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國官渡之戰

類別:未分類 作者:紅豆八寶飯 本章:0123國官渡之戰

    這按照時間先後,簡單介紹一下,三國時期的四次大型戰役,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漢中之戰和夷陵之戰。

    先說官渡之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

    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延津縣僧固),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話說,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漢朝地主階級的統治,使到了王朝末年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私人武裝),占據地盤,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

    割據勢力為爭權奪利,互相兼並,而連年戰爭,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於野、千無雞鳴”的淒慘景象。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

    冀州的袁紹、河內的張楊、兗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繡等,形成群雄並起的局麵。

    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壯大起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勢大增。他先後擊敗呂布、袁術,占據了兗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紹最終戰勝公孫瓚,據幽州、冀州、青州、並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爭天下。

    這樣,華北後期兩個政治軍事集團已經成形,決戰勢所難免。

    起初形勢袁強曹弱。袁紹已無後顧之憂,地廣人眾,可動員的兵力在十萬以上。特別是袁紹的統治核... ...心——冀州。

    在漢末三國時期,“冀州戶口最多,田多墾辟,又有桑棗之饒”,“冀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

    曹操則是處於四戰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紹,關中諸將尚在觀望,南邊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東南孫策蠢蠢欲動,暫時依附的劉備也是貌合神離。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河內郡太守張楊欲出軍救援呂布時卻為部下楊醜所殺,曹操解除進攻徐州呂布的後顧之憂。十一月,呂布被曹操消滅。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並州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東漢末年群雄之一。

    呂布因為驍武在並州任職,並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時在河內駐紮、任命呂布為主簿。殺死丁原後,成為董卓的義子,授中郎將。

    受到董卓猜疑,在司徒王允唆使下,誅殺董卓,遷奮武將軍、儀同三司,進封溫侯。旋即被董卓舊部擊敗,便逃離長安。先投袁術,被袁術拒絕。改投袁紹,被袁紹猜忌。於是去依附張楊。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聯絡而進入兗州,占據濮陽,與曹操血戰兩年,曾使曹操數戰不利,但最終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

    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時而和好,時而相互攻伐。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鬥。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遣將擊敗劉備與夏侯惇後,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於十二月癸酉(公元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處死。

    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呂布所用的實戰武器為矛。

    在《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其武器也被... ...虛構為方天畫戟。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張楊舊部眭固殺楊醜,欲北投袁紹,曹操派史渙、曹仁擊破眭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六月,袁術病死。

    四世三公袁氏家族,漢末名門,袁術和袁紹是兄弟。

    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紹之弟。

    初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因畏禍而出奔南陽。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與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眾奔九江,割據揚州。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稱帝,建號仲氏,但未被普遍承認。

    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征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饑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元氣大傷,後於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嘔血而死。

    據說,袁術眾叛親離,想過投靠兄弟袁紹。袁紹答應了,但被曹操所阻。

    官渡之戰發生在公元199年,是曹操與袁紹之間必然會爆發的一場戰爭。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拉開了序幕。

    袁曹雙方沿著黃河一線交戰,其目的就是為了爭奪中原及北方的霸權。

    麵對袁紹,曹操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

    為爭取戰略上的主動,他作出如下部署:

    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東臨沂北)入青州,占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安(今山東沂水縣)等地,牽製袁紹,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麵襲擊許都。

    曹操率兵進據冀州黎陽(今河南浚縣東,黃河北岸),令於禁率... ...步騎二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協助扼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黃河南岸)的東郡太守劉延,阻滯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

    同時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一帶築壘固守,以阻擋袁紹從正麵進攻;派人鎮撫關中,拉攏涼州,以穩定翼側。

    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製人。

    從當時情勢而言,這種部署是得當的。首先,袁紹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黃河多處可渡,如分兵把守則防不勝防,不僅難以阻止袁軍南下,且使自己本已處於劣勢的兵力更加分散。

    其次,官渡地處鴻溝上遊,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為許都北、東之屏障,是袁紹奪取許都的要津和必爭之地。

    加上官渡,靠近許都,後勤補給也較袁軍方便。

    此戰,雙方都很重視,到處派遣使者拉攏政權同盟。袁紹遣使招降兗州、豫州諸郡。

    劉表則響應了袁紹攻曹的號召,派人策動諸州郡反曹,而陽安都尉李通則拒絕了袁紹、劉表的反曹號召。

    除了陽安之外,豫州的其餘諸郡大多響應袁紹的號召。

    關中諸將表示中立,既不助袁,也不助曹。

    十一月,南陽的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率眾歸順曹操,被拜為揚武將軍。自此,曹操的四方暫時安定,也就能夠最大限度集中兵力與袁紹一戰。

    袁曹兩家的決戰,一觸即發。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接受了漢獻帝的衣帶詔,欲誅殺曹操,但事泄,被曹操夷滅三族。

    衣帶詔,是指藏在衣帶間的秘密詔書。東漢漢獻帝時,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 ...縣,與漢獻帝發生矛盾。

    漢獻帝欲除曹操,因無實權且宮中曹操耳目眾多,隻得以衣帶詔方式交於國舅董承密謀舉事。事泄,董承等人盡皆伏誅。

    曹操想到了劉備,劉皇叔,命人前去。收到風聲的劉備,率部跑了。

    劉備投靠袁紹。

    袁紹遂奉詔討伐曹操,派陳琳書寫檄文,並公開發布。

    檄文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i wn,指古代用於曉諭、征召、聲討等的文書,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

    也指戰鬥性強的批判,聲討文章。出自《漢書·朱博傳》:“合下書佐入,博口占檄文。”

    檄文,一開始是古代寫在木簡上的文書。到了這時候,東漢蔡倫已經改進造紙術。還有印刷術。

    北宋畢昇是改進印刷術,發明活字印刷術,能夠用泥燒出字來。一個一個的,然後,排版,可以用很久。

    推斷之前是用泥燒製一版字,不能拆卸,再往前呢。而我們古代一開始就是在木簡上刻字,用的還是筆墨紙硯,這個印刷術跟造紙術一樣,早就有了。

    隻是不方便,成本也高。再往前,商朝開始在龜甲獸骨刻字,所以印刷術出來得早。這小刀等鋒利的物品刻字,一不小心割傷手指,用血也能印字吧。

    當然,改進用凸出的文,方便印刷。以前可能有專門刻字刻文書的工作。也是工匠一種。

    那竹簡一冊要刻多久。社會分工,就有專門的人刻字。

    然後,改用木頭竹簡刻字。有了紙,有了筆墨紙硯,東漢改進造紙術。


>>章節報錯<<

如果您喜歡,請把《魏宮蓮》,方便以後閱讀魏宮蓮0123國官渡之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魏宮蓮0123國官渡之戰並對魏宮蓮章節有什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