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變

類別:曆史軍事 作者:太清妖道 本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變

    永隆二年,正月初一。

    卯時正,開化坊諸王府同時開門。

    十幾位身穿紫色蟒袍的親王,嗣王,郡王同時走出大門,然後翻身上馬,在韓王李元嘉的引領下,朝著坊門而去。

    李絢目光回望,劉瑾瑜,還有歐陽氏,都在站在門前眺望。

    李絢微笑點頭,然後轉身看向前方,整個人麵容瞬間冷肅。

    嵩山煉製延命丹藥的事情,李絢有很多後續都沒有和劉瑾瑜講,好不容易才讓她安心下來,李絢也沒想讓她再提醒吊膽。

    很多事情稍微有所偏向,就會有天翻地覆,甚至是生死兩難的分別。

    就比如,眼下沒有用曹王,琅琊王的五髒煉藥,皇帝和武後究竟知不知情。

    皇帝想來是不知情的,若是他知情,也就用不著做這些遮掩之事。

    但若是他不知情,那在他的心底,他就是在用曹王,琅琊王的五髒煉藥,人心血腥啊!

    那武後,武後知不知情。

    這味藥的改良,究竟是鍾道人自己做的,還是武後也知道詳情?

    如果說武後不知情,她同樣也在利用宗室五髒煉藥。

    當年的賀蘭敏之,如今的武承嗣,都會成為這藥中之人。

    甚至如今的李絢,關鍵時刻也少不了要走一遭,就看皇帝和武後什時候需要了。

    如果說武後知情,那嵩山煉藥,就是赤果果的對李唐宗室有計劃的屠殺。

    明明知道煉藥沒用,還一個個都將李唐王族都送過去,而且這些還都是皇帝同意,最後三法司審明正殺的。

    今日如此,那以後呢。

    還會有多少人會被同樣的送進煉丹爐。

    此外,還有李絢的事。

    李絢這一次之所以會察覺到嵩山的貓膩,就是因為佛門窺基和尚的提醒。

    之後韋玄藏和盧照鄰的認可。

    後麵兩者,李絢不懷疑他們兩個,但窺基和尚,李絢總覺得,他是武後的棋子。

    這件事情,皇帝沒有動窺基和尚,也沒有必要動,但武後卻是能夠動得了的。

    若讓李絢知道這件事情,乃是出自於武後的算計,那武後究竟在算計的是什?

    李絢知道了這件事情可能會損及到霞兒的性命,那他要做的,就必然是找到煉丹之處,然後毀了他煉丹之處。

    若這本身就是一個算計,那在李絢動手的時候,被人抓住,那他這個朝廷嗣王,邏些道大總管,右衛大將軍,太子賓客就都別做了。

    妄圖窺伺皇帝生機,光是這一條,就已經足夠將他送上黃泉路了。

    李絢一死,李顯在朝野的力量就會被大大削弱,甚至皇帝布局的李絢在西,裴行儉在東,挾製扶持李顯的計劃就會徹底破產。

    這才是整件事情最大的布局。

    這麵,霞兒的命,李絢的命,還有他家所有人的命,就都已經擺上了棋盤。

    可惜,就連武後都沒有察覺李絢別有後手,竟然已經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

    但這並不意味著整件事情就已經完了,武後的算計還在繼續。

    等到今年九月,搞不好還有一場風波。

    劉瑾瑜如果按耐不住,怕是依舊少不了要出事。

    這也是為什李絢沒有後續的這些麻煩告訴她的原因。

    剩下的事,李絢一個人處理就足夠了。

    但首先要能夠佐證李絢判斷的,就是武承嗣究竟會不會死。

    如果武承嗣死了,那就說明武後並不知道這延命丹藥的秘密。

    當然,這並不影響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變.

    武後的算計,甚至還會帶來更大的問題。

    當這丹藥練成之後,武後會不會讓皇帝去吃,吃了是賭命,不吃就是君了。

    如果武承嗣沒死,那就說明武後知道這延命丹藥的秘密,剩下一切都是算計。

    而這同樣帶來一個問題。

    那就是丹藥練成之後,武後會不會讓皇帝去服食,不吃就是賭命,吃了,就是在君。

    武後的心思,曆來都很難讓人看的清楚,尤其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

    皇帝垂危,帝位更迭。

    朱雀大街之上,金吾肅立,紅燈高掛。

    李絢手按在腰間的八麵漢劍之上,神色肅穆冷冽。

    沒錯,皇帝就在今年了。

    起碼從宮中如今傳出來的訊息,還有其他種種跡象都說明了這一點。

    不然的話,鍾道人的延命丹,也不至於這快要練成。

    上上下下,外外,諸般事務,諸樣人物,都要開始為這件事情做準備。

    若真到了最後關頭仍舊一無所覺,那死了,也就是該死。

    ……

    朱雀門下,群臣停步。

    旌旗招展,槊刃林立。

    左千牛衛大將軍王及善,右金吾衛大將軍薛孤吳,一左一右分別站於宮門兩側。

    宮門之外,以劉仁軌,薛元超,劉審禮,裴炎,趙仁本等人為首諸相。

    以竇玄德,崔知悌,劉伯英,歐陽通,黃仁素等人為首的諸尚書寺卿。

    下屬侍郎,少卿,都站於其後。

    諸王站在右側,軍中諸將站於諸王之後。

    其中就有右屯衛大將軍孫仁師,左驍衛大將軍史暕,左衛將軍王孝傑,右衛將軍丘貞沐,右領軍衛將軍黑齒常之,左武衛將軍李多祚,右武衛將軍論弓仁等等,超過一半都是李絢麾下邏些道的眾將。

    隻可惜李絢這位右衛大將軍是在諸王的隊列之中。

    再更後方,還有諸番邦國使,國子監學子,致仕老臣等等。

    所有人全部肅然低頭,等待大朝開始。

    「咚咚咚!」五更鼓響,宮門大開。

    「正月初一,皇帝早朝,群臣恭賀。」

    內侍高喊聲中,無數群臣拱手,邁步向前走去,一直進入太極殿中。

    ……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方便以後閱讀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永隆二年,元旦初一,朝局大變並對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