媽媽趕集買回一條子豬肉,五斤是好大的一塊肉。進門就對爺爺說:“爹,集市上什貨都賣不動,肉比往年便宜點。”

    中午,院子進來兩個人,是楊家溝的楊學文父子。楊學文進屋就對爺爺說:“家殺了口豬,辦個手續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為的就是趕上這個八月節,賣個差不離兒的價錢,沒想到河水大,南票礦的煤黑子沒來趕集,肉不下貨,散集了還剩下一腳子肉,實在賣不動。”他手拎著兩條子肉,肉的一頭用刀子捅個小口,水浸軟的幹馬蓮莖葉穿過小口係個長環。他手指勾直馬蓮環提肉送到爺爺眼前,爺爺仔細看過說:“膘厚,肉不錯。”楊學文說:“賤年怕吃返銷糧,村嚷嚷著安電燈估計還要齊錢,花錢的路多,來錢的道少。我家大小子定個媳婦下彩禮不等人,家用錢的地兒忒多,豬頭豬下貨都賣給寶三爺了。我家吃不起肉,剩下的肉愁死我了,想來想去想到你們這樣的人家。”停了停又說:“大叟,留點肉吧。價錢再便宜五分錢,就算八毛五一斤,錢不用急著給,欠著,啥時候手頭充裕了再給也不遲,我決不會來催要的。”

    “彤君哪。”爺爺招呼媽媽,“就留下一條肉吧,給學文拿現錢。正好給孩子們解解饞,五月節過後,就沒見過丁點兒的肉腥。”“大叟,大叟。這條肉三斤,這條肉三斤零半兩就算三斤,秤都高高的。不用拿現錢,留下二條,留二條吧。”說完也不等人同意,把兩條子肉放到菜墩上,人逃出屋門。屋外,他兒子挎著荊條筐,筐還躺著幾條子豬肉。“等等,拿錢走。”聽見媽媽的喊聲,他又返身進了屋門拿錢,點清楚後緊緊把錢攥在手心,嘴上說:“你看這事,這事整的,整的有點不好意思。”

    我帶著二個妹妹站在三條子肉前,大眼珠子就要掉到肉堆上。嘴滿是口水,咽下去舊的新的又冒出來,那眼神像要立刻吞了這堆肉。“哈哈,肉,有肉吃啦!”小楊桃喊著腳尖都離了地。小手指尖觸一下肉,像被火燙痛馬上縮了回去,又好像肉是活著的,動了它,怕它跑掉。奶奶瞧見我們的饞樣怪可憐的,就說:“好——,馬上就做點吃。是肉都好吃,肉是不少,這也是錢哪,十多斤肉得你爸爸小半拉月的工資。”

    中秋節,小隊下午歇工。奶奶對屋人說:“米缸和麵缸都見底了,下午有工夫,預備點。”三姑扛起一袋苞米,大叟扛起一袋高粱,我端著簸箕跟在後麵,簸箕麵裝著細眼銅網篩鑼、一把小笤帚和幾條空麵袋子。

    我們來到東隔壁楊誌江家,全村隻有楊誌江和薑宏偉家有大門門洞,門洞是木板的對開扇大門。碾子在西廂房,這是全大隊唯一的碾房,其它碾子都是露天的。

    碾子的底部是平麵大圓石頭碾盤,用石頭墩子支起來,高度到大人的跨部;碾盤中心立一根木樁,木樁中部嵌進四根鐵條;一個方形大木框,木框內邊框的孔內嵌有鐵環,鐵環穿過木樁,磨合木樁上的鐵條;木框中央對邊有兩根尖頂鐵軸,鐵軸頂住框內大圓台石滾子中心的鐵臼;木框兩端用繩子套擰麻花夾緊,防止脫臼;木框外邊框兩頭各有一園洞,洞插進一根木棒,人抱著木棒前推轉圈,帶動石滾子在碾盤上轉動。

    三姑在碾盤上把苞米平鋪薄薄的一層。我問:“三姑,為什不多鋪點?”三姑回答:“太厚碾不碎。”大叟在前麵推,三姑一隻手在後麵幫勁,另一隻手拿著小笤帚,不停地收攏擠散的苞米碴。碾房傳出“嘎吱,嘎吱”的聲響。碾得差不離兒時,三姑用笤帚把碾盤麵上的麵粉掃成一堆,用篩鑼向簸箕篩麵,鑼剩下的皮子留下喂豬。一袋苞米碾完用了二個小時。期間不停有人來用碾子,看見有人隻好走開,留下簸箕來排隊。這晚上也閑不著,因為人們白天沒有時間。三姑和大叟的頭上都見了汗,小憩的工夫,大叟把苞米麵背回家。

    碾坊是兩間西廂房,門旁邊開一扇小窗口,沒有窗戶扇。三麵牆壁上挖有燈窯,麵都有一盞油燈。晚上使用,帶來火油和燈芯就可以。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村子東頭》,方便以後閱讀村子東頭18、八月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村子東頭18、八月節並對村子東頭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